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完善‘红色旅游’综合体建设,以当好保洁员、炊事员、服务员‘三员’的标准来培训引导村民,建好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着力打造红旅结合、茶旅结合两个综合体,打开山门迎客来,逐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推进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美新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日前,谈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七都镇新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江洪满怀信心地说。

石台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安徽石台红色引领)(1)

6月30日,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开馆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全村辖6个村民组,163户539人,面积28平方公里,山场3.3万亩,茶园0.24万亩,主导产业为茶产业。2014年新棚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如期实现“整村出列”目标,2019年新棚村从脱贫攻坚走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新阶段。

石台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安徽石台红色引领)(2)

凤台大桥

近年来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棚村党支部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科学谋划,明晰确立“生态立村、红色兴村、旅游活村、养生富村”的发展思路,将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坚持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为着力点,保障基层民生需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把村民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标尺。通过打通一条致富路、建设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培育一批红色旅游农家乐,带动当地绿色高山硒茶产业、健康养生休闲产业发展壮大,让村民钱包鼓起来,日子火起来,解决群众的出行难、增收难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并开辟可靠的水源点,实现全村自来水“户户通”,解决用水难题;积极协调县供电部门对全村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新建标准化卫生室,选聘全科医生到村工作,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健康有顾问,解决就医难题等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

石台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安徽石台红色引领)(3)

杨梅坞至张家桥道路

“一桥一路”(凤台大桥、杨梅坞至张家桥道路)对新棚人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大工程,是几代新棚人都从未想过的事情。党支部致力打破对外交通瓶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在规划、建设、竣工等各个环节,村“两委”放弃周末休息,下工地、跑现场、追进度,历时 4 个月,长 80 米、宽 6.6 米的凤台大桥竣工通车,不仅打通对外新出口,而且搭上高速顺风车,将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变成了高速前沿阵地。在村党支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感召下,杨梅坞至张家桥道路征地过程中,党员群众主动放弃林地、荒地补偿款,这一举动感动了邻村村民,纷纷效仿也自发放弃征地补偿款,人心齐泰山移,这条道路很快顺利通车,使新棚村到七都镇镇区的距离由原来的 33 公里缩短至 18 公里,由翻山越岭变成弯少平坦的道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石台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安徽石台红色引领)(4)

新棚村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内一景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新棚村深入挖掘皖南红军总医院革命遗址红色资源潜在价值,积极建设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培养20 余名党员为红色精神传承人,培育7名青年党员为红色历史讲解员,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石台县委党校校外培训基地。以红色资源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实施低产茶园改造,积极争取资金 120 万元,新建 700 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钢构厂房,组建有机茶合作社,引导茶农参加茶叶管理技术培训,打造“新棚硒茶”品牌;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康养民宿农家乐产业经验,精心培育一批茶叶经纪致富带头人和特色民宿、农家乐领头羊。自纪念馆6月30日建成开馆以来,先后有90余批次7000余人次来村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强党性”、“传承红色历史感党恩”等主题红色教育,带动4000余人次来村农家乐就餐,同时也带动当地茶叶、蜂蜜、土猪、土鸡、香菇等农特产品销售,直接经济效益12万余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实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石台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安徽石台红色引领)(5)

图为石台县第十一期中青年干部走进新棚,接受红色教育

新棚村的成功经验只是石台县的一个“代表”和“缩影”。今年以来,石台县狠抓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摸清境内17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做好“红色基因”传承。邀请省市著名作家,深入一线采访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组稿出版报告文学《山乡变奏曲 石台扶贫十二章》,以石台县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生动实践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采集地方红色历史素材,编印简要《石台县革命遗址(纪念地)目录及简介》,组织人员收集编写《中共江南特委在石台血与火的战斗岁月》、创作革命斗争题材电影剧本《牯牛岗上红旗飘》。组织书协、美协、摄协等协会,以“重温红色记忆 规划红色蓝图”为主题创作红色书画、摄影作品300余幅,举办中国共产党石台历史图片展等,扮靓党史学习长廊。期间,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和青少年共近20000人次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接受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