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相亲角
●地点:中山公园内厕所旁榕树下(公园东路候车亭背后)
●时间:每周六
14∶00-16∶00(秋冬)
15∶00-17∶00(春夏)
●吴老师联系方式:
13328798203
相亲角的热闹周末。
文/本报记者 兰 京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6年前,7位老人因着急儿女婚事,在中山公园办起“相亲角”。自那以后,每周六下午,许多父母都会相聚在中山公园,为自己的子女相亲。退休老师吴锦贤被相亲角的氛围打动,也和相亲角发起人互相分享支持,还做起了“红娘”。
昨日,相亲角在春节停办后“重开”——恰逢六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这个相亲角与“红娘”爷爷,揭秘背后的故事。
【热闹】
数百名父母为儿女相亲
有人当天从漳浦赶来
昨日下午2时30分许,中山公园公共厕所旁的大榕树下,人头攒动,六棵大树之间拉起的百米红绳,已挂满了纸条。
帮儿女相亲的父母,年龄五六十者居多,人数达数百人,有的甚至是从漳浦赶来的。他们边走边看,大多带着纸笔,觉得合适就记下编号,找义工要联系方式。
有的父母则不看纸条,直接寒暄,互相交流儿女的信息。有人说:“我喜欢直接聊,信息更直接,也能看看家庭。”
吴老师在人群中特别活跃,身边总是围着人。“大多都是熟面孔。”每次相亲角,他都会去,一直待到人群散了才离开。
【困局】
条件优秀的人士不少
配对成功率却不高
纸条上的信息显示,80后居多,多为本科,不乏硕士博士,各行各业都有。“挂出来的资料,很多都条件很优秀,但是,他们要求也高。”莆田的陈叔叔说:“要高,要长得好看的。”
而更让父母发愁的是,越来越失衡的男女比例。六年过去了,相亲角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但是,男少女多的状况一直没变。据吴老师的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他那待介绍的2092人中,男生471人,女生1621人。“女生厦门婚嫁形势严峻。”吴老师说。
6年过去了,7位发起者中,只有3人的儿女经介绍结婚,吴老师那也只成功了20对。
【坚守】
发起人只剩两位
风雨无阻也要坚持
由于人多,昨天下午3时许起,大榕树下石桌旁“联络点”就排起了一二十人的长队。70多岁的阙阿姨、朱阿姨拿出花名册做着登记。一旁帮忙的肖阿姨说,“纸笔都是自费的,她们一直在公益地为大家做这件事。”说起仅剩的这两位发起人,肖阿姨特别有感触:“不管天气多热多冷,她们都准时来。下雨了,她们就把相亲角搬到过街地下通道,都不让它停办。”
但是,想想每年收到的喜讯,她们就觉得有动力。“一位漳州小伙子前段时间还特意到相亲角感谢我们。”朱阿姨说,这么多年,一直也有人来帮忙,赠送纸笔等支持她们。“只要自己有能力我都会去做。”即便孩子成家了,条件允许的话,只要有需要,她们依然会做下去。
【特写】
幸福的人多了
社会就会更和谐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吴锦贤的“介绍所”。这是吴老师在图强路的家。进门是个小小的客厅,左侧沙发的拐角处摆满了卡片,用橡皮筋捆成一摞一摞。“这些是在企业就职的女生资料。”沙发一角,84岁的吴老师靠着电视柜,在一盏台灯的灯光下“伏案作业”。
吴老师说,最多的一个人,他已经为其介绍了40多次。不过,也有介绍一次就成功的。“除了条件需求清楚外,还是有缘分在的。”
2012年至今,他已经写了18本花名册,登记了4093人。其中,最年轻的22岁,年纪最大的已86岁,找老伴的。
吴老师把资料卡放进名片册里。“以男生为线索,按照要求,介绍相应的女生,配对成功后,再将他们放进配对册里。”
其中,不少是‘失联’的。“最怕就是找到对象或者不愿意再找,又不说一声的。”吴老师对此比较头疼。不过,他还是对介绍乐此不疲。“每天5个小时,从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一个月话费就要100多元。但是,他不要求任何回报。“找到了另一半,是件幸福的事。幸福的人多了,社会就会更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