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来的题目:相机LIFE | 至暗时刻:单反缔造者宾得解体之路

本文来自于相机Life 微信公众号的捷尔任斯基。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

看着宾得断断续续的入魔消息和新镜头路线图,很多人又想起了宾得的经典单反机型,例如PENTAX 67、Pentax LX以及三公主等经典镜头,大家期待宾得能够复刻经典,重现辉煌。

于是,众人问:“如何才能重现宾得辉煌的时刻?”

捷卡罗夫说:“已经做不到了……”

大家问道:“为了让宾得重现辉煌,究竟需要什么?”

捷卡罗夫回答到:“需要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像系统业务总部,板桥本社开发本部,大山工厂,益子事业所,国内统括营销本部和五个国内株式会社,八个海外营销中心,需要泉水隆之、平川纯、伊藤孝之和2000名旭光员工,需要每年1000份光学专利发表,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企业才能做到,而这个伟大的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沉重的笑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如同解体后的苏联无力再营建航空母舰一样,曾经的旭光学现在的宾得也很难制造出旗舰性能的单反、无反相机,而没有新的有力的产品问世,宾得终究再难跻身市场前列。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2)

2019年,也就是令和元年,位于东京都板桥区前野町的原宾得总部大楼,开始拆除。

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01

辉煌

/ 单反相机的功臣

“50年代做单反的都是相机界的勇士,而宾得是功臣。”

宾得的原名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宾得「 Pentax 」是旭光学所推出的一款单反相机的型号,后来进行了企业更名。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3)

意气风发的旭光学在日本第一台国产135单反——Asahiflex定型生产的时候,在东京板桥区买下了一块地,建造了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本部,同时这里还是东京工厂的所在地。

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通过反光板取景的单反相机仍然是非主流,市面上被认可的相机都是旁轴取景联动测距机型,例如我们熟悉的徕卡,康泰时,福伦达等。

旁轴取景联动测距机型需要复杂精密的联动测距结构,这严重影响了相机降低成本的可能,同时过于精密的玩意儿也很难普及开来,因此在二战前后,昂贵的德国旁轴相机并不能成为普通大众的选择。

而在50年代,也已诞生了单反相机,但彼时的单反相机有着严重的缺陷:反光镜反射镜头画面到取景器中,摄影师按下快门,反光镜升起、取景画面消失、快门释放,完成拍摄。但拍摄后的取景器内漆黑一片,因为失去了反光镜反射的镜头画面,如果想再次看到取景画面进行正常拍摄,需要手动将反光板复位。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4)

为了规避这一缺陷,双反相机大行其道。同样是通过镜头反射取景设计的相机,双反相机顾名思义有两枚镜头,通过取景镜头、拍摄镜头并列的设计,让反光镜固定在取景镜头和取景器之间,成像依靠取景镜头下方的摄影镜头完成,这样一来,摄影师不再需要手动复位反光镜。因此在战后120双反相机极为流行,仿造禄来的双反相机在日本有上百个品牌型号。

但双反相机的双镜头设计,不仅增加了相机的体积也增加了相机制造的成本,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思路。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5)

|Ends ground glass blackout

Ends the need to cock youer shutter in order to view the subject

1954年,旭光学推出了Asahiflex IIb单反相机,实现了通过机械连杆动作,快门释放之后反光镜自动回弹的效果,成为了第一台搭载了反光镜瞬时回弹技术的单反相机。

宾得的反光镜瞬时回弹技术在日本特许专利厅登记为:実用新案登録第四八二九五六号《单镜头反光相机反光镜驱动装置》。发明人是宾得著名摄影师吉田信行,申请人是旭光学社长松本三郎。

这项专利在发布后,同日本光学也就是现在的尼康进行了专利诉讼,最后经过业界和政府通产省的调解,成为了所有日本厂商都可以使用的技术。(此处鸣谢还没《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宾得》

从宾得的角度来说这是空前的损失,但从相机产业的角度来说,这一核心专利技术的释放,极大的推进了日本单反相机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19世纪50年代末之后,原本执着于仿造德系旁轴、双反相机的日本相机厂商,都快速转型,开始设计制造单反相机,从此单反登上主流写真器材的舞台。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6)

