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无视人民日报以及国家警告,被数千高校集体抵制,更是与中科院比头铁,无良资本“真面目”终于被扒,垄断全国高校的背后,竟是外资长期的“猎杀”?

知网三大事件

二零一九年,翟天临在与粉丝直播时,被提问是否能在知网上查到他的相关论文,对方直言:知网是什么东西?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事件不断发酵之后,校方也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最终发现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这一番操作,也让无数毕业生的噩梦不断放大,查重率不断下降,从原先的百分之三十到十五,甚至到了百分之三的程度,每年毕业季,翟博士都要被人亲切问候一番。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

翟天临

但是这种做法也让广大民众全都知道了知网是个什么东西!而真正令人震惊的是去年的一则消息,知网涉嫌侵权,在没有经过老教授同意的基础上,擅自转载他人近一百六十篇论文,最重要的是,老教授想要下载,还得花二十六块钱,一气之下,教授决定当庭对峙,一场官司,打了将近八年,最终知网败诉,老教授获赔七十多万,事情本来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后来老教授再去查询自己文章的时候,发现对方已经将自己全部文章卸载了,或许大家觉得这有什么?你跟人家打官司,人家败了还不能给你穿小鞋吗?但是,在中国的学术界一直有个共识,那就是只有被知网承认、在网站能查询到的文章,才是最具权威,被学术界认可的。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2)

赵德馨教授

如果查询不到学者的文章,也就意味着他不被学术界认可。名利、权威、成就统统化为过眼云烟,若是发生在青年学者身上,基本就是晋升无望了,因此,即便老教授胜诉了,但他之后的路并不好走,这也引起了广大网友对知网的一片讨伐之声,即便如此,知网没有丝毫悔改之意。但是不久之后,教授事件过后不久,中科院又有大动作,正式宣布停用知网,揭开其背后垄断市场的巨大阴谋,知网终于一步步败坏了大家的印象,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也得到了国家的“青睐”,专门派出相关调查组,探究事件前因后果,最终牵扯出“惊天大秘密”。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3)

中科院

那么,知网背后的“惊天大佬”究竟是谁?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败坏路人缘的?视频前的你有用过知网吗?用过的话,可以屏幕上方打上用过两个字,顺便讲解一下您对知网的看法吧!对视频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长按点赞加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知网的发展历程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相关的市场监察部门通过夜以继日的核查搜证,依法对知网涉嫌垄断开启立案调查,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受到网友一致好评,知网落网,可谓是大快人心!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4)

中科院学子

此前,人民日报曾经连发三文声讨知网,法制日报也发出警告,称解决知网的时机或已成熟。但知网显然嚣张久了,忘了作为中国人的谦卑礼仪,反而将中科院的续签费不断上涨,得知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后,直接停掉了中科院的使用权限,众所周知,中科院是我国科研类机构的最高权威,对于国家科研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停掉了中科院的使用权限,换句话说,就是扼制国家科研发展,其心可诛。那么,中国知网究竟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万人嫌的?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5)

中科院

知网其实就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最开始是由世界银行在一九九八年提出的,次年,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同方在多方资本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知网,不久之后,便明确了该网站主要用于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规划,随即便开始整合世界各地各类文献,力求建设最完整的数据库,有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该网站已经集结了七千多种期刊、近千种报纸、十八万本博士、硕士论文,以及国内外一千多个专业数据库资料等等,是学术资源服务平台的领头羊。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6)

清华大学

也就是说,知网建立之初,是完全为了中国科研事业考虑的,想要为国家科研工作者以及学子提供最为便利、最全的参考信息,因为他的这一初衷,国家也非常看好并支持这个项目,还为此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在这样的扶持下,知网于短短几年间,便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壮大,我国将近全部的高等院校、科研所甚至图书馆都成为知网的用户,到目前为止,知网在高校科研类的用户群体,已有将近百分百的市场占有率。

