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莲花池不仅是人文之所,也曾是幽禽胜宅。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哪里有幽禽呢?
在乾隆年间,“莲池十二景”中有一处鹤柴,以饲养丹顶鹤而命名。清代文学家、戏剧家蒋士铨曾形容这里仙鹤舞动的仙姿为“舞鹤斜窥渚,飞花密泛沟”,意思是说,迎风起舞的仙鹤时不时地斜眼偷看水边,飘飞的落花漂浮在水沟中,描绘出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
如今,园中虽然已无丹顶鹤,但修缮后的鹤柴仍存,与周围的君子长生馆、小蓬莱、小方壶、响琴榭与听琴楼组成古莲花池西侧最美的景色。
幽禽胜宅鹤柴位于古莲花池最西端,位置稍显隐蔽,很容易被游人忽略掉。其实,鹤柴同与之相邻的几处景观所组成的小景区,在古莲花池内颇有故事可寻的。
我们依旧要从直隶总督方观承的《保定名胜图咏》入手,他在其中写道:“池之西面,高槐疏柳,白石苍苔。仙客羽衣蹁跹其下,伫轻鲦于春水,警凉露于秋宵,故是幽禽之胜宅也。其东,长楹平榭,倚碧涵虚,曰‘课荣书舫’——摘潘岳《荷华赋》中句也。西南有危亭负墙而立者,曰‘鸟隅’。北度小石桥,滮流注之,音若琴筑,题其柱曰‘洒然’。”
直隶总督方观承绘制《保定名胜图咏》鹤柴。 吴蔚供图
在池塘的西面,有高大的槐树和稀疏的柳树,白石青苔,仙鹤在树下翩跹起舞。春天,它们静候水中的白鲦鱼,秋天,它们警觉寒凉的露水。这里是鸣声幽雅的禽鸟的居所。在不少关于鹤柴的诗作中,我们都能读到白鹤、芦花勾勒出的优美画面。
在鹤柴东面,是一座有着高柱的平台水榭,倒影沉浸在碧水中,名为“课荣书舫”,也是鹤柴主体的景观。在宋代,此处为道教宫观,至元代初年,道观一部分被古莲花池所占用。
“课荣书舫”与西晋文学家潘岳有关,其著有《荷华赋》即《芙蓉赋》,其中有云:“课众荣而比观,焕卓荦而独殊。”说的是品评众花,只有荷花光彩焕发,超然出众,“课荣”就取自于此。课荣书舫似一叶静舟,停泊在西塘岸边,颇似颐和园“石舫”的风韵。不过,此处虽名为“书舫”,但皇帝却并不曾在这里开卷研读,当年实为丝竹管弦轻歌漫舞的处所。
洒然亭。
在鹤柴的西南面,有一座耸立于高处的亭子,靠墙而立,名为“鸟隅”。从鹤柴向北,经过小石桥,水西门引入的流水注入池中,如琴筑弹奏的声音,桥柱上题写着“洒然”。
借鹤抒情丹顶鹤自古便是灵禽、仙禽,也被称为胎仙。清朝更赋予其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内涵。一品文官补服便绣有丹顶鹤,是仅次于皇家龙凤的重要标识,因此鹤也作为高官的象征。在古莲花池内饲养丹顶鹤,就不难理解了。
诗咏古莲花池的人,总不忘借鹤抒情。
方观承有咏物诗云:“池边双白鹤,水宿不云飞。明月敞虚阁,芦花吹缟衣。清声偕子和,高步待同归。”写出了莲池边一对白鹤栖息,芦花飘落在白色的羽衣上。时年63岁的方观承,想应着白鹤的歌声,一起归隐草泽深处,写出了意欲告老还乡的念头。
清咸丰《重绘莲池行宫十二景图》鹤柴。吴蔚供图
乾隆在为“莲池十二景”题诗时,这样描绘眼中的鹤柴:“只宜古柏堪为柴,也许潜鱼可结邻。不必禽经征故事,九皋深意缅风人。”其中,九皋指的是曲折深远的沼泽,在《诗经·小雅·鹤鸣》中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说的就是鹤在深远的沼泽中鸣叫,郊野也能听到声音,比喻贤者虽隐居,世人都认识他。乾隆正是借“仙鹤”来比喻“贤人”,表达自己作为最高统治者礼敬贤人的情怀。