19世纪50~60年代,Nikon F单反相机奠定了尼康单反辉煌的基础,而实际上Nikon F早期的机身就是Nikon S系列旁轴改造而来。同样,单反巨头佳能从IVSB发家的旁轴相机产品线,也于19世纪50年代末进入尾声,1959年推出了自己的首台单反Canonflex,除了1961年推出的末代旁轴Canon 7之外,再不见可换镜头旁轴相机的身影。

技术进步的洪流,是时代不可阻挡的车轮,从此之后单反相机繁荣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成为了单反相机的用户,传统的旁轴相机厂商除了徕卡转型奢侈品之外,其余厂商基本都放弃了相机的制造。

之所以说宾得是功臣,因为除了单反核心技术反光镜瞬间回弹之外,宾得还是通过镜头测光技术——TTL测光、通过镜头检测自动对焦TTL自动对焦技术的最早发明者,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135单反相机,也是Pentax ME-F。可以说,在单反发展繁荣之路上,宾得的贡献难以磨灭,宾得的功臣地位不容否定。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7)

而在宾得单反的自身发展中,K系列诞生了K2、KX、K1000等经典机型,M系列则有MX、ME、ME-Super等畅销型号单反,并且在中画幅领域,推出了Pentax 645、Pentax 67等经典单反系列,在数十年单反相机制造生涯中,Pentax不仅为成为了单反的缔造者,还是单反意义中的一部分。

02

挣扎

/ 数码单反黎明前的泥潭

虽然宾得为单反相机行业贡献出了许多决定性的技术,但先天的缺点和后期的运营失败,为宾得的发展和未来蒙上了黯然的面纱。

在尼康第一台单反Nikon F诞生时,尼康就采用了插刀卡口,早期单反采用螺纹卡口的佳能也在1964年推出了FL卡口,实现了三爪插刀卡口。但宾得在70年代中期才全面放弃M42螺纹卡口,开启自己的K卡口时代。

K卡口单反时期的宾得快速追赶,凭借自己优秀的设计理念,依旧优秀的SMC镜头群,很快赢得了不少的市场,并诞生了许多销量出众的机型。例如在全球手动单反销量排行榜中,Pentax K1000必然有一席之地,这台相机是许多摄影师的摄影启蒙工具。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8)

但宾得插刀卡口镜头系统落后于单反巨头尼康和佳能,并且在专业用户市场上的建设不尽如意,在19世纪80年代,为了纪念旭光学成立60年,才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机型,Pentax LX。虽然Pentax LX有着各项极为先进的指标和现在看来也极为惊艳的设计细节,但当时的单反巨头尼康已经推出了第三代F系列专业单反,而第四代F自动对焦机型的图纸已经摆上案头,佳能也迎来了第二代专业单反New F-1的上市爆发。

对于专业摄影师群体来说,Pentax LX是先进的无用之物。因为打造专业摄影师的器材库,需要庞大的镜头群和附件系统,尼康通过两代旗舰产品和四个产品线的打造,已经让专业摄影师无法离开Nikon F镜头系统,而佳能的New F-1有着前代产品的余泽以及FD、New FD镜头群完善的辅助,成为了专业、职业摄影师的两个选择之一。

丢掉了专业摄影师群体的青睐,宾得在发烧友中反而享有极高的声誉,宾得历史上多款手动对焦单反,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而宾得也似乎乐于成为一家满足相机爱好者的品牌,虽然体量远远不及佳能尼康,但在小而美的道路上走的稳稳当当。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9)

19世纪90年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是市场上的主流,虽然最先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单反ME-F,但宾得并不是百货商店里的赢家。ME-F虽然具备自动对焦性能,但实际上是手动单反ME的自动对焦魔改版本,并不能称之为一款正式的产品。

美能达凭借着最先押注自动对焦技术潮头的丰厚回报,推出了多款α系列自动对焦相机以及完善的α自动对焦镜头产品线,很快跻身为单反三巨头,在当时有着佳美尼的声誉。宾得是最后一家向市场推广自动对焦机型的主流厂商,俨然在卡口之后又落后一步。

