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 齐燕两国之间曾多次爆发战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公元前284年的燕国名将乐毅伐齐之战, 以及公元前279年齐国名将田单复齐之战。

天下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连年不休的征战后,在进入战国时, 仅剩下七个强国, 即楚、秦、韩、赵、魏、齐、燕, 史称“战国七雄”,与此同时, 由于生产力进步和人口增长, 列国兼并情况进一步加剧, 战争规模日益扩大,至公元前300年前后, 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位于西方的秦国, 和位于东方的齐国, 即西秦和东齐, 相当于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背靠大海, 后方稳定无忧, 凭借雄厚的国力, 连年对外发动战争,燕国位于今天北京一带, 国土与齐国相邻, 不可避免要遭受齐国欺压。

关于乐毅率领五国伐齐的问题(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1)

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效仿古代禅让的做法, 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在此换位之际,燕国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内乱,在一旁虎视眈眈的齐国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公元前314年, 齐宣王派将军匡章率领“五都之兵”和“北地之众”进攻燕国, 只用50天时间就攻破燕国首都, 杀死燕王哙和子之。秦国不愿看到齐国强大, 联合韩、魏两国干涉, 燕国这才得以躲过灭顶之灾。公元前311年, 燕昭王即位,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广招贤士, 得到以乐毅、邹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军政良才,国力迅速恢复,尽管如此,与当时实力强大的齐秦两国相比仍相差甚远。战场风云变幻莫测,当时国力强盛的齐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公元前286年,齐湣王发兵宋国这次小小的战事, 竟会把强大的齐国推向灭亡的深渊。

宋国位于今天商丘一带,国土面积虽小,但比较富裕,再加上地处中原,向来是各大强国觊觎的要害地区。齐国灭宋后,国力达到顶峰,随之也引来各大强国的忌惮, 列国之间逐渐酝酿起一股反齐浪潮。备受欺辱的燕国,施展合纵连横之策, 很快便组建起一支反齐大军。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倾全国之力, 任命乐毅为上将军, 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 拉开了复仇的序幕。面对五国大军的到来,齐国急忙调集全国精锐,并命触子率军迎战,两军在济水之西进行决战, 结果齐军一败涂地, 触子逃亡, 从此不知所踪,齐湣王出逃,后被楚国将领淖齿杀死。经此一战,齐军元气大伤。

关于乐毅率领五国伐齐的问题(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2)

乐毅见形势有利,派魏军攻取原宋国土地, 派赵国向北攻取河间一带城池, 并亲自带领燕军长驱直入, 一举攻破齐国首都临淄。在行军途中,乐毅极力采用心理战术。他一进入齐国首都临淄,就宣扬政策、安抚民心、申明军纪,并用官爵争取上层人物归顺,根据相关记载,燕军打到画邑时, 得知辞官归乡的齐国太傅王蠋,家就在附近,便下令,画邑周围30里以内不许侵犯, 并派人劝降王蠋,王蠋自称年迈多病,推辞不就,后来自杀身亡,乐毅得知消息后,不予凌辱,反倒命令进行厚葬,并树碑立传。

不仅如此,乐毅每占领一处地方,就废除齐国暴政,减免百姓赋役;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持他们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拉拢人心;给已故的齐桓公修建庙宇, 对齐国名相管仲进行大规模祭祀;把100多个燕国的爵位赏赐给归顺的齐人, 在齐国分封20多个享有燕国封邑的封君。在乐毅的心理战面前,越来越多的齐国城邑闻风而降,半年之内乐毅就攻克了70多座城,最后仅剩下莒和即墨未攻克。对坚持抵抗的莒和即墨, 乐毅则实施了长期的围困战。围城期间,乐毅下令把围城军队撤退9里,严禁杀害城中逃出的百姓,也不许擒拿骚扰打柴的百姓,如若遇到饥俄寒冷的百姓, 要用衣物、粮食等进行救济。