在历史上,乾隆选拔任用官吏很注重品行,直隶总督孙嘉淦、高斌、袁守侗、刘峨等都很有作为。其中,方观承堪称典范,他一生功勋卓著,颇受乾隆赏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八月,方观承病逝于任上,时年七十一岁。乾隆在谕旨中说:“方观承老成历练,任直隶总督兼理河务二十年来,奉职恪勤,方资倚任……今闻溘逝,朕心深为轸恤”。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御制怀旧诗,列入五督臣中。诗称:“以书记见用,古有今则无,有之只一人,名曰观承夫。夙称习政事,铨曹尤著誉,出而为监司,洊升督与抚,在直二十年,勤干实有余……”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命入祀贤良祠。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封建帝王对“贤人”的尊重和爱戴。
君子长生光绪五年(1879年)农历六月,清末候补官员、重修《保定府志》总理郭云丰在《莲池台榭记》中曾提及:“由(奎画)楼直西行,曲折盘旋,从假山隙径出,过洒然亭,至响琴榭。此处为鸡水入池处,泉声泠泠,尘俗可涤。有台,拾级陟其巅,望郎山诸峰,时隐现于烟树迷离中。其南为君子长生馆,俗称‘钓鱼台’,昔日‘鹤柴’也。同治辛未,陈观察鼐改其名。其跋云:‘莲池久涸,因修志开局,始引泉种荷。适肃宁令以君子馆砖拓本至,有曰君子长生者,即以题额。’”
响琴榭与听琴楼居于古莲花池一角。
跟随着郭云丰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由奎画楼向西,从假山之间的路走出来,经过洒然亭和响琴榭,便是鸡距河流入古莲花池的地方。这里有一座高台,登顶可以看到郎山树影。从中,我们还可以得知,曾经的洒然桥已改建为洒然亭了。
夏日的君子长生馆,是赏荷的好地方。
响琴榭南面是宏大宽敞的君子长生馆,因可凭栏赏荷、垂钓,俗称“钓鱼台”,也就是过去“鹤柴”中的“课荣书舫”。为什么会改了名字呢?这里有一段“君子砖”的轶事传说。
在河间城北约14公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名为君子馆,最早渊源与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有关。据史料记载,刘德为招揽学士,在国都乐城(今献县河城街镇)东面修筑日华宫(一说在今泊头市严铺村),奉养四方宾客;在北面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传授《诗经》。刘德醉心于诗礼文化,历代士人奉其为“君子”典范。
清嘉庆年间,名士苗仙露在肃宁境内发现“君子砖”。在《曾国藩日记》中,曾国藩提到自己曾专门拜访苗仙露,并观赏其收藏的“君子砖”。君子砖字样有“君子”“日华”“君子长生”“君子大吉”等,成为自汉代刘德以降,诗经文化、君子文化的物证。
道光年间,著名收藏家刘位坦,也就是重绘“莲池十二景”才女刘尹玉的父亲,因为得到“君子砖”,将其居室改名为“砖祖斋”。
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莲池设局,修《畿辅通志》,聘请曾任莲池书院院长的黄彭年等担任编纂。恰逢肃宁知县送给李鸿章君子砖“君子长生”四字拓片,《畿辅通志》编修局的老学究们见此拓片激动不已,遂请示李鸿章,将钓鱼台、课荣书舫改名为“君子长生馆”。
修缮改建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太子太保、署理直隶总督官文撰《重修莲花池碑记》中提到:“两朝宸翰所留,泉石生色。当时宏规大起,胜甲畿南,有非《十二图咏》所能尽者。曾几何时,日就颓圮。问‘鹤柴’‘鸟隅’诸迹,人多不知,而池之涸也亦久矣。”可见,在经历了乾隆、雍正两朝后,古莲花池已日渐残破,官文遂筹集资金进行疏浚、修缮。
同治十年(1871年),古莲花池建筑已经残旧,景物大不如前。《畿辅通志》总篡黄彭年和清河道员陈鼐等人建议李鸿章,将莲池残旧建筑予以修葺。李鸿章采纳他们的建议,动用款项,先后对莲池建筑分期进行修缮。正是在此时,改鹤柴、课荣书舫为君子长生馆。
