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讲了义乌商人从最早的鸡毛换糖,进四出六起家,到今天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互联网大环境的近半个世纪的创业变革故事,主人公之间纯真的友情,爱情,亲情使得这个原本冷冰冰的商业题材充满了温度和厚度,再加上编剧幽默的台词创作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八十年代的中国处处生机勃勃,义乌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誓要与他纠缠到底,新世纪中国互联网电商跨越式发展,陈江河与骆玉珠的儿子王旭(花昆 饰)慢慢接手了家族生意,在两代人新旧观念的碰撞中,王旭逐渐成熟,在危机四伏的商业环境中闯出一条大道。
初看剧名和海报,实在没有看剧的一丁点欲望,如果没有豆瓣上那8.1的高分,我怕是要与此剧擦肩而过了,想必这是此剧没能大火的原因之一,门面很重要,可当我一集不落追完55集之后才发现,没有比土土的“鸡毛飞上天”更贴切的剧名,霸道总裁即视感的时装款海报原来喻示着最轻贱的“鸡毛”飞上天,如何起到吸引人又不脱离剧集本身的门面修饰是一门相当复杂且重要的技术活,客观来讲,《鸡毛飞上天》的门面修饰非常贴近剧集本身,但是在吸引力上确实稍逊。
其中演员的选择对于剧集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男主角陈江河(鸡毛)的扮演者是张译,女主角骆玉珠的扮演者是殷桃,其他的配角也都是些温温和和,踏实演戏的演员,就我个人而言,这两位主演我都不陌生,他们二人的演技我是真的服气,张译更是凭此剧拿了视帝。
我想到的一个令其没能大火的主要原因——剧集太长,55集也就我们闲来无事宅在家的学生有精力看,但奈何这样的现实题材又是大多数年轻人不感兴趣的,但你说它拖沓还真的不能说,将近半个世纪的故事,一年一集更是有点“委曲求全”的意思。
豆瓣上同样高分的同类型年代剧《一年又一年》就是一年一集,起点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剧集长度只有20集,追起来确实不费力些,但看到它拍摄的年份,大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只有20集。不过话说回来,以前的电视剧剧集普遍很短,现在60集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是真的有料还是为了经济效益徒增的垃圾,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鸡毛飞上天》的55集,前二十七集是神品,中间二十二集勉强算精品,最后六集纯属残次品,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写两人相识相爱和创业初期,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有时代的变迁、有心灵的碰撞、有生活的磨难、有,人性的光辉,真有一种平凡人书写史诗的感觉,情节紧凑、感人至深。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的故事写商场的风云变幻和儿女们的成长,感觉编剧和导演的控制力明显减弱,故事的紧凑性和情节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但悬念和泪点依然不少。
到了2010年以后的故事,完全胡编乱造不知所云,除了老两口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细节还值得一看以外,几乎沦落成一部狗血剧。这部剧的前半部,除了五毛钱特效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以外,剧情和表演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不亚于《大宅门》、《潜伏》或者《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公认的经典。中后部分个人认为大致和《正阳门下》、《乔家大院》之类电视剧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最后结尾部分,实在想不出还能用什么烂篇作对比了。基本是每次出现“十年后”这几个字,情节质量就要狂降一两个档次,到了最后几集,感觉编剧导演完全脱线,只能说是不是换人了?
创作这部剧的编剧为了此剧多次走访义乌,正是这样深入实践的创作,才有了如此真实动人的故事;年代戏,道具上的选择绝对不含糊,服装发型就不用说了,更新换代迅速的通讯工具也是按照年代一一到位;演员富有张力的表演将死的故事变得富有生气,无论是小演员还是老演员,都为角色增添了人气。张译很有味的浙江口音更是让我路转粉。
当然真正打动我的是这部剧非常现实、真实、踏实。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主角光环不再存在,配角也有血有肉。陈江河情商高又富有经商头脑,但野心太大;骆玉珠精明泼辣,但易受感情影响;陈金水做事老练可靠,但过于死板执拗……情——陈江河找了骆玉珠八年,再次相见却已物是人非,仍克服了横在他们中间的阻力:事业,亲情,更有一个“拖油瓶”,这是爱情;陈江河在火车上遇到了北上读书的邱英杰,改变了人生轨迹。
邱英杰说义乌之外有中国,中国之外有世界。听完这句话,陈江河的眼睛里是放光的。之后的岁月里有邱英杰的点醒才有陈江河,这是友情;陈江河,骆玉珠,陈金水,巧姑,王旭,邱英杰,邱岩,这些彼此无血缘关系的人却真正的成了一家人,在最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这是亲情。
一部好的电视剧大概就是这样,能学到知识,还能学会做人,奈何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大火,但愿有能力有良心的中国影创人,能够坚守下去,终有一天这样的好剧冒出来不再会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