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这个词牌名,在历史上有诸多经典词作。

在《玉楼春·春景》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讲述着生活的美好;

在《玉楼春·戏林推》中,“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讲述着好男儿志在四方;

欧阳修的《玉楼春》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讲述着离别;

晏殊的《玉楼春》中“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讲述着相思;

李煜的《玉楼春》中“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讲述着歌舞升平的全盛时代。

在于正的《玉楼春》中,讲述的是林少春与孙玉楼的爱情故事。

作者于正早就被我们所熟知,但我们所熟悉的是影视编剧、制片人于正,本以为电视剧《玉楼春》是翻拍的某部网络小说,没曾想作者竟是于正本人。

在电视剧《玉楼春》开播期间,于正发了一篇微博,宣传这部剧:不要因为我个人在网络上的争议受任何影响。

于正给我的印象有些娘娘腔(说话语气),偶尔会揭露一些丑闻,又觉得此人很“敢”,网上很多人骂他,后来又爆出抄袭,但是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可是我好奇他。

这两年宫斗剧爆火,《玉楼春》只不过把地点从皇宫挪到了大户人家。

玉楼春男主角演技如何(于正写的玉楼春)(1)

观众看烦皮影戏,拒不买账,叫骂着故事老套无趣毫无新意。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并不解释,只顾着捡起地上的铜板,如今的他鬓角白发触目惊心,开始讲述着自己曾经的遭遇......

温润如玉、纯善重情的孙玉楼,作为皇亲国戚,并没有因此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在第一次见面之后,他就对林少春念念不忘,就算被林少春吓唬过,他依旧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女子。

那个时候,林少春身在戏班,背负着灭门之仇,希望通过女扮男装考科举,为家人申冤。

很明显,二人名不当户不对,可孙玉楼并没有因此放弃,送礼物、按时等待、表明心意,但这份情真意切在林少春眼里只是纨绔子弟的一时兴起,甚至成了林少春的负担。

如同林少春小看了孙玉楼的真心一般,我也没想到孙玉楼竟可以如此痴情。

不管林少春如何自污其名,甚至还假装自己毁容了,孙玉楼都没放弃,先是找人扮演恶少去试探林少春的真假,后又表明心意表示自己爱的是林少春的人,而非皮囊,并且还为此向皇上求药。

其实书中内容,都是都是偶像剧的俗套剧情,就如同狗血剧情“我爱上的女人是我的亲妹妹”那般,林家灭门之事与孙玉楼他爹有关。

虽然早已隐隐猜到,但还是没忍住吐槽:怎么就这么巧嘞?

玉楼春男主角演技如何(于正写的玉楼春)(2)

吐槽归吐槽,但我不得不夸一下于正的文笔,文字细腻,词藻优美而不俗。其中穿插了很多景色、建筑描写,让人十分有画面感,如身临其境一般。

虽然这种大女主、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剧情都写烂了,但不得不说,还是依旧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