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线观看了得到大学的夏季毕业典礼暨秋节开学典礼,14位学员每人18分钟的演讲,各有特色,精彩纷呈,用罗胖的话说,他们是上过“大场子”的人了,在现场面对3000人,进行脱稿演讲。

有一位学员引起了我的注意,世界记忆大师,王雪冰,她说道,当她进入记忆力竞技这个领域的时候,是一个彻底的小白,知道自己要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半年的训练时间了。

她用4个多月的时间,每天训练8小时,成功地在全国近2000多选手中,杀到前40,她分享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保持内在专注力。

每一个小白成为高手的故事,都能点燃我们内心的那团火。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1)

这个事例告诉我,第一,找到方法,小白也能在短期内成为高手,第二,找对方法,我们能在同样的时间内“黑掉原来的自己”,获得跃迁。

高手的定义和三个阶段

不管是《最强大脑》,还是《声临其境》,或是《中国好声音》,这些综艺节目的收视率都居高不小,既反映了大众对于高手的好奇心,同时也传达了自己想成为高手的渴望。

先来看一下高手的定义。

百度百科:高手,指在某方面技能突出的人;精通某一领域,或在该领域排名较高的人。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是“见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持续地走出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见世界”:带着这些对自己的理解上路,你会碰得头破血流,你开始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

第三个阶段是“见众生”:高手当久了,胜胜负负,你终于理解,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成一代宗师。

比如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他在20出头的时候,在计算机领域表现出了较强的能力,作为完美主义者,他不能忍受一般和平庸,同时他也意识到需要和人合作,这是他“见自己”阶段。

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合伙人沃兹,并成立了苹果公司。创业公司除了要面对公司发展的各种问题以及扑面来而的压力,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经营理念的磨合,由于他和公司高层在理念上的不同,一次苹果公司的低潮期,他被踢出局。

从苹果辞职之后,他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并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体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公司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乔布斯也因此成为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2)

虽然乔布斯总能杀出一条血路,但是在起起伏伏的创业进程中,他终于意识到,当他需要把苹果的理念始终如一地贯彻在公司的时候,他需要其它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必须去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跟人合作和沟通,要么改写游戏规则,要么去适应游戏规则。这是他“见世界”的阶段。

当苹果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回到了自己最心爱的公司。大刀回来后的乔布斯大刀阔斧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发和生产,先后领导和推出了iMac、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这是他“见众生”的阶段。

哪怕乔帮主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当年发布苹果第一代产品的视频,仍然是很多老师的经典教案,果粉遍布全球各地,智能手机对于生活的改变仍在影响着方方面面。

什么在阻止人们成为“高手”

作者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这样说到:

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我总结了一下,阻止人们成为“高手”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认知障”,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点,限制性信念。比如很多人看到拿乔布斯举例,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全世界只有一个乔帮主,但那个人肯定不是我,这是很多人听完乔布斯故事的第一反应。

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也有机会成为自己找到的细分领域的高手或者第一,只要我们把这个认知障拿掉,就完全有可能,想都不敢想,就很难迈出第一步。

第二点,缺乏内驱力。我们经常会被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部电影点燃,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成为更厉害的自己,但是激情过后,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继续日复一日的庸常。那股想改变的热情冷却之后,缺乏行动的动力。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六个连环拷问: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5年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假设一个人5年后的目标是用演讲帮助很多人改变和成长,那么他从今天开始付诸行动,换言之,你现在看到的演讲高手是在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向高手进军了。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3)

如果我们缺乏内驱力,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个目标,而找到目标的最好的方法还是行动,而并非做大量的测评和分析,停留在纸上,纸上谈兵不可能提升自己的真正水平。

第三点,方法有待改进。作为职业生涯规划师,看到很多人会陷入“1万小时定律”的认知误区。

1万小时定律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有时候成为高手,并不需要恰好1万小时的练习,同时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状态,持续突破,但也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看到这里不要绝望,前面有记忆大师小姐姐4个多月成为高手的真人实操,她每天练习8小时,4多个月差不多就是1000小时,我们不必一开始就用10000小时来吓自己,我们完全可以从1000小时,100小时开始。

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方法,让100小时、1000小时、10000小时的效果最大化,才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

持续地拿到每个阶段的成果,一步步向高手靠拢,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你就会更有动力继续下去,最终成为高手。

成为高手的技术,古典写过一本书《跃迁》,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我把这套高手技术总结分享给大家。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4)

第一项技术,行业领跑者站位和卡位的技术

哪座山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第二高峰呢?

