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字表述而言,“官”可扩延至天子、皇帝、君(子)、王、圣人、仁士等;“民”则包括百姓、庶人、人(民)、士民等。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1)

父母——子

这是典型之喻。今天我们熟知的称谓是“父母官”。

《尚书•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即天子即君。

《荀子•礼论》:“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

李贽《初潭集•贤君》引邹穆公语:“夫君者,民之父母也。”

《诗经•大雅•泂酌》:“岂弟(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二章》中解释了此之“父母”之谓:“君子者,貌恭而行肆,身俭而施博……是以中立而为人父母也。筑城而居之,别田而养之……为民父母之谓也。”够通俗易懂的。又《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为民父母是一件可“乐”的事儿?

舟——水

这也是典型之喻,几乎家喻户晓。《荀子》中两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处在“王制”篇为“传曰”,一处在“哀公”篇为“丘(孔子)闻之”。

民——天

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贵?”管仲说:“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说:“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韩诗外传•卷四•第十八章》)。照此,所谓“天子”,即百姓之子,和“父母之喻”正相反。管仲够能拔高“百姓”的。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2)

本——枝叶

子思子说:“君,本也;臣,枝叶也。”(《子思子•过齐》)对应“枝叶”的当是“树干”。

《尚书•五子之歌》中却是这么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孟子•尽心下》中那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精神一致。如此,君当轻为“枝叶”,民当固为“树干”。勾践小臣计�(研)曾对勾践说:“士民者,君之根也。”(《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根,根本、根基;以树言之,则君为枝干(地上部分)。此也是民本思想。

涂、土地——玺、种子

《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封泥)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则圜;若五种(谷)之于地也,必应其类,而蕃息于百倍。”对应看似乎是:民—玺、种子,上—涂、土地;上随民,民为主导。联系前述,此解似不通,或前半句应是“故上之于民也”,实际对应关系则该是:上—玺、种子,民—涂、土地。或不能就“之于”两端做简单的对应看。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3)

壤地——卉木

刘昼《刘子•爱民》:“故君者壤地也,人者卉木也;未闻壤地肥而卉木不茂、君仁而万民不盛矣。”此或也该反过来比喻:人(民)者壤地也,君者卉木也。

仪、盘(盂)、源——影、水、流

《荀子•君道》:“君者仪(日晷)也,民者景(影)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有点儿“上梁下梁”的意思。

元、权、温——原、群、和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君者,元也;君者,原(源)也;君者,权也;君者,温(和)也;君者,群也。”有新意、有别于前的在于元、权、温。元,首也,纲也,始也。权,这是就功能、就势位而言,在于正——权衡吗!温,温和也,宽恕也,致群之道。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4)

民——瞑

《深察名号》另:“民者,瞑也。”瞑者,昏昏者也,待启蒙、待唤醒者也。君上者,昭昭者也。

群——君

有人问:“君者何也?”答:“群也。能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韩诗外传•卷五•第三十一章》)这也是就“功能”而言,是就字形释义;要点难点更在于“除其害者”。所谓“天下万物”,主要的还是指民;群(动词)别的也没什么意义,别的也都比较好群。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5)

驾驭者——车马

王符《潜夫论•衰制》:“而民者,君之舆马也。”显然以君为驾驭(御)者也。这就有一个驾驭之技的问题:“民者,譬之马也:尧舜御之,则天下端正;桀纣御之,则天下奔于历山。”(《太平御览•尸子》)当然,即为马,也就有桀骜不驯的。

心——肢体

《汉书•武帝纪》:“盖君者,心也;民犹支(肢)体,支体伤则心憯怛。”心,实脑也。憯怛,音惨达,悲痛愁苦。古官训讲“视民如伤”。

日月——星星

《六韬•文韬•盈虚》:“百姓戴其君如日月……”君为“日月”,民必“星星”也?

我不是尚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事万物皆有其因果,也有两面性。

对古书注解的认识(古书古籍中的官民之喻)(6)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