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还有钱钟书与杨绛的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民国时期的爱情真实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国时期的爱情真实故事(民国历史上的爱情故事)

民国时期的爱情真实故事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还有钱钟书与杨绛的故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 ,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 ,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林徽因与梁思成

1919年,18岁的梁思成,按照父亲梁启超的要求来到了林徽因的家里。说是拜访,实际是要撮合梁思成和林徽因,也可以说是相亲。梁思成是通过父母的安排见到了林徽因并被他的美貌所吸引。后来林去英国留学一年,后来又跟随父亲回国。回国以后梁思成又和林徽因见面了,这次见面不一样,她觉得梁做事很务实,给她一种安全、可靠的感觉。

民国十七年(1928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婚礼后同往欧洲游历,考察欧洲建筑。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林徽因在《诗刊》第3期上首次以“林徽因”发表诗作,从此,林徽音成为“林徽因”。此后,他们相伴一生,直到林徽因去世,梁思成还很悲伤。

杨绛与钱钟书

钱钟书出身书香世家,祖上都是很有名望的教育大家。19岁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大学毕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与杨绛结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副博士(B·Litt)学位。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完成《谈艺录》和《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21岁的杨绛第一次见到22岁的钱钟书。杨绛回忆,那次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两人见面后,就开始频频通信。通信了一段时间后,有一次钱钟书约杨绛见面。见面后钱钟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之后两人通信达到了一天一封的地步。自此他们成了对方的伴侣,直至白头。

2011年,杨绛百岁,在接受《文汇报·笔会》的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赏吸引、支持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

这些民国时期发生的事到如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的人表达一股羡慕之情。但时过境迁了,愿我们多读点这些诗歌,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一份美好真挚的情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