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橱窗里,红肠被摆成精美的造型

老东北哈尔滨红肠制作(茶肠的由来及制作)(1)

20世纪初,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境内主持修建的中东铁路建成通车,铁路东西连接绥芬河与满洲里,两端与俄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南北串起长春、奉天(今沈阳)和大连旅顺,在地图上,形成一个“丁字型”的铁路格局。

作为中东铁路东、西、南三个方向的交点,成为东北交通枢纽的哈尔滨因此兴起,大量欧洲移民随之而来。

1868年,俄国巨商犹太人伊万·雅·秋林在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创办秋林洋行。

1900年,俄国人阿·沃·卡西雅诺夫在哈尔滨开设秋林洋行分公司,同时开设灌肠作坊,成为东北香肠等欧式肉制品的开端;

1901年,俄籍波兰人特洛穆易西耶尼科夫开办嘎斯特洛诺穆灌肠厂,专业生产各种香肠、火腿等欧式肉制品,后来也成为了哈尔滨红肠的前身;

老东北哈尔滨红肠制作(茶肠的由来及制作)(2)

相继又有大量欧洲商人来到哈尔滨开办灌肠厂生产香肠,1913年,由英国商人创办的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公司也开始投产香肠,成为另一个著名哈尔滨红肠品牌哈肉联的前身;

1917年,俄国商人雷德洛夫兄弟在沈阳开设香肠分号,是为沈阳克拉古斯香肠的开端..随着铁路的通达,香肠开始沿着中东铁路在东北的主要城市开花。

东北哈尔滨夜景,发达的交通,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香肠的代表,哈尔滨红肠虽然常被人称为俄式香肠,但并非最典型的俄式口味,早期的哈尔滨红肠来自波兰人的口味和立陶宛厨师的手艺,是流行于立陶宛、波兰、德国等地的一种熏制香肠,早期称为“里道斯肠”,即立陶宛的转译。

红肠使用猪瘦肉馅,配肥肉丁,经腌制后灌入牛大肠做成的肠衣内,灌装后扎成小节,用果木或椴木炭经烘烤熏制而成,熟成后的肠衣外观呈现暗红色,这也是红肠中文名字的来历。至今在波兰等地,还能够找到和哈尔滨红肠外观、口感并无二致的当地红肠。

老东北哈尔滨红肠制作(茶肠的由来及制作)(3)

哈尔滨李家猪蹄的红肠,茶肠,也是别具一番风味,有着自己独特的加工过程,味道也是更加独特,又物美价廉,深受红肠,茶肠爱好者的喜爱,有机会都可以去尝一尝,绝对值得一买的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