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盛世这个概念是台湾作家柏杨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三个黄金时代,分别是汉武帝时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期,以及康乾盛世时期。对这个说法的具体内涵,老严是有一些意见的,但是黄金盛世这个概念,老严觉得可以搬用。今天讲的黄金盛世,是盛唐黄金盛世的前面部分,即贞观之治。本文讲述历史记载的故事,分析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1)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之治就指的是唐太宗统治的那一段时期,即从公元627年到公元649年。对于贞观之治的具体内涵,相关分析文章比较多,读者们也都知道,这里只简单提几点: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疆域到达了高峰;政治开朗清明,官员积极主动;法治建设出现效果,民生工程节节向上;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发展迅速,又现万国来朝。对于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老严认为有以下几点。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2)

首先是由乱入治的历史形态,对推动贞观之治起了巨大的作用。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在朝廷上和百官进行过一次讨论。李世民的观点是,人民在国家动乱中学坏了,在达到大一统之后很难学好,所以要促使社会安定任道重远。房玄龄、魏征的人的观点是,正是经历了长久的动乱和苦难,老百姓才分外珍惜今天的生活,但凡有口饭吃,有个房子住,他们就会安守本分。讨论是按逻辑进行的,李世民并没有经过实际调查,但是他也承认自己想多了,魏征的人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3)

从三国算起,中国已经分裂了近400年了。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五胡入华,大量光怪陆离的现象出现,统治者把人民群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深渊。再加上连续不断的战争,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卖儿卖女,哭声震天。中华民族几乎已经到达危机存亡的程度。隋朝短暂统一了,但是也仅限于华夏本土。之后隋炀帝杨广肆意行事,大兴土木,激起民变。小说上说隋朝末年有十八路兵马、六十四路烟尘,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么多。为了自保,很多地方人民自发组织成武装团体,独立为政。后来传了千古的程咬金,就组织了一个2000多人的武装团体。各起义队伍、武装团体之间互相倾轧,互相征伐,中华大地上战乱不堪。以至于作为一国之君的隋炀帝,竟然困在江都寸步难行了。皇帝都走不动了,老百姓可想而知。这样剧烈的动乱,老百姓早就受够了。一年时间,从李渊起义到唐朝建立,终于有了一个稳固的政权,老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上层建筑,自然勤奋劳动,兴家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4)

第二个原因,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渊虽然仅仅在位9年,但这9年是从乱到治的关键时期。李渊有决心,也有能力让中国社会安定下来,让人民群众不再颠沛流离。李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比如犹豫不决啦,比如经不起挫折啦,等等,但是作为皇帝,他是非常开明的。他很有胸怀,任用了大量有能力的前朝老臣,萧瑀、杜淹、封德彝、宇文士及,这些人都是从南朝跨越隋朝来到唐朝的。他们历经动乱,政治经验极其丰富,为国为民之心非常强烈。这些老臣是武德政治的基础。李渊的开明,还表现在他丝毫不独断行事,很善于听从大臣们的意见。有这么一个细节。有一次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发现高高在上的龙椅不见了,李渊不知道从哪儿搬来一把椅子,和大臣们坐在了一起。看到大家都很疑惑很慌张,李渊说:“我考虑到君臣之间的座位,可能影响大家发表意见,因此我跟你们平起平坐,我就是你们当中的一员。你们一定要充分说清自己的想法,对的错的都没关系,大家来讨论。”李渊的武德政治,可以看作是贞观之治的序曲,不管从吏治、军事、民生等方面来说,都开了一个好头。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5)

第三个原因,也是核心原因,是作为国内最高统帅的李世民,对他的老百姓是真心实意的,从心底希望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并把这个心愿传遍了大小官吏。关于这点,《资治通鉴》也发现了,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很多李世民关于民生的小故事,这里摘抄几则并简单翻译如下:贞观元年,长安地区出现了蝗虫。李世民到玄武门北面的禁苑,看见了蝗虫,拾取几只祷祝说:“百姓视谷子如生命,而你们却吃它们。我让你们吃我的肺肠,把粮食给百姓吃。”他想吞掉蝗虫,身边的人赶紧说:“吃脏东西容易得病。”李世民说:“朕如果能为百姓承受灾难,生点病算什么!”于是吃了蝗虫。这一年,即贞观二年,蝗虫没有成为灾害,国内大丰收。这一则故事流传很广,成为后世明君的典范。有一次,李世民和群臣讨论防盗问题。有人认为应该设严刑重法,李世民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因为赋税太多太高了,官吏贪污腐败,百姓饥寒交集,只能不顾廉耻了。朕认为应当杜绝奢侈浪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老百姓有吃有穿,自然不会去做盗贼。”李世民的见识的确超过一般官员。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6)