答案是乔戈里峰,8611米,仅仅比珠峰低了200多米,但是少有人知道。

这就是“冠军效应”,一般大家都会记得这个领域的第一名,而忽略其它名次。

要做到行业领跑和卡位有三招:

第一招是通过幂律分布找到身边的高价值区。

幂律分布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20%的客户带来80%的生意,20%的人占有80%财富,20%的员工创造80%的效益,20%的行业领跑者占据80%的市场份额。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5)

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20%,尽可能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这20%,同时将资源倾斜给这20%,你会发现比原来的时间均摊,人员均摊,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招是用头部效应做就业、创业的选择。

有句话说道“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而我却认为“宁当凤尾,不做鸡头”。

这是什么意思呢?鸡头只是在个人空间和决策方面比较爽一点,但是这种爽未必持久,当竞争的压力加剧,鸡头的位置极有可能被新人取代,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如果我们一直选择一流的公司去打工,和我们共事的是优秀的同事,每天的你收获和成长是普通公司的几倍,日积月累将甩开别人几个身位,这样能更快地成为行业或者职业高手。

在选择创业赛道和项目方面,要想办法成为该领域的第一。

王尔德说过:做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剽悍一只猫,猫叔,他最开始是简书的首席记者,因为采访了很多名人成为“简书一哥”,后面他开始做公众号,经营自己的社群,并保持和平台的合作,在一块听听、饭团、有讲的订阅用户都是第一,混沌大学的推广他还是第一。

成为第一,让他被很多人记住和支持,所以当他开始做社群运营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势能,这样他又开始在社群运营专家这个领域成为第一。

我们在开始向高手发起冲击之前,不妨想一下,给自己的高手画像是什么?比如你很会写作,有没有可能成为某个写作领域的第一,比如职场写作。并且从小范围的第一,开始升级打怪,扩大成为第一的范围,逐步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你就真正地成为高手了。

第三招是打造护城河。

不管是个人还是平台,都很容易被人赶超。要保持竞争和领先地位,就要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护城河就是人无有我,别人在短期内很难超越的地方,比如你稀缺的技能、极佳的用户体验、极强的粉丝粘性,都有可能成为护城河。

护城河的秘诀是要思考和专注,思考什么是自己的蓝海,专注在如何保持领先,如果别人做自己就去跟风,那么就一直是追随者的地位,不具备独特性,也无法获得头部的地位。

第二项技术,联机学习者学习和输出的技术

第一招,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找牛人聊天是很有用的方法。得到的CEO脱不花,罗胖刚找到她的时候,她因为之前一直做管理咨询,对于互联网并不太了解。一年以后,她懂得比罗胖还多,她的诀窍就是,什么事不懂,找这个领域最牛的人聊天。向人学习的速度,某此时候,远超向书本学习的速度。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6)

从今天开始,你定期每周或者每个月和一位牛人吃饭或者深聊,半年以后你看看变化。

第二招,教是最好的学。

功夫高手李小龙,最开始练习咏春拳,也不是最出色的。他成为一代高手,只用了5年。是什么让他进步如何之快呢?大二那个,他就开始教别人打拳。他不仅教授功夫,还教授课堂上刚学的哲学和心理学,搭建自己的武术哲学体系。这就是后来的截拳道,也是他传授给世界的第一个知识模块。

为了教好学习,他必须更好地学习,无形当中加快了他自己的进化。

我们完成也可以收学生,或者尝试在公众号、平台输出自己的思想、总结和课程,这样就是在不断向高手进阶。

第三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学到一定的程度,要尝试输出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什么我们认为有的人很厉害,出过书,讲过课,干过大项目,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思维模型。

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更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会有针对性地提高,而不会盲目学习。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联机思考,打造自己的知识晶体,再去从信息源头捕捉知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的好处在于,你能更高效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当你遇到一个问题,调取思维模型来思考,可以更快形成结论,同时思维模型也是可以高效地帮助他人理解你想法的有力工具。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7)

比如我把自己职业转型的经历总结成了一个“攀岩模型”,这样读者就秒懂了。

第三项技术,系统思考分析和破局的技术

系统思考可以避免我们从单点看问题,当我们在高手进阶的路上遇到问题,不要只围绕问题本身,要透过问题的背后找到真正原因。

比如《刻意练习》一书中就说到一个人在练习的长路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师傅,有时候当你练着练着,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提高和突破的时候,可能你要换一个师傅了,因为师傅的最高水平就是你目前的天花板。

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破局?跟自己相比,是不是比以前更厉害,否则需要破局。跟行业相比,是不是一直保持领先,如果不是,是要奋力追赶,还是切换赛道。

在破局方面有一个榜样就是朗平,年轻的时候,她是女排的主力,铁榔头。退役以后,她成为女排教练,多次为中国队立下战功。运动赛场竞争激烈,起起伏伏,她总能在蛰伏之后再度创造奇迹,虽然她不是一个让中国队每次都拿冠军的神仙,但是女排当中,她称第二,有人敢称第一吗?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小白到高手的)(8)

高手的心态,就是要敢于不断超越自我。

成为不死鸟的方法,就是不停地攻击自己。

有一位高手说过:凡我已经得到的,我都不屑一顾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创造变化的人,拥抱变化的人,忍受变化的人。希望你成为前面两种人。

综上所述,要成为高手总结起来是三句话,要有冠军思维力争第一,要有学习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有破局思维不断迭代超越自己。

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愿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愿此文能带给你启发,助力你成为高手,共勉。

参考书目:《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