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于正编剧的电视剧《玉楼春》优酷4集上线,开启首播模式。该剧由白鹿、王一哲、金晨和辣目洋子等人主演。依据目前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来看,《玉楼春》应该是一部典型的才子佳人剧。在该剧当中,男主角秉持着贾宝玉一般的气质,女主则身负家族仇恨。类似的故事,在民国年间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当中,较为常见。
对于这部《玉楼春》,最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应该是服装、化妆和道具等多方面的精致感。于正老师的作品,总给人一种高档婚纱摄影的感觉。尤其是在女演员的扮相上,于正老师的诸多电视剧作品,都是无可挑剔的。在于正剧当中,甚至于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特有的古典美内容。与之并行不悖的,则是在郭敬明老师的《小时代》等作品当中,也总能看到当代女性的繁华之美。
色泽饱满,颜色亮丽,是诸多于正剧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带着非常不错的婚纱摄影的味道,能够满足普通观众的视觉审美需求。如果不看剧情,只看画面的话,《玉楼春》基本上实现了每一张截图都能当剧照的水平。这样的高端摄影摄像技术,还真不是一般剧组能够具备的。这需要美术、道具和摄影团队的整体协调配合。在这一点上,可以给于正、郭敬明等集合编剧导演才华于一身的人,点赞——你们真棒。
当然,任何电视剧,还都得看故事才行。对于没怎么读过才子佳人小说的观众而言,《玉楼春》确实是不错的入门级的才子佳人剧作品。于正老师于当下电视剧市场当中起到的作用,很类似二十多年前琼瑶阿姨的作品。琼瑶阿姨当年,作品也有很大的争议,甚至于被很多剧评文章认定为烂剧,但是,这并不妨碍琼瑶剧大火。于正的目前的状态,和琼瑶阿姨类似——他们都共同占据了才子佳人戏对于低年龄观众的科普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民国小说畅行开始,才子佳人的内容,便是最为畅销的。甚至于从元代戏曲开始,这类戏,也是受众最广泛的。究其原因,谁都年轻过,年轻人,都得受这类爱情戏的洗礼才行。这类戏,若是人生当中刚刚接触的话,会产生非常大的共情感。基于此,于正的《玉楼春》其实非常适合当下的很多刚刚进入青年状态的观众们,就像当年的琼瑶剧同样适用于当年的青年一样。
当然,对于老编这样的中老年观众而言,电视剧《玉楼春》的问题在于,和以往的才子佳人剧千篇一律,缺少电视剧最基础性的故事感和新鲜度。电视剧创作当中,最怕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一出手,观众就知道你下一步要干嘛。所以,影视剧创作有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就是求新,求桥段的新颖,求故事主线的新颖,求整个情感内核的新颖等等。当然,影视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很多东西,不太容易求新了。
于我而言,于正的《玉楼春》在故事上,太陈旧了。比如,上来便是男女主角多年之后的再次重逢。这种开局,在我的阅读和追剧经历当中,可以找出大把的雷同内容来。读小说多,看电视剧多,也有坏处,正在此处,一旦编剧在创作上不求新,就会觉得这样的作品索然无味了。这可能也是人类面对故事的一个基本态度吧。
我觉得《玉楼春》陈旧,是在多方面感知出来的。不仅仅是开局的桥段旧,而且是人设上的陈旧,故事主线上的陈旧等等。这部《玉楼春》当中,男主角目前几集的样子,给人一种典型的曹雪芹笔下贾宝玉的气质。这气质,没问题,但用到《红楼梦》之外去,总给人感觉,味道怪怪的。比如,首集当中,女主跳河,男主也跟着跳。若是没读过《红楼梦》的孩子们看,可能会觉得这是男主的赤子童心。一旦读过,便会觉得,这是东施效颦啊。
而像女主这种替父报仇的故事,也真的是被大量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用到“烂大街”了。民国年间,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受众非常广泛,很多报纸,都是靠这类内容,赚得锅满盆满的。但是,这类作品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彼此过度借鉴。像“替父报仇”的梗,读一个新鲜,读第二个,角色还凑合,等读到第三个的时候,估计就觉得早饭都反胃了。像《玉楼春》这样故事,我看不出新鲜感来。
于正剧,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做戏”,尤其是在演员表演的时候,“做戏”的味道很足。这是一把双刃剑。像《老酒馆》等电视剧作品,也“做戏”,演员们按照话剧的状态进行表演。《玉楼春》这部剧,是按照“古装偶像剧”的味道去演的,演员们念台词的时候,似乎是有板有眼的,但并不对应真实的生活状态,就是对应到约定俗成的古装偶像剧的既定路数上去。这种表演方式,也是陈旧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玉楼春》有自己的好处,尤其适合没看过才子佳人戏的观众。我看不出好来,是因为我看的东西太多了,这些“多”,是累赘。(文/马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