但自动对焦机型的落后并不是对于宾得最大的打击,数码时代的来临成为了压垮这家小而美相机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宾得是第一批展示全画幅数码单反的厂商之一,根据自动对焦胶片单反MZ为原型,推出了型号为MZ-D的全画幅数码单反计划。

但由于首批CCD全画幅传感器本身的质量、品控,早期的全画幅数码单反并不成功,而宾得也借坡下驴,放弃了全画幅数码单反的计划,和当时许多厂商一道,押注APS-C数码相机,在2003年推出了*ist D数码单反相机。

但在2000~2006年期间,数码CCD、CMOS的技术应用,并没有让所有的相机厂商找到属于自己的应许之地,数码单反在挣扎着崛起、完善的同时,因为技术的便利,数码卡片相机反而成为了最成功的作品,风靡一时。

在胶片时代,8年~10年是专业机型的迭代周期,但进入数码时代后,相机传感器的像素数每年以百万级的进化进行迭代,成本更低、迭代更快的廉价数码卡片相机征服了大众版消费者,从此“卡片相机”这样的时代符号,在那一时期短暂的夺取了世人们的瞩目。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0)

最先被廉价数码卡片相机击倒的,并不是宾得,而是自动对焦时代大放异彩的美能达,由于主营相机型号主要是专业的单反相机,在进入数码时代后,面临数码卡片相机的竞争,美能达在市场上很快不敌当时的柯达、奥林巴斯、佳能、富士、索尼、尼康,这几家在当时都进行了惨烈的数码卡片相机价格战,每半年数码卡片相机的像素数都翻一番,而售价却要降一大半,昂贵的数码单反根本无力赢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而最广泛的大众消费者才是相机厂商营收的主要来源。

很快美能达因为数码相机业务亏损严重,同柯尼卡合并,最后被索尼收购相机业务,从日独写真机店到千代田光学再到技术的美能达,辉煌了几个时代的美能达相机最终只有α留在了世间。

柯尼卡美能达合并后的营收高达万亿日元,只有一千亿日元营收的宾得,因为核心产品单一,受到的冲击同样惨烈,在2005年财年(2005年3月-2006年3月),宾得利润、营收猛烈下跌,管理层进行了空前的裁员和减少成本策略,但当时的社长和董事会依旧决定执行数码单反相机发展路线不变,并且有信心再接下来的财年扭亏为盈。

此时,距离数码相机大爆发的2008年,宾得只需要再熬两年,就可以见到数码单反的曙光和相机大繁荣的黎明,而2008年之后很快就是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过亿的幸福巅峰,但谁能想到,在2006年,宾得陷入到了即将出售板桥本社总部大楼的凄惨境地。

03

危机

/ 温情的传统与冰冷的资本

2008年,是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开始抬头的年份,这一年也是许多普通人难以忘记的一年。因为次贷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SPARX在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巨亏的同时管理的资产规模也缩水一半,从风头无两跌落到平平无奇。

SPARX基金的经理人阿部修平,早年供职日本野村证券,还曾与彼得林奇共事,后师从美国投资大鳄索罗斯,三年之后出走索罗斯的团队,回到日本建立了多空策略对冲基金——The Sparx Japan Small-Cap Equity Fund,即SPARX。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1)

阿部修平除了擅长多空策略投资对冲风险之外,还非常善于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运用在美国学到的价值投资策略,让他带领SPARX从管理美国投行的头寸,到一跃成为亚洲最大规模对冲基金的掌门人。

由于日本在泡沫经济后经济发展起伏较小,发展速度缓慢,阿部修平将目光放到了小规模的上市公司上,然后通过投资价值或者利用大股东的身份影响决策,实现以小博大的收益。

对于阿部修平来说,投资一家小规模上市公司,然后深度介入他们的战略发展,影响企业进行重组或者股票回购,是他惯用的操作手法。

不幸的是,2004年,阿部修平注意到了Pentax。

在东证一部里的宾得公司,属于日本特色的传统老店,营收千亿规模,主营业务突出,在行业中属于小而美的存在。而且和规模延绵的佳能尼康不一样,宾得的流通股份很容易易手,很快SPRAX携手Fidelity富达基金,最多时收购了23.98%、12.6%的宾得股份,超越了宾得创始人松元家族8%的持股份额,成为第一、第二大宾得股东。

