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一场战役,也是孙权、刘备联军以弱胜强,奠定三国鼎立的一战。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却被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利用弱点击败,从而让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也因此占据荆州,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会。这一战也暴露出曹操刚复自用的性格,事后他也反省道:"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1)

曹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因为赤壁之战实际上是一场谋略之战,曹操手下的士兵大多来自于北方,弓马娴熟却不善于水战,这一点周瑜知道,诸葛亮也很清楚,曹操的心里也明白,所以他找到两位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来作为自己的军事顾问帮助他训练士兵,但是曹操并不相信两人的忠诚,只因为蒋干的几句挑拨离间之言,便将两员大将斩首,彻底斩断了自己取胜的机会。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2)

其实,在曹操收取蔡瑁和张允两员水军大将的时候最担心的还是周瑜。只是周瑜不愧为一代名将,立刻利用蒋干施展离间计,漂亮地除掉了心腹之患,单凭这一计也足够他吹嘘一辈子了!不过另外一条计谋却将周瑜推向了人生巅峰,后世还因此留下了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甚至比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还要有名。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3)

只不过这句歇后语的重点是后面八个字!蔡瑁和张允被处死之后,周瑜就定下了火烧曹营的连环计,并且安排庞统潜入曹营,为曹操献上了铁锁连舟的计谋。铁锁连舟就是将战船30只一队,或者50艘一组的用铁链锁到一起,并且铺满木板,这样北方的士兵就在上面如履平地,就连曹操看到稳如泰山的船阵都自鸣得意。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4)

但是作为烧船的执行者黄盖却需要取得曹操的信任,于是便与周瑜一同上演的一出苦肉计,先受皮肉之苦,再向曹操诈降。第二天,周瑜升帐招诸将议事的时候,黄盖便提出反对意见,而周瑜则装作恼羞成怒,下令手下亲军重重地打了他一百脊杖。事后黄盖的老友阚泽带着诈降信交给曹操,本来曹操还有疑虑,恰好此时秘密潜入周瑜帐下的两名细作蔡中和蔡和也送来密报,证实周瑜与黄盖彻底决裂,这才让曹操深信不疑。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5)

于是借着这个机会,黄盖约好了投奔曹操的时间,数十艘战船一字排开,上面装好了各种引火之物,直到靠近曹营舰船之时,才同时点燃烈火,一时烧得曹军大败溃散。孙权与刘备也借着这个机会水陆并进,让曹操的二十多万大军死亡近半,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南下,从此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周瑜打黄盖真相大白(为什么说34)(6)

周瑜打黄盖这句歇后语的重点便是后面半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或"自家人打自家人",意思是即使装模作样,也必须要心甘情愿,否则这条苦肉计就施展不下去,否则又怎么会让不可一世的奸雄曹操都自动入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