清光绪《古莲花池全景图》鹤柴。 吴蔚供图
经历了庚子年(1900年)四国联军的侵略,古莲花池被毁。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绘制的《慈禧行宫御苑全景图》中,亭台楼榭规模大减,但仍可以看到君子长生馆的身影。
1921年,时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曾修葺古莲花池。因经费不足,呈准自筹,为增加收入招徕游客。同年夏由省拨款重修,还购进珍禽异鸟鸣噪其间,并将“君子长生馆”租给西餐馆。至1975年,君子长生馆再次改建。
旧柴新生2009年5月,伴随着鹤柴、蕊幢精舍与绎堂完成修缮,“莲池十二景”全部复原。鹤柴以君子长生馆为主体,馆临西塘,盛夏白莲绽放,遥望宛虹亭,是绝好的赏景处所。
“莲池书院”专题展。
如今的君子长生馆坐西向东,歇山顶,前有卷棚抱厦三间,四周庑廊环抱。该馆门额有“君子长生馆”五字匾,寓“君子之德,与世长存”之意。馆内为“莲池书院”专题展,意欲了解书院历史的游客,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古树名木标志牌。
君子长生馆南北有配房两座,南曰小方壶,北曰小蓬莱。建筑典雅清洁,纤巧空灵,景色尤佳。水色映帘,阁影浮波,俨然一幅天然风景画,现已成为古莲花池主要胜景。小方壶门前为一棵沙枣,树龄已达百余年之久,姿态如百岁老人,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很符合君子长生馆的意境。
现在的鹤柴,可见角落里的鸟隅亭。 王德明摄
鸟隅亭。
沿君子长生馆向西的小院,便是现在的鹤柴,也就是曾经饲养丹顶鹤的院落,呈长方形状。步入其中,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感觉。此前,这里曾有丹顶鹤的铜像,如今已不见踪迹。春夏之际呈现郁郁葱葱,碎石小径蜿蜒在草坪中,鸟隅亭位于西北角。院内种植的国槐与油松,也隐喻着长生的内涵。
方壶胜境方壶胜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小方壶之名即来源于此。此外,方壶与蓬莱都是东海仙山的名称,古莲花池也便“坐实”了人间仙境的美誉。
小方壶。王德明摄
小方壶匾额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同书于1810年所书,书法及历史价值无比珍贵。两侧有楹联,“竹静似闻苍玉珮,松寒欲傍绿荷衣”,出自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品读此楹联,可以感受到在寂静的竹林里,仿佛可以听到绿色玉佩碰撞的声响,松树清冷,只令人想去与碧绿的荷花为伴。
保定作家群作品展。
如今的小方壶是保定作家群展馆,梁斌、孙犁、刘流、邢野、铁凝等作家都位列其中。他们在保定这片文学沃土上创作了珍贵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游客行至此处不仅可以领略荷塘风光,还可以感触到文学积淀的浑厚力量。
小蓬莱。
毛泽东在保定的足迹。
而小蓬莱则作为“毛泽东在保定的足迹”主题展馆,陈列着一些珍贵的图片及文字记载。
不仅有鹤,还有鹿我国园林,向来有驯养小动物的习惯,诸如鹿苑长春、鱼跃鸢飞等都少不了小动物。
古莲花池内不仅有鹤柴,还有鹿柴,位于水东楼的侧面,也就是现在直隶图书馆的位置。光绪七年(1881年),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曾写《瘗鹿说》,正是受园内养鹿的启发。如今,这篇文章所刻碑还保存在古莲花池碑廊内。
(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