传统的日本上市公司,主要的大株主(股东)都是传统银行和信托基金,例如持有11%的宾得第三大股东瑞穗。传统日本信托银行等投资机构信奉长期持有、低风险的投资策略,对公司管理层干扰较少,而SPRAX对冲基金和美国富达基金买入宾得大量股份,并没有长期持有的欲望,只有短期投资、套利的野心。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2)

对于SPRAX来说,宾得的数码相机业务规模、盈利能力都不算优秀,但从长远来说,宾得的医疗光学内窥镜、人造骨骼,激光透镜业务更有发展前景。砍掉数码相机业务,对宾得进行改造,是阿部修平的理念和决心。在2004年左右,就强烈建议管理层将连续亏损的影像部门裁撤,全力转型医疗事业,但宾得创始人松元家族和大部分管理层对相机事业仍然有温情的执着。

阿部修平曾非常明确的提出希望宾得裁撤相机部门:

“宾得通过多元化经营,内窥镜领域发展良好,这是日本公司垄断的事业。医疗事业的简单之处在于,一旦成为医疗产品供应商,可以在零件更换和稳定供应商获取稳定的利润,就像复印机制造商从不断需求的耗材中收益一样。数码相机并不是单纯的相机,而更像家电产品,产品周期更短。同时这是赢家通吃的游戏,除非成为市场头部企业,否则无法利润最大化。”

国际先驱报

除了SPRAX基金的阿部修平之外,还有人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意图收购宾得的HOYA公司。HOYA时任社长同样希望宾得未来可以专注医疗事业、并且砍掉影像业务。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3)

HOYA作为半导体光电,以及光学材料企业,居于产业链上游的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光电材料以及光学材料,而消费级的业务为眼镜片、眼镜框架、隐形眼镜等。如果能够鲸吞宾得,可以完美的实现产业链内部的打通,并且极大的充实自己的医疗业务,最后将不太优质的宾得影像业务打包出售。

最初HOYA意图通过换股的方式来收购宾得,但随着宾得影像事业的逐步回暖以及整体利润相比之前的提升,宾得董事会认为最初的换股计划低估了宾得的价值,决定中止和HOYA换股的合并方案,而由于换股之后没有什么得利的对冲基金也反对这一计划。

之后,业绩不佳的宾得计划卖掉板桥本社的产业大楼,意图提振营收,换取足够的现金流,并且推出新的中长期事业计划来坚定股东和管理层的信心。同时HOYA将出售影像业务的计划,也招致宾得股东和管理层的多方反对,在第一回合的拉锯中,HOYA换股计划彻底失败,时任赞同收购的宾得社长浦野文男辞职。

换股计划受阻之后,HOYA决心采用整体收购的方式得到宾得,对宾得无情的提出了电视剧里常见的整体收购要约,将以当时每股770日元的价格,以TOB方式整体收购宾得。

为了对抗整体收购,宾得管理层背靠瑞穗等传统日本金融机构,进行反击,意图提高宾得股价,并且寻求支持宾得管理层的海外金融机构帮助——也就是白骑士。可惜白骑士没有找到,宾得的大股东、二股东反了。

欧美经济报刊的记者曾评价,日本传统企业管理层,为了企业的长远考虑,会牺牲股东利益。管理层是以经营为方针,股东的短期收益回报,并不是他们的优先级。但这恰恰是SPRAX对冲基金和富达基金所不能容忍的。

阿部修平在过往的报道中曾有一句话非常显眼:很多日本传统企业管理层还不明白,企业是属于股东的。

因为此刻,改造宾得而无法的阿部修平,决定出售宾得,对于SPRAX来说,512日元买入的宾得,现在770日元全部售出,实现了更短平快的利润回收,还有曾有传言,HOYA将以1000日元每股的价格收购SPRAX手中的宾得股份。

这样的诱惑是对冲基金无法拒绝的,曾经反对换股计划的SPRAX很快和富达基金联手,赞同整体以高位股价整体收购方案,并且还威胁将提名赞同收购计划的董事加入董事会,并且如果董事会不同意收购计划划,掌握了大量股份的两大基金会,将投票改选所有的董事。

