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丹心与义俱,要须身外更无余。

截然不负平生志,依旧陈村一草庐。

生死分岐又六年,野烟行入北陈阡。

不烦更听山阳笛,老泪临风已口然。

王恽《秋涧集》中有一首诗《过宁晋北陈村题陈节斋故居草庐壁》。由此证明,元代陈佑在世时,就叫北陈村。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元代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北方儒士,陈佑挚友。历官世祖、成宗两朝,生平凡五任风宪,三入翰林,遇事论列,随时记载。陈佑(1222-1277),一名天佑,字庆甫,号节斋,赵州宁晋人。世务农家贫,后寓居洛阳,少好学,母亲张氏剪发易书使其读书。因为刻苦勤学,长大后博通经史。元宪宗时期为河南府总管。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三年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至元六年,首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后因忤权臣阿合马,除佥中兴省书。至元十三年授南京路总管。次年升浙东宣慰使,遇盗被害,谥忠定。陈佑能诗文,著有《节斋集》。

《宁晋县地名志》145页:“北陈村,据该村志石记载:“以人传有北陈,陈茂行所居而得名也。”蔡叆《复修诸乡贤墓并置祭田记》:“陈茂行、忠定、文忠、通敏墓在县南二十里北陈村,祭田二十亩九分四厘七毫。”《畿辅通志》:“陈佑墓,在宁晋县西南二十里,弟天祥孙思谦同葬此 。”

历史上真实的南村(元代陈佑在世时就叫北陈村)(1)

历史上真实的南村(元代陈佑在世时就叫北陈村)(2)

关于陈祐记载较早的文献应该是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 该书卷五十四《大元故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陈公神道碑铭并序》写道:“公讳祐,字庆甫,世家趙之宁晋。”陈祐“曾祖怀,妣范氏。祖忠,妣张氏,世在野。父讳子安,性慈祥,美丰仪,易农而医,壬辰际,以其术多所全活,陈氏之兴,岂其是耶?”“陈忠”即 “陈茂行”。《 元史 陈祐传》:“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既殁,门人谥曰茂行先生。”

宁晋有北陈村,曾经有没有南陈村呢?康熙十八年《宁晋县志》卷二:“汉光武庙,在县西北二十里换马店铺,郡志载宁晋南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