当然,也正是有国家与各大高校的大力支持,知网对于各大学术论文、期刊等的收录愈加完善,相关学术机构对于其依赖性也更加直观,好在当时的知网在价格上一直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在人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没有引起太大不满,毕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学习专业研究人员的知识,就要付出一定的酬劳,也算是对他人劳动成果最大的尊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7)

知网

知网扩大利益

在知网逐渐壮大,把所有同类型的软件远远甩在身后的时候,他的心思逐渐开始变化了,众所周知,现在高校毕业,所写论文必须通过知网查重,还要下载一些与论文相关的资料,这个下载的渠道自然也会选择文献范围广、数量多的知网,但是在这里查看文献以及查重都是要收费的,以查看经济期刊为例,这些文献一篇大约十五页,一页五毛钱,单独下载一篇需要七块五左右,而硕士论文一篇十五,博士一篇三十,这只是简单的列举其中一种文献类型。

除此之外,有相关数据显示,知网论文查重,本科一次六百,硕士上千,要知道,在翟博士学术门事件之后,查重率飙升,学子们查询次数肯定需要两三次,甚至更多,这样一来,每年仅毕业季,知网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了,重点是这个钱你还不能不掏,不掏毕不了业,多年白学了。当然,很多人会问没有反抗过吗?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8)

苏州大学

用户、高校、科研机构三大群体的反抗

这就要说起知网二零一九年的那场官司,当时来自苏州大学的刘同学,在知网下载文献的时候,想要买一篇七块钱的论文,但是最低充值五十元,这位同学就想得充就充了,完了再退回来就行了,但他买完之后才发现,知网根本不支持余额转出功能,也就是充的钱即便没用完也不能退,妥妥的强买强卖,一气之下,刘同学将知网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定知网败诉,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也责令其进行整改,但直到现在,知网依旧有着五十元的充值门槛,此事在当时一经发出,也引起了许多毕业生的吐槽,充钱容易退钱难、绑架消费等不利词汇,纷纷出现在知网头上。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9)

清华大学

或许有人会反驳,网站也需要盈利,他们也需要给作者一定的收益,但是有相关信息显示,在知网中,一篇十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其作者只能换来四百元的知网阅读卡以及一百元的现金报酬,十年寒窗最终贱卖到五百元,而有媒体计算过,一篇博士论文,能够给知网带来将近五十七万的收入,至于期刊作者根本不会有稿费,赚取的酬劳都归知网所有。事实上,按照国家广电局要求的使用文字作品酬劳的要求,原创作者的基本稿酬在每千字八十到三百元不等。

二零一六年,超过两百多名作者向中国著作协会投诉知网,控诉其未经许可收录文章,还不支付报酬,此事直到一九年才有了反响,以知网赔付对方一点二万元收尾。很明显,知网的这种做法完全不将众多学者的努力放在眼里,发现能告他们的有两百多人,那么,还有数以万计没有发现自己被侵权的作者又有多少?知网又依靠这些偷盗作品获取了多少利益呢?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0)

北京师范大学

当然,对于知网来说,学生对于他们就是贫穷的代表,在学生这里获取到的利益也只是毛毛雨,真正的利润来源还得是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腰包。

就在今年,各大高校给知网的续订费用曝光,其中清华一百八十八万,北京师范大学一百九十八万,中科院续订费用则在千万以上,也难怪中科院拿不出钱,无奈退订了,毕竟是搞科研的,再加上中国一直以来奉行的简朴之风,手头钱财确实不会很多。有些高校为了能买到知网,不惜拿出一半的经费,砍掉了许多对科研学术方面有利的项目,事实上,中科院退订不是个例,在知网的压迫下,各大高校纷纷“起义”过,但最终结局不尽如人意。

二零一三年,云南近十所高校组成了砍价天团,想要与知网达成团购协议,少出点钱,毫无意外谈崩了,次年,知网就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从四十万一夕涨到七十万。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1)