这成为了宾得的至暗时刻。

配合SPRAX的反水一击,HOYA宣布考虑不一定会出售宾得的影像业务,并且对宾得董事会的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加快整体收购的步伐。而外界对宾得的长远计划也不看好,宾得股价并没有提升到让HOYA知难而退的地步。

最终,面对内外无力的局面,新任宾得社长绵贯宜司在尽可能保持宾得完整的前提下,和董事会同意了HOYA整体收购的方案,并在收购之后和董事会集体辞职。至此,拉锯了两年的宾得HOYA收购案,以宾得成为HOYA子公司而告终。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4)

其实这场收购案旷日持久,各个细节多有反复,但不论如何,对冲基金大股东的反复,是宾得无可奈何卖身HOYA的关键一环,在2007年被HOYA整体收购之后,宾得的营收占据HOYA营收份额的35%左右,单反缔造者、辉煌的相机品牌宾得,开始了栖身HOYA旗下难以预知的旅途。

04

失去

/ 宾得单反之路的救赎

在HOYA收购宾得之后,影像业务并无明显的好转,并且在收购、合并机构的过程中,宾得失去了大量宝贵的市场、研发人员。宾得影像部门在HOYA旗下仍然坚持APS-C数码单反作为主要产品推进,同时期佳能尼康甚至收购了美能达的索尼,已经在全画幅数码单反的市场上开始插旗。

实力更为雄厚的HOYA并没有为宾得粉丝带来他们期待的全画幅数码单反,所以宾得所谓的专业机型竞争乏力、小众路线,一方面是宾得的传统积累,一方面是发展受到了格局、资金的局限。

在HOYA时期的宾得,说的好听就是按部就班的延续2006年以前的产品研发策略,说的难听一些,就是只能延续既有的产品线进行补丁和常规的迭代。石破天惊的作品已经不是现在的宾得可以实现的企划了,就连Pentax 645D已经成熟的开发计划,因为收购而搁置后,用了三年才重启推向市场。

HOYA对宾得的投入乏力,和宾得本身的先天劣势叠加,使得宾得数码相机在主流市场完全无力同新时期的三巨头较量,而宾得为HOYA贡献的营收也逐步下降,从最开始的35%一路下滑到24%左右,单独核算的PENTAX曲线,是HOYA财报中最为刺眼的部分。

原计划就打算砍掉宾得影像业务的HOYA,在忍受了4年之后,决心将宾得影像业务扫地出门,这时候整体的宾得已经被HOYA解体,医疗内窥镜业务成立是HOYA旗下的宾得医疗,人造骨等材料业务划分到HOYA旗下Technosurgical株式会社,而激光透镜、语音识别技术也归到HOYA的其他事业部门中。

要知道2011年,这也是数码相机极为繁荣的时期,前一年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了一亿台。当年,HOYA在保留了宾得医疗内窥镜、人造骨、语音识别技术、激光透镜业务的基础上,将宾得影像部门出售给RICOH集团,后者专门成立了宾得理光映像株式会社。

这个收购案,如果让阿部修平评价,他一定认为RICOH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复印为核心业务之一的理光,原本靠耗材需求就可以安稳的获利,何苦买下来不够优质的宾得影像业务呢?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5)

说起来理光对于宾得的爱慕源远流长,在宾得60年代以前使用M 42螺口卡口时,理光就对宾得痴心一片,而当宾得转换为K卡口时,理光的胶片单反相机也从M 42螺口更换为K卡口,对宾得紧紧跟随,两家手动镜头除了触点略有区别外,互换机身镜头都不成问题。

但这场跨越数十年的爱恋,对于理光来说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2012年数码相机出货量的巅峰一过,行业迎来了明显的下行趋势,并且一跌不复返。但理光收购宾得后,对于影像业务是寄予厚望的,对宾得的多条产品线加快更新迭代的步伐,并且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镜头路线图计划。

理光旗下的宾得不负争先传统,在2012年推出了APS-C画幅无反数码相机:PENTAX K-01。

但PENTAX K-01和以往宾得所有的超前产品一样,本质都是对于现状的改良或者修正,没有为行业带来彻底的颠覆,所以,宾得无法成为相机产业革命的领导者和受益者。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6)