当此之时,齐国彻底灭亡似乎已经成为定局,不料齐将田单大踏步走上历史舞台,连施妙招,逐渐扭转了整个形势。

田单,山东临淄人,虽与田齐王室同族同姓,但出身一般,当时只是首都临淄的一个小官。在乐毅刚进攻齐国时,田单预料城池难保,遂预先命人用铁把车轴头部包住,避免了在混乱中车轴被撞断,于是顺利地逃到了即墨。燕军包围即墨后, 守城大夫战死,经过用铁加固车轴的事情,大家认为田单有将帅之才,后由城中百姓举荐,田单率领军民守城,依靠其聪明才智,城中军心逐渐稳定,可是面对主力部队的殆尽,国土面积的丢失,毗陵各国的虎视眈眈,在君王丧命、白姓流离的客观情况下,田单只能坚守城池。

关于乐毅率领五国伐齐的问题(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3)

田单聚众坚守即墨5年之久,终于在公元前279年, 燕昭王去世, 燕惠王即位之际,田单抓住帝王更换时国家政权不稳,君臣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机会,对外实施反间计,迫使敌方撤换主帅,田单明白,燕军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军队,而在于精通兵法并深得燕昭王重用的乐毅。碰巧的是,燕惠王在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这无意中帮助了田单的计谋。田单派人在燕国都城散布乐毅想当齐王的谣言,说齐王已死,城邑没有攻下的只有两座了,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回去,用攻打齐国做幌子,实际是想联合即墨和莒的守军,自己来做齐王,齐人没有归附,所以暂且缓攻即墨,以等待即墨一带的人慢慢归附乐毅,齐人所害怕的,是别的将领来了,那样即墨城就毁灭了,燕惠王信以为真,以才能远不及乐毅的骑劫代替乐毅,燕军愤愤不平,士气一度低落。

对内,田单使所有的活动都冠以神圣的光环,借燕军之手激怒齐军。田单派人到燕军阵营广布流言说:“我只害怕燕军将所俘虏的齐国士兵割掉鼻子,并把他们放在燕军最前列来同我作战,即墨会因此而被攻下,”燕人听说后,按照田单散布的传言去做。守城士卒看见被燕军俘虏的齐国士兵都被割了鼻子,十分愤怒,坚守城邑,只怕被活捉。田单还令人传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再次中计。即墨人从城上看到后,则痛哭流涕,都想出战报仇,“怒自十倍”。

为了迷惑守城燕军,田单派城中老弱病残站在城墙上防守,又派使者到燕军阵营请求投降,同时,凑集了一千镒黄金派城中富豪送给燕将,请求其在攻城后不要掳走他们的家财和妻妾,在一切计谋达到预期效果时,深夜,田单命士兵在挑选出的千头牛身上披挂红绸,画上五彩龙纹,角绑尖刀,后把系在牛尾上的浸油苇草点燃,火牛负疼受惊,瞪着血红眼睛冲向燕军阵营,5000名壮士随火牛冲出,著名的“火牛大战”爆发,燕军主将骑劫猝不及防被杀,燕军群龙无首四散逃窜,齐军一直追到齐国北边界才停止,所过之处,齐城纷纷背燕返齐,70多座齐城陆续收复。

关于乐毅率领五国伐齐的问题(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4)

既然即墨已被燕军围困许久,为何还可以坚持下去呢?这与即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关,即墨地处胶东,本身就物产丰富,“古哉即墨,人文恒久,史追北辛,莱夷之属。战国初建,齐威名出,东周大邑,齐之下都。”战国前期,田氏齐国是七雄中的富强大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再者,就是即墨城中有大量的富豪,在齐国被燕国以及诸侯联军击败之后,有大批富豪带着万贯家财集中流亡到了即墨和莒,这两地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财力,这样即墨就有了可能与燕军长久对峙的资本。

在乐毅伐齐战争中,乐毅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为燕国打下齐国70多座城池,还赢得了齐国百姓的人心,以至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田单守城途中,认真分析战争形势,辨别敌我双方实力,运用各种战术,不仅充分调动了城内士卒、百姓的积极性,而且还扰乱了敌人,开创了以少胜多、以弱敌强的智慧战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于乐毅率领五国伐齐的问题(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5)

在乐毅伐齐和田单复齐两次大战中, 乐毅和田单两大名将同台较技, 激烈交锋、生死对决, 如此雄壮的战争场面, 在冷兵器战争史上十分罕见。更加难得的是, 双方都全程采用心理战手段, 运用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手段之灵活、谋略之高明、效果之明显, 均令人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