云南大学

二零一六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布停用知网通知,称因价格涨得太过离谱,没谈拢,同年三月份,北大也贴出相关通知,称商家过分涨价,自己不会轻易妥协。两年后,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也发出公告,因续订价格未达成一致,暂停访问知网数据库。不过,作为国内知名院校,也有谈判成功的,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在二零二零年,与知网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砍价,成功将价格从一百九十八点三六万,降到一百九十八点三五万,不得不说,这个数字与中国在医药方面的为民福利,简直不是一个层次。最憋屈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面对知网天价收费,国内高校根本找不到诉讼他的任何把柄,到了现在,仍然有许多高校一直停用知网,给师生与科研专家造成了很多不便。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2)

太原理工大学

根据武汉理工大图书馆的统计,从二零零零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已超过百分之十,在二零一六年前后,涨幅更是为百分之一百三十多,平均涨幅百分之十八,知网相关负责人对此的说法是,内部没有固定的涨价规则,每年的定价是根据当年的文献数量以及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等定制的,还会受到版权等问题的影响,资源多了,价格自然会不断上涨。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作者、专家等的共享优秀资源心理,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免费或者低价收购,再高价卖出,还要向大众假哭穷。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3)

赵德馨与知网

但知网一家独大、垄断市场也有其一定的资本,关注高校与知网较劲的后续,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结局往往是高校继续与知网合作,比如武汉理工大就在停用一个月后,重新开通了知网数据库。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没有别的选择吗?中国就没有其他提供文献的网站了吗?确实有,万方和维普,但从文献数量方面对比,这两者版权不仅没那么合规,很多期刊也是没有的,相反,知网的文献在各大高校的支持下,基本都是有版权,且国内核心期刊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比如二零一九年,知网就囊括了近一万一千多种期刊,而万方只有七千六百多种,维普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一千两百多种。显然,科研工作者在查阅资料时,肯定会选择范围更广的知网,更何况,中国在吃过几年教训之后,对版权、专利等异常关注。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4)

中科院研究员

不过,即便很多高校选择屈服在知网的“威名”之下,仍有一些高校,在学生的大力支持下,与知网硬钢到底。今年的四月十八日,一则中科院停用知网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官方回应消息属实!据悉,事情的起因还是千万续订费,双方协商良久,知网依旧坚持天价费用,谈崩之后,知网直接取消了中科院对知网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可以看出来,此时的知网已然不畏惧任何国家教育体系,甭管你是国家科研单位或者未来希望的培养地,只要没钱,就别妄想任何有利资源了。

知网幕后大佬曝光

但知网此次显然已经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国家终于忍无可忍,亲自出手了,五月份以来,经过多方核查,终于决定对知网涉嫌垄断,进行相关的立案调查。相信到此时,网友也开始按捺不住,想要弄清楚知网的幕后大佬究竟是谁?为何敢与国家作对呢?别着急,大瓜即将奉上。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5)

翟天临

随着调查组一路追究,知网幕后大佬终于曝光了,其金融主体是清华同方知网公司,页面上明晃晃的标注着外国法人独资,股东也只有一个,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样一说,中国知网其实就是美国公司在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根本就不是国企,而是一家彻彻底底的国外资本,其法人代表是王明亮,现任知网副总裁,与此同时,他也是另外五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涉及种类较多,包含文化、体育、娱乐等多个方面。

有相关资料也显示,王明亮另外几个公司一直处于连续亏损状态,只有知网,每年持续上涨的固定费用,为他带去了丰厚的利润,根据知网年度财报显示,二零二零年,一年营收大约为十一点六亿,自从二零零三年起,已经连续十八年的毛利率保持在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巅峰时期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要知道,作为世界市值第一强的苹果公司,在中国销售产品的同期毛利率大约为百分之四十八,由此可见,知网也就比苹果收益高了“亿点点”吧!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6)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知网又为自己掬了一把同情泪。在维权诉讼的庭审上,知网律师改过自新,态度诚恳,向着观众哭穷,表示要是给所有在库作品,按照每千字两百元标准赔偿的话,需要赔付金额高达一千两百多亿,实在是赔不起呀!