就像我们熟悉的剧情那样,宾得推出ME-F自动对焦相机后,继续转头加码手动对焦单反,宾得推出MZ-D全画幅数码单反计划后,搁置并All in APS-C数码单反,在推出K-01全画幅数码无反之后,宾得并没有继续在打破反光镜的道路上努力,这或许是命运使然。

PENTAX,不管是其中的五棱镜「 Pentaprism 」,还是其中的反射「 Flex 」,都注定了宾得的单反使命与意义。

而宾得用户心心念念的全画幅数码单反,最终在2016年姗姗来迟。

但2016年的宾得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十年前的宾得是一家营收过千亿的独立运营株式会社,拥有无数聪明的头脑与勤劳的双手,关联会社成百上千,国内营销公司、海外营销中心组织庞大,甚至一度是当年单反销量的Top3。

现在的宾得,经历了HOYA收购的拉锯、经历了HOYA旗下医疗的火热、影像的冷遇,又遇到数码相机行业萎缩的洪流,即便是遇到了真爱自己的李光,百年宾得已经难寻自我救赎的机会。

虽然理光收购宾得之后,仍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但时代的错落和累积的失去,已经压倒了对于单反相机的理想,因为就和本文开头说到的一样,那个可以实现辉煌的宾得,已经不存在了。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7)

在宾得百年纪念活动之后,宾得板桥本社,原本楼顶鲜红的PENTAX字样被拆下,这座在HOYA收购时原本计划出售来换取独立权利的本社大厦,宾得最后还是没有留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记起宾得在单反时代的经典影踪,想起把玩宾得相机的乐趣,你还会欣然回味。

05

教训

/ 相机企业的未来

如果宾得可以逃过那场收购案,如果当时宾得影像营收更优秀一些,或许今天的数码相机行业格局,或许今天的宾得,都不是如你所看的样子。

但这样的假想毫无意义,和柯美一样,宾得在十年间的颠沛流离,是所有日系相机厂商值得反思的教训。

尤其是和宾得曾经有过专利诉讼交锋的尼康。

对于大部分日企来说,GE式的经营理念并不完全适用,什么挣钱就做什么的GE病会让短期财报好看,但最终倒塌时会发出震惊业界的声响。所以我仍然喜欢专注单一行业的宾得与尼康。宾得因为持续的专注和专一,成就了信仰最坚固的粉丝群体,也因为持续的专注和专一,出现了难以挽回的风险与危机。

数码相机行业本身就是极为小众的领域,也的确是赢家通吃的市场,佳能、索尼、尼康瓜分了这一市场大部分的营收与利润。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8)

宾得为何面对整体收购没有抗衡的手段,容忍策略激进的对冲基金成为大股东只是现象,而本质则是没有长青、多元的业务结构,并且主营业务没有核心优势。

同时在行业快速的变迁中,未来的计划不够明确也是宾得的死穴,从胶片迁跃到数码,从手动对焦到自动对焦,行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短的竞争周期,而宾得显然准备不足。

以佳能为例,虽然佳能是影像业务营收最高的相机厂商,但占据市场第一的佳能,相机业务并不是唯一的主营业务,在复印打印、半导体设备方面,佳能同样是市场优势企业,并且有着稳定、长期的营收预期。

在对冲风险的战略中,佳能火速收购东芝医疗,实现了复印、半导体设备、影像、医疗四大事业群的构建。同时佳能排名前十的股东都是日本本土金融、信托银行,而且最大的股东是佳能自持,拥有超过20%的股份,而第二大股东为日本第一信托银行,奉行长期、低风险投资,并不干扰佳能管理业务,这为佳能管理层带来了稳定的发展空间。

索尼的多元化经营不用多说,但尼康值得深入思考,对于尼康来说相机业务最高曾占据70%的营收,但面对市场交锋的失利,尼康相机业务整体的营收及占比在快速下跌。除了相机业务之外,中小尺寸面板光刻机等产业设备尼康另外的支柱,和佳能专注大尺寸面板——电视、监视器等面板不同,尼康的设备主要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屏幕。

相对佳能四大业务群、索尼全球业务分布,尼康除了光学相机外,就是半导体设备,在同ASML争夺高端光刻机市场失败之后,尼康的两大核心业务支柱市场优势地位都已不稳固,在数码相机市场萎缩,智能手机整体量价齐跌的未来,尼康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宾得和尼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百年光学企业,都专注于相机光学,都为相机发展、单反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和写真器材发展史紧紧的缠绕在了一起。

宾得的危机与失去已经上演,而其他厂商的应对与改变会从哪里开始?

