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老汉珍藏此物)(1)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湘军。

湘军是曾国藩一手一脚训练出来部队,凶悍生猛,曾打败了太平天国,横扫大半个中国。

过去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被拔得过高,则湘军就成了人们唾骂的对象。

而湘军在攻破南京以后,也的确有大肆烧杀、掳掠、奸淫、屠杀等恶行,给后人留下了极差形象。

湘军领袖曾国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革命党人甚至骂曾国藩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卖国贼、遗臭万年的汉奸等等。

但是,随着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渐渐变得客观起来。

湘军的历史地位也得到了逐步提升。

其实,湘军除了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还参与了平定西北回乱,参加了抵抗外侮的战争,包括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战镇南关、刘铭传台湾抗法,甲午牛庄血战等等。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湘军,历史应该铭记。

近年来,关于“曾国藩湘军文化”的研究活动越来越火。

2011年10月,湘乡市举行“曾国藩湘军文化研究会”,会中展出了许多与湘军有关的珍贵文物。

专家们注意到了一块镀银的牌子。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2)

牌子的大小与半个巴掌相当,正面写着着一个“令”字,背面写着“总兵腰牌”。

这,是一块湘军总兵腰牌。

在晚清,全国的军队只有60多万,大大小小的总兵不超过80个,总兵腰牌作为总兵的重要信物,是兵符的象征,有着调兵遣将的功能,而总兵又大多在沙场出生入死,总很少有总兵腰牌能保留下来。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3)

因此,大家都觉得这块腰牌历史价值非同凡响,不应该流落于民间,而应该由历史博物馆收藏。

基于这种想法,大家按照腰牌旁边说明书上的文字介绍,找到了它的主人——湖南湘乡梅桥镇人、七十多岁的老汉易邵白。

专家委婉地建议易老汉把腰牌上交博物馆。

一开始,易老汉并不说话,等专家把要说的都说了,才爽朗一笑,说起了这块腰牌的历史。

易老汉说,这块腰牌是我叔高祖在甲午战争后从战场带回来,是最后一批湘军告别历史舞台的见证物。

提起叔高祖当年的英风铁血,易老汉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清亮起来,炯炯有神。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4)

他说,湘乡梅桥镇是湘军创始人之一王錱创建老湘营的聚集地,湘军成立之初,有多位易氏先祖投身王錱帐下,后来转入曾国藩、左宗棠帐下为官。

易老汉语气迟缓,顿挫有力,把人们的思维牵扯回那个遥远的年代。他说,这些,《易氏族谱》里都是有记载的。官做到最大的是加入老湘营的易德麟,做到了提督。

易老汉咽了一口唾沫,说,我的六世祖易真有死后也被追封为了一品建威将军。易氏先祖中,最早响应王錱练团号召组织族中子弟操练保境的就是他了。这块腰牌是我叔高祖易文光的,易文光就是我六世祖易真有的次子。易文光投入老湘营时,王錱已病故,老湘营由左宗棠接管。

接着,易老汉说起了左宗棠旧部老湘营官兵对日作战的经过。

他说,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打响一月之久后,清廷觉察日寇有越过中朝边界袭取盛京(沈阳)的企图,不得不宣布对日作战。最先与日军血战的是淮军,淮军惨败后,湘军接着上。当时,主战的湘军宿将刘坤一、吴大徴、刘锦棠相继召集湘军旧部赴往辽东。叔高祖易文光在两江任督标,接到刘锦棠的来信相邀,便带着侄子易竹初——也就是我的曾祖父,远赴辽东……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5)

在易老汉侃侃而谈的时候,湘军研究专家李超平查阅了湘军名册,真的在左宗棠部查到了易老汉所说的叔高祖易文光的名字。易文光被清廷赐予正二品武显将军,官总兵,加提督衔。

由此可见,易老汉收藏的这块总兵腰牌是千真万确的真品。

这也越加鼓励到专家们要把这块腰牌收回博物馆保管的决心。

至于易老汉所描述的湘军抗日战斗,研究湘军的著名历史学者许超平指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湘军主要参加了第四次反攻海城战役、第五次规复海城及辽河中下游战役,但战役均以失败而告终。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6)

易老汉说,按《易氏族谱》里面的记载,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叔高祖易文光、曾祖父易竹初就返回湖南湘乡,辞去官职,老于林下。

对于专家们提出要把腰牌收归博物馆的热情建议,易老汉婉言谢绝,他说,老汉本来就是个文物收藏爱好者,腰牌又是祖传之物,怎么能在我手中失去呢?

说到这,易老汉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出如许自豪之色,语气微微有些激动地说,我喜欢收藏,是受家庭的影响吧。我的爷爷、我的父亲都爱收藏木雕、古书,我小的时候家中藏书非常多,摆满了一栋二层、名叫“补拙堂”的小楼,里面收藏的书籍有12万册(卷)、古玩文物3000件。可惜,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收藏品都被毁、流失了。现在,我搞了一辈子收藏,最大的心愿就是为了办一个图书博物馆,将湘乡文化发扬光大。

专家们才开始意识到易老汉并不是普通的田间老农,而是一个对文史学有非常深造诣的人物。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7)

实际上,易老汉是湖师大中文系和外语系1966年毕业生,长期从事教育、文史工作。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别署复乐园主,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而已。

知道了易老汉的身份,专家们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不过,易老汉看见家乡重视湘军研究,非心情很好,主动邀请专家们参观自己一向秘不示人的几件宝贝:当年湘军将领刘锦棠的两枚印章、刻有碑文及半身线描像的刘锦棠墓碑。

(湘乡老汉珍藏此物)(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