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一、二年级

一、按要求写句子。

1.补充句子。

(1)小兔子在

(2)我和丁丁

2.照样子,写句子。(2分)

例:小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二、阅读短文。

聪明的徐文长

徐文长小的时候很聪明。

有一天,他伯父笑着拿出一包礼物,挂在比徐文长高出许多的扁担上,对徐文长说:“这礼物是给你的,但是,你不能把扁担横下来,也不能站在高处去拿。”

徐文长眼珠一转,就有主意了。他把扁担举到一口井边,然后把扁担从井口伸下去,轻而易举地从扁担上取下了礼物。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伯父竖起了大拇指。

1.在短文中找出和下面意思一样的词,写在括号里。

(1)形容事情容易做。(    )

(2)办法。(    )

2.伯父给徐文长的一包礼物在什么地方?用“”画出有关内容。

3.伯父对徐文长拿礼物有两个要求,一不能,二不能。

4.徐文长是如何按伯父的要求拿到礼物的?用“”画出来。

5.伯父夸徐文长聪明是因为(  )

A.伯父喜欢徐文长。

B.徐文长爱动脑筋,按伯父的要求拿到了礼物。


三、四年级


三、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这真是奇迹。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只要你每天坚持练习,字还能写不好吗?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出两个成语。

花(  )叶茂 与世长(  )

热泪(  )眶 改天(  )地

1.描写人物心理的:

2.赞美生命力顽强的:


五、六年级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给补充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荆请罪 (  ) 

①背。 ②依恃;倚靠。③败,跟“胜”相对。 ④具有。

(  )璧归赵 (  ) 

①齐全。②尽,没有了。 ③做成,了结。 ④交纳。

喜不自(  ) (  )

①能担任,能承受。②打败(对方)。③优美的。④超过。

攻无不(  ) (  ) 

①克服,克制,制伏。 ②战胜。 ③质量单位。 ④能。


六、用恰当的成语替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

1.“不要多嘴!”法官非常生气的样子。(   )

2.一个孩子正在灯下集中注意力读书。(   )

3.在这极其危险的时刻,是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

4.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百科知识


七、古典诗文写到人的年龄时,往往不明说多少岁,而用各式各样的代称,有些代称还是成系列的。《能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自述进德修业过程的一段话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能根据孔子的话,写出下列年龄的代称吗?

十五岁——( )之年

二十岁——( )之年

三十岁——( )之年

四十岁——( )之年

五十岁——( )之年

六十岁——( )之年

七十岁——( )之年

八九十岁——( )之年

一百岁——( )之年


小学语文知识199期(小学语文知识第293期)(1)


一、二年级


一、1.(1)山坡上割草(2)去动物园看小动物

2.妈妈 听音乐 织毛衣


二、1.轻而易举主意

2.挂在比徐文长高出许多的扁担上

3.把扁担横下来站在高处去拿

4.他把扁担举到一口井边,然后把扁担从井口伸下去,轻而易举地从扁担上取下了礼物。

5.B


三、四年级


三、1.这么远,箭射不到。

2.只要你每天坚持练习,字能写好。


四、繁 辞 盈 换

1.心花怒放 忐忑不安

2.坚贞不屈 百折不挠


五、六年级


五、负 ① 完 ① 胜 ① 克 ②


六、1.怒气冲冲 2.聚精会神 3.千钧一发 4.死得其所


百科知识


七、志学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花甲 古稀 耄耋(mào dié) 期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