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刘国梁担任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2021年9月7日,刘国梁被提名为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美国休斯敦当地时间11月24日,刘国梁在2021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成功当选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执行副主席。自此,在40年的乒坛征战后,他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在国球的蜕变之路上,全球化视野给他带来更多思考。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1)

【年少成名】

国球首位大满贯夺主

1976年1月10日,刘国梁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封丘县地处黄河故道,虽然常年征战在外奔波,但对家乡的黄河水,刘国梁的记忆从不曾褪色。

由于父亲的缘故,刘国梁与哥哥刘国正自小便练习乒乓球。与同龄人玩玩具、看小人书的童年生活相比,他们每天都在艰苦的训练中度过。5岁那年,父亲带刘国梁去了一趟北京,在同乡、前世界女子乒乓球冠军张立的家中,刘国梁见到了金灿灿的奖牌与奖杯,对于乒乓球的梦想正式萌发。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2)

凭借刻苦的训练与过人的天赋,刘国梁很快便崭露头角。10岁那年,他跟父亲来到什刹海提箱与北京市乒乓球专业队员交手,结果仅输一场,随后便被八一队相中,成为一名解放军运动员。在八一队训练期间,刘国梁的成长速度非常快,1989年,他入选国家青年队。1991年,年仅15岁的刘国梁破格入选国家队。

1994年,18岁的刘国梁携手队友拿下世界杯团体赛的男团冠军,夺得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国梁成为男单和男双的双料冠军。同年的世界杯,他又战胜瓦尔德内尔收获男单冠军。

1999年在埃因霍温,23岁的刘国梁缔造了属于自己的纪录。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刘国梁战胜队友马琳夺得金牌,自此,他用3年时间便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大满贯的获得者。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3)

【华丽转身】

打造国乒王者之师

站上世界之巅的刘国梁对自己的乒球之路有了更加理性与深入的思考,在备战压力增大等多重原因下,为了延长自己的乒球人生,2002年,他做出退役的决定,从运动员变为教练员。这样的选择给他带来更多挑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国乒无缘男单金牌,对刘国梁的质疑声便开始出现。

所幸,刘国梁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回报。2005年,国乒包揽世乒赛7金。2006年,国乒拿下世乒赛男团冠军和亚运会男团冠军。2007年,国乒包揽世乒赛全部单项冠军。在最为关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国梁作为男队主教练率队夺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赛冠军和男单冠、亚、季军。

荣耀仍在继续。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国乒包揽全部金牌,刘国梁也于2013年出任国乒总教练兼男队主教练。

到2017年卸任国家队教练职务为止,刘国梁在15年间率队捍卫着国乒的荣耀,也是在他的培养下,张继科、马龙等运动员不断成长,国乒战队呈现出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4)

【深入思考】

国球文化引领乒球热潮

“体育和乒乓球已经深入到我的生命和骨髓当中了,而且我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价值。乒乓球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如果仅是为了争夺金牌的话那就太局限了。在中国的文化自信,特别是体育文化的自信之中,乒乓球是能够让中国体育最自信的,而且国球的大众参与度非常大。怎么把国球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以中国为中心才是对中国乒乓球发展更大的挑战。在这方面,我希望用自己的能量做一番事业。”

2017年,刘国梁卸任中国乒乓球队主教练职务,在短暂的“退休”生活中,他陪伴女儿在高尔夫赛场历练,同时,对于人生的下半场制定了这样的计划。

这份计划并没有拖延太久。2018年9月,中国乒乓球协会成立第九届委员会换届筹备工作小组,刘国梁任工作小组组长并主持协会工作。2018年12月1日,刘国梁正式就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此后的三年,他麾下的国乒军团在新老交替中继续把持着世界霸主的位置,东京奥运会,国乒军团夺得全部5枚金牌中的四枚,在男女单打项目中包揽全部决赛资格。此外,乒乓球这项传统运动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备战机制、市场化赛事的培育以及新一轮大众乒球热潮的涌起,都证明了这个“不懂球的胖子”对乒球的深入思考。

从金牌运动员转型为金牌教练员,刘国梁的工作帮助了国乒队伍的健康更新。从金牌教练员转型为行业管理者,刘国梁则用自己的创新与智慧为乒乓球运动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5)

【缘定终生】

希望把乒乓球带入世界顶尖运动项目

“我回来之后往哪个方向突破?如果就是夺金牌的话很简单,就是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我觉得这种‘唯金牌论’没有意思。在拿金牌之外,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能够为现在的青少年做什么,其实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乒乓球队培养了这么多运动员,但每届奥运会只有两个人可以参加单打,剩下的运动员怎么办呢?他们的价值何在呢?他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都被埋没了。现在我认为乒乓球的平台没有建立起来,完全是依赖奥运会的平台,但是网球和高尔夫不是,它们有大满贯的赛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再用金牌去作为唯一的标准,更要重视展现这个项目以及运动员们美好的一面。”2018年,当选新一届中国乒协主席的刘国梁如此展望自己的工作。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6)

刘国梁的回归是国乒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定心丸”,也是乒乓球运动职业化的“催化剂”,在执教国乒之时,他便重视中外乒乓球运动的交流。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刘国梁首次提议中外选手跨国组合,在竞聘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时,他也提出了“中国乒乓、世界共享”的理念。

在乒乓球协会的工作中,刘国梁相当重视乒乓球职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问题,他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国乒协实体化和职能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其中,将“国乒”这一金字招牌转化成商业价值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基于以上的思考,刘国梁在乒乓球赛事开展上寻求创新之路。从此前的“地表最强12人”到2021“直通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大满贯·世乒赛”暨奥运模拟赛,职业乒乓球赛事变得更加时尚激烈,众多运动员投身其中扩大了乒乓球运动队形象力。

“体育的功能应该是多元化的。奥运赛场上球员为国争光,此外体育带给人的应该是健康、阳光、快乐等更多元素。通过赛事的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从而达到全民健康。这是一个多赢的选项。”刘国梁说。

此外,疫情期间,中国乒协利用赛事活动的相对空档期,针对全民健身长期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顶层设计和基础性的工作,包括组织了26个省级乒协报名参赛的全国“业余球王”总决赛等活动,这为打造团结、奋进的“全国大乒协”奠定了基础。

在刘国梁担任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后,中国乒协与国际乒联紧密合作,举办了包括男女世界杯、国际乒联总决赛的重启系列赛事,并邀请世界联队参加中国乒超联赛,并和国乒队员一起封闭集训。

乒乓刘国梁资料(新黄河体坛人物志)(7)

本届世乒赛,中美两国混双跨国配对组合,在两队球员的首次合练中,刘国梁全程参与,“世乒赛不仅要体现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可以展现体育外交和两国人民交往的魅力。”他说。在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之际,两国乒乓球间的交流逐渐频繁,这些,都是他在推进世界乒坛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

“以前我想得最多是作为世界顶尖协会和球队的发展,到国际乒联之后,了解到它的运行规则远远不止是一支队伍,而是整个227个成员协会的共同发展。这个发展就包括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制和机制的差异,我提出‘中国乒乓、世界共享’,怎么能够通过中国队带动整个乒乓球项目的发展,才是我未来需要和国际乒联团队认真研究和实践的。我希望把乒乓球带入世界顶尖的运动项目行列,中国乒乓球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优秀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借此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刘国梁说。

从黄河之滨的家乡,到世界赛场的领奖台。从球台之上的选手,到挥斥方遒的领军人物。刘国梁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进程,如今,在成为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后,他将在提升乒乓球运动国际影响力不断发力,助推国球走上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