当初,李渊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他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包括未成年人都封为王,总共有几十人。为此,李世民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前世只有皇帝的儿子及兄弟才封为王,其他宗亲如果不是有绝世功勋,是没有封王的。太上皇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这些王室都需要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李世民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当年,就下圣旨,废除宗族封王,只有几位功勋卓著的如李孝常、李神通等不降。儒家自古以来就有民贵君轻的观点,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办到?那些君主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视百姓如蝼蚁。把百姓养着诸王和国家养着百姓相提并论,普天之下只有李世民一个人。仅此一人。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7)

第四方面,那就是法治。在这点上很少有人提到过,李世民时代是非常注重法治的。虽然完备的《大唐律》,在唐高宗时代才由长孙无忌主持撰写出来,但是在李世民时代也形成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包括李世民自己,都尽量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成为取信于天下的最有力的武器。当时许多候选官员都假冒资历,李世民发声谕他们自首,否则处死。没过几天,又有假冒被发觉的,李世民要杀掉他。大理寺少卿戴胄上奏道:“根据法律应当流放。”李世民大怒道:“我都已经说过了的事情,你还想依据法律,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道:“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气愤于候选官员造假,所以要杀他们,但是如果按照法律来裁断,这就是忍住一时的小愤而保全大的信用啊!”李世民立即想通了,说:“你如此执法,朕还有何忧虑!”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而执行法律,奏答时滔滔不绝,李世民很多时候会听从他的意见。侯君集因为教唆太子李承乾谋反,根据当时的法律,应该判死刑。考虑到侯君集功劳很大,尤其在平地西域的过程中,功劳显赫。李世民对身边大臣说:“君集有功于大唐,乞求还他一条生路,可以吗?”众位大臣都认为不可。李世民只好放弃。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8)

第五个方面,那就是任用人才。李世民真的是求贤若渴。贞观年间有一个遴选人才的制度。除了遴选,李世民还要求中央和地方文武百官举荐人才。有这么一个故事。李世民让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回音。李世民质问其原因,封德彝说:“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你正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说整个时代没有人才呢?”有一次,天下大旱,李世民令文武百官畅言得失,并写成奏章呈上来。常何一介武夫,不学无术,不知道说什么,但是他家里有人。茌平人马周游历来到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马周便代他上呈建议二十多条。李世民看了大吃一惊,没想到常何有如此真知灼见,便问常何,常何不敢欺瞒,只好说实话:“这不是我能写的,而是我的客人马周代我起草的。”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9)

李世民立刻召见马周,马周怕见皇帝,不敢来,李世民又派人催促了几次。马周到宫中谒见李世民,李世民与他谈论,十分高兴,任命为监察御史。马周后来当过宰相,成为一代名臣。因为推荐马周,李世民认为常何有功劳,赐给绢帛300匹。唐朝比较特别,不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各级官员都有一定的权力。比如有明文规定,五品以下的官员,宰相可以直接任命,只需要把名单和简介汇报给皇帝就行了。在这种政治制度下,知人善任尤为重要。而李世民在大多数时候体现出了这一点,他所任命的朝廷大员,大多数能鞠躬尽瘁,能围着国家进步这个石磨不断地推动。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10)

最后一个原因才是大家非常推崇的政治清明。这其中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赋税政策啦,比如官员制度啦,治军方略啦等等。而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纳谏。贞观一朝,因为谏议而留名的人可以列举一长串:萧瑀魏征孙伏伽王圭戴胄封德彝褚亮虞世南姚思廉……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贞观从谏史》。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读者们知道的比我还多,老严就不在这里讲述了。老严要指出的是,善于纳谏其实体现的是一种集体政治。李世民本来就是一个杰出人物,可以说千载难逢,又有那么多政治精英不断给他修正和深入,可以保证绝大多数政策和行为都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11)

昭陵,李世民坟墓

在政策当中,反贪反腐是一个重点领域。李世民亲身经历过隋朝的腐败,所以在这点上也毫不留情。从太原起义就跟着李渊的长孙敬德,手脚不太干净,在贞观年间有一次贪污了20匹绢。李世民很生气。但是20匹绢数量比较少,又够不上刑法。他于是当众自责,说长孙敬德是开国元勋,自己考虑不周,他家里缺少20匹绢,自己竟然不知情。贪污的20匹绢固然被没收了,李世民叫人从自己的仓库里拿来20匹绢,赐予长孙敬德,给他披在身上。从早到晚在朝廷议事,长孙敬德又不敢把绢放下来,热得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当然也非常尴尬,非常羞愧。不与民争利,不侵占国库,这是李世民反贪反腐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政治清明的最基础。

李世民历史小故事(李世民的小故事)(12)

其实归根到一点,创造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可忽略,那就是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掌舵人。这个人当然就是李世民。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帝王之一,他被康熙誉为千古圣帝。当然这是李世民选择了历史,而不是历史选择了李世民。如果历史选择张世明、王世明当皇帝,也有可能出现贞观之治这样的辉煌盛世,不过概率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