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啊,我今天去参加了一个相亲角,有好几个家庭的男孩子条件都不错,要不我把你的微信推给他们,你们先聊聊,如果觉得好......”

“不用了妈,我要自己找!”今年60岁的张阿姨小心翼翼地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可还没等话说完,就遭到女儿的拒绝。

“这是被女儿拒绝的第八次了”,张阿姨无奈地表示,周围同龄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二胎都生了,女儿今年31岁,却迟迟找不到对象,关乎到女儿未来的幸福,张阿姨坐立不安。

眼下这一幕是当代无数家庭的真实写照,子女是崇尚婚恋自由的一代,超前的婚恋观与父母一代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父母普遍认为,子女到了适婚年龄就应该按部就班结婚、生子。而子女对婚姻却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近日,百合佳缘集团发布报告《中国式相亲之父母篇》(下称《报告》)统计:有四成单身的父母认为,子女的最佳婚龄在30周岁前;另有四成女生的父母认为,女儿的最佳婚龄应在25岁左右,占比略高于选择此年龄段的男生父母。

子女对于婚姻的态度,让年过半百的父母着急,不得不一同参与到相亲中。《报告》显示:有六成单身人士的父母表示曾给子女介绍过相亲对象,其中男生父母介绍过的占比超六成;然而在单身人群的心中,希望父母给自己介绍相亲对象的占比则不到两成。

父母的婚姻对子女影响多大(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有错吗)(1)

时代变迁,两代人产生观念的差异化、矛盾问题在不断被放大。生于变化的是子女,迎接变化的却是父母。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有错吗?面对中国式相亲,作为父母也同样在遭受周围人的无形压力。

在外漂泊的子女最让人牵挂

曾经养儿防老、养女当棉袄是民风习俗。如今,老家的发展空间、机遇不一定能给子女最好的。而父母也有了养老保障政策福利,农村的还有几亩地。身为父母,也期望子女可以去外面的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邓燕便是这样的一个母亲。

出生于农村的邓燕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她深知读书识字的重要性,更明白文化人、进办公室是好职业。“吃国口粮的都是能人,我期望我的儿子也能出人头地。”这是邓燕对儿子的期盼。

数十年如一日,农闲打工、农忙耕收,邓燕和丈夫几乎把所有的积蓄用来支持儿子进城上学。夫妻二人从不觉得辛苦,因为儿子不负众望地考上了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毕业后顺利被国企录用。每一次跟街坊邻居提起儿子,邓燕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邓燕说,儿子在大城市里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知识,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有了主见和个性。因此,她也很少过问儿子的事情,即是插不上话,也是不好说多,怕说错话引起儿子的反感。

只是这几年,邓燕有些沉不住气了。原因是村里和儿子同龄的孩子都结婚生娃了,但儿子却刚毕业不久,还四处奔波劳碌忙于工作。“出门在外靠朋友,但更靠老婆。没有老婆,累了、苦了、脏了,谁来帮衬?”邓燕提起儿子的婚事,便犯愁。

父母的婚姻对子女影响多大(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有错吗)(2)

邓燕不是没有向儿子提过找对象的事,也不是没有人给介绍,但总是被儿子以工作太忙为由推脱。前几天,娘家村里给介绍了一个同样上大学、在城里工作的姑娘。邓燕激动地告诉儿子,却被儿子拒绝了,理由是两人异地不合适。

谈起迫切希望儿子成家,邓燕整日长吁短叹。一方面,邓燕老了,身体一日不日一日,她希望趁着自己还有自理能力时可以帮儿子多带带孩子;另一方面,邓燕总是被乡里乡亲孤立,每当她们讨论孙子、孙女教育生活等问题,她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尴尬的面带微笑,心里感到孤独和失落。

子女绕膝的幸福早已难现

李叔的故事与邓燕却相反。

李叔一辈子几乎什么坎坷都经历了,从大锅饭,到工人骨干,再到下岗创业,有房有车,几十年努力也算是事业有成。

但这几年,李叔有点看不明白这个社会了。

七年前,女儿考上大学,妻子却提出离婚,说以前容忍他的坏脾气都是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除了自己的婚姻,更让他焦头烂额的是女儿的婚事。兴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女儿对自己的感情很有主见和执着。今年28岁的女儿已经工作三年,平时见不到人,见到时也是经常低头玩手机。

印象中,李叔对女儿找过几个对象很模糊,女儿也从未主动提及。但在李叔内心深处是希望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间,了解孩子的感情,跟上孩子的观念和想法。可很多时候,李叔想张口,又张不开口,怕提起婚事遭到女儿数落。

“这个年纪该成家了,整天一帮男女蹦迪算怎么回事?”习惯了应酬的李叔,却不习惯女儿的生活规律。李叔办过企业知道职场应酬有时难免,但爱玩的女儿总不着家却让他心慌。

年近半百,经历世事沧桑,作为别人眼中的企业家,李叔不知道该怎么办。尽管李叔有能力、有意愿为女儿的婚嫁主动承担结婚费用,但物质条件却仍换不来女儿对婚姻的热情。

对此,李叔曾和前妻还曾多次去相亲角,替女儿物色了不少,但更多的只是作为参考。“作为父母一定想把最好的都给女儿,不希望女儿受苦,但我们能做的只有帮她把把关,通过我们的阅历让她少走弯路。婚姻是人生大事,女儿的幸福最重要,最终还是要她自己决定。”李叔说。

让子女更加幸福是作为父母的最终目的

替子女婚姻大事操心,也许比自己结婚更需要门径。婚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办婚姻的基石是生产资料传承的必要约束。自由婚恋的背后是两代人、恋人双方经济独立,但物质的丰富并不一定带来子女的人生幸福。

然而,这一代父母仍身处社会大转型的变化中,传统观念与当下观念共在,父母和子女的想法并存。孰好孰坏,为人父母却时常摸不到头脑。

子女总把父母与自己之间的交流,都归于父母一方的唠叨,甚至认为父母在“逼婚”。

但事实上,父母参与孩子婚恋的想法都很简单。如《报告》所呈现:父母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孩子生活圆满、趁自己有能力时多帮孩子、借此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间、了解孩子的感情、跟上孩子的观念和想法。

父母的婚姻对子女影响多大(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有错吗)(3)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对于子女的结婚费用,四分之三的家长愿意尽最大努力,能承担多少就承担多少。近六成家长明确表示,不愿意子女婚后和自己一起住;另有三分之一家长认为是否与已婚子女一起住无所谓,愿意同住的占比仅占8%。

显然,作为父母穷尽一生都想给予子女最好的,也努力在适应子女的想法和时代的变化,这无疑是一场为人父母的大考。

快速迭代中,父母也只能期冀如此。年少时,曾憧憬自由而浪漫的青春,身为宁静港湾的包容与鼓励,让子女更加幸福是作为父母的最终目的。

千言万语,终究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