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爱好者

几乎都刷到过周子珺的视频

最近,25岁的他还火上了热搜

在抖音上,他的账号就叫“周子珺”

129.3万粉丝,1182.1万点赞

实实在在的“民乐红人”

他曾靠一条《琴师》的视频

获152.1万点赞

有网友留言:来“洗耳朵”

7岁的时候

家里给周子珺请了一位老师

教他拉二胡

他对二胡并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9岁时

父母把周子珺送到了北京

考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1)

小时候的周子珺和父亲

天赋会淘汰掉大部分的琴童

而脱颖而出的一小部分人

一样要面临残酷的竞争

一份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去年公示的

小升初录取名单显示

全国范围招收民乐学生共41个

其中二胡专业仅6人

二胡逐渐占据了周子珺所有的生活

在备考的日子里

他每天要练习7至9小时

他父亲留在老家

母亲陪他一起,打零工补贴家用

他们住在合租的房子里

周子珺成功考入附中后也没有搬出去

一住就是9年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2)

小时候的周子珺和母亲

直到高三那年,周子珺退学

18岁的周子珺

离考上大学只差最后1年

然而,他不再是7岁时

刚刚接触二胡的那个自己

他开始形成自己的音乐理念

厌恶二胡,偷偷学起了电吉他

二胡意味一种技术,一套规矩

总之不是他想追求的东西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3)

少年时代的周子珺,在第一届中日韩民乐大赛上演奏。

退学后,他在北京做了一年摇滚

最后还是回到重庆老家

但没有人理解他

他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4)

左:留在北京探索摇滚的周子珺和他的电吉他;右:刚回到重庆时的周子珺抱着他的二胡。

后来

周子珺成了抖音最早的一批用户

他开始留意行内人

也开始明白自己并不满足于

只做一个二胡演奏者

和小时候练琴时一样

他对自己有要求

首先,技术上必须专业

其次要努力去捕捉别人想听的东西

要让听众产生共鸣

最后是个人符号

“我觉得二胡需要一个IP

我选择拿自己的名字去做这个IP”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5)

短短一年时间

他成了拥有百万粉丝的民乐博主

曾经,他连修琴的钱都没有

如今的他,自己搬出去租了房子

攒钱换了设备,拓宽了音乐事业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6)

粉丝戏称他是“二胡界的斯内普”

这既是对他的造型“玩梗”

也是概括他直播时的“教学”风格

实际上,他反复强调自己

“非常高兴、非常开心”

因为他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拉入民乐的“坑”

有数据显示

过去一年

仅抖音上的民乐直播就超过178万场

累计直播时长超过233万小时

而随着

中央民族乐团与抖音联合发起的“DOU有国乐”计划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会在这里

感受到了民乐的魅力

河南戴眼镜小伙拉二胡(95后帅小伙拉二胡走红)(7)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周子珺的18岁

并不值得大多数人体会

他用18年的学琴之路

与他的选择交手,与二胡言和

有人急着给民乐下“病危通知书”

有人忙着定义年轻人该怎样怎样

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质疑

终有一天他们会证明——

跌倒过会爬起来

从不随随便便,也没那么多简简单单

(黑龙江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