[ END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你可以留言、点击在看分享

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本文引用:

pentaxofficial /《さらば!愛しの板橋本社》

reuters /《Pentax board leaning in favor of Hoya offer》

japantimes /《Hoya to request second round of executive talks with Pentax》

forbes / 《Pentax Yields To Shareholders And Takeover》

economictimes / 《Hoya waits for a clear picture on Pentax bid》

ibtimes / 《Pentax Plans to Double Profit, As Pressure Grows》

bloomberg / 《Online Extra: Patience Pays for Sparx Group》

http://www.cipa.jp/

https://www.sparxgroup.com/

http://www.hoya.co.jp/

http://www.hoyatechnosurgical.co.jp/

以下是我(宋渭涛)自2007年以来购买宾得K10D数码相机后使用宾得相机和镜头的一些路线以及摄影作品,请您欣赏!

2002年8月,为了记录女儿的生日,花费了800大元到西安方正总代理买了方正PhotoPower100数码相机,130万CMOS ,送32MSM卡,最大分辨率 1280×1024 ,初步尝试了数码相机,后赠与一位兄弟。

2006年4月29日,在渭南购入柯达P850,总计连同附件花费4000大元,柯达P850是柯达公司第一款使用12倍光学变焦的机型,并且配备了光学防抖功能。柯达P850采用一块530万像素的CCD,最大分辨率为2592*1944。使用焦距等效于传统35mm相机的36-432mm、光圈F2.8-F3.7的12倍光学变焦镜头。柯达p850焦距(相当于35mm)36-432mm,那么它的焦段测了下,12个,应该是36-42-55-64-88-129-196-263-333-392-426-432。ISO为 50/64/80/100/200/400/800。快门为16 - 1/1000秒,并且拥有一个2.5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及一个EVF电子取景器。使用SD/MMC卡作为存储介质。电池系统使用锂离子电池。柯达P850机身重量约403克。使用了一年后转赠老爸,最后坏了。

2007年8月15日,在西安购入宾得K10D纪念版和DA 16-45镜头,正式跨入数码单反,才开始认真学习摄影知识。花费11000大元。1020万有效像素的大型CCD摄像元件,22bit的A/D转换器再现420万层次,所有数码相机里,摄像元件收集的模拟信号必须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大分辨率1075万像素。宾得为做好这一重要环节,给K10D配备了一个可以生成多达420万层次的22bit转换器。和传统的12bit转换器(4096个层次)相比,这款高性能转换器的图像数据处理能力增强了1024倍,并保证了更大的动态范围和层次范围。因此,K10D可以更真实更明亮地再现您所拍图像的所有要素,包括从肤色到材质与质地的微妙差别。

2012年,在西安购入宾得K5相机,最大分辨率1628万像素 ,数码单反有了备机,开始认真学习摄影知识。花费6300大元。

2018年元月21日,在西安购入宾得K1相机 宾得DFA28-105镜头,最大分辨率3677万像素 ,宾得K5送给了女儿,她要在大学活动中使用相机。花费14300大元。 宾得K-1的到来,彻底结束了“宾得全画幅”这个摄影圈多年来的争论。对于宾得K-1来说,364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33点对焦系统,全新的机身五轴防抖系统,都是宾得的看家本领。另外,这款相机还具有像素偏移分辨率模式,也就是可以通过传感器的像素位移合成一张超高解析力的照片,在实际测试中这一个功能如同“开挂”一般,可谓是宾得K-1的一大亮点。

具体见链接:我的数码相机购买历程 不算使用胶片傻瓜相机哦

我的部分摄影作品,请您欣赏!

花卉: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19)

风光: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20)

人像: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21)

纪实:

宾得相机发展(数码相机的冬天来了)(22)

谢谢欣赏欢迎关注我的骊泉影像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