但是这把同情泪反而迎来了观众的满堂喝彩,因果报应,是其应该承受的。现在想起来哭穷,当时疯狂敛财,坑各大高校项目资金、掏大学生腰包钱财、不给作者付版权费的时候,怎么没想起亿万用户的泪水。这也不禁让人想起去年一位退休老教授的“呐喊”!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7)

北京大学

赵德馨教授的呐喊

这位老教授名叫赵德馨,曾经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于一九九八年退休。在二零一三年的时候,想要跟随时代潮流,继续为国家学术事业做点贡献,便开始学着上网,了解一些热点新闻,万万没想到,浏览到毕业生必备网站知网时,老人发现自己的学术文章也被收录了,很明显没有经过教授的同意。毕竟是政法大学的教授,自然明白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侵权了,但想想能够给莘莘学子带来更多知识,便也没想维权,但随后,老人想要点开自己的论文,想要下载下来,看被人作成电子版本时,是否有出现误导学子的问题,但付费下载四个大字出现,老人瞬间就气恼极了。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8)

赵德馨夫妇

一看费用,甚至达到了二十六元,老一辈人对钱的观念很重,他们眼中的二十六元,已经算是天价了,而这仅仅是下载。显然,没有经过作者同意,就将文章私自收录,还面向大众收取利益,这不就是强盗行径吗?自此,赵德馨老人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维权之路,事实上,在此之前,有老同事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知道能被知网收录,就证明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但老人表示自己不在乎,更何况,中国学术界绝对不能盛行这股不正之风。武汉大学的教授也表示,近些年,各大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对知网频繁涨价采取积极抵制行为,但最终的妥协也反应出了知网掌握定价权,可以随意支配市场的超高地位。这也是其牵扯到的注册版权、知识产权等未能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19)

赵德馨

幸运的是,八年之后,老人维权成功,获赔七十万人民币,随后,老人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出来,知网的真面目才逐渐被揭开,知识分子对于维权的事情,一向非常坚定,特别是使用知网的群体,都是高校最优秀的人才,知网一时间被众人口诛笔伐。万般无奈之下,对方派人出面向老教授道歉,但其态度显然不够端正,就在道歉不久后,知网便下架了老教授的所有论文,包括那些没有涉及诉讼的作品,老教授曾经主动联系过知网,希望恢复这些作品,但对方一直置之不理。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20)

赵德馨

不久之后,赵德馨老人的妻子周秀鸾也控告知网,涉嫌侵权其论文作品,最终胜诉。也就是在此期间,国家开始大力对知网进行立案调查,不久之后,知网对赵教授及其妻子的请求作出回应,表示会重新上架二人的论文作品。老人在听到国家的态度之后,也直呼太好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希望知网彻底垮掉,只期待他们能够改进得更好。

对于知网事件,大多数学生、高校表示大快人心,人民网评价其垄断有错,但免费午餐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支持收费,但反对恶意收费。人民日报则是从大众利益考虑,其收录很多文章都是零成本,但却面向群众收取巨额费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如何平衡商业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才是应该考虑的重点。

知网赔120亿元是真的吗(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21)

中科院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如果知网真的已经成为全须全尾的国外资产,那么,国家科研人员辛苦努力的结果,恐怕已经在外国人眼中,成为小透明了,在这方面,需要多加重视,就像滴滴上市美国,可能泄露国家相关信息一样!

好了,今天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啦!对于知网事件的前因后果,你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它能顺利完成整改任务吗?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喜欢小编视频的朋友,也千万别忘记长按点赞加关注不会错过之后更多精彩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揭开知网资本“真面目”无视国家警告,背后上亿产业链触目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