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看了由吕颂贤饰演令狐冲的那版《笑傲江湖》电视剧,当即就迷上了。后去县城的高中参加考试,发现门口有人推着三轮车卖盗版书,里面就有《笑傲江湖》,遂买了一本回去看。

其实那会儿也看过别的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的还是《笑傲江湖》,更成了令狐冲的迷弟。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1)

当时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自己。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明白了,只能说明白了一点点。今天就说一说“好像明白了”的那些东西。

我素来看不惯一些条条框框,偏偏又常常觉得有许多条条框框束缚着自己,无法言说、无从反抗、不能拒绝;久而久之,心中痛苦且憋闷,不知如何消解。

所以,现在想来,为什么自己会常常想起令狐冲,并成为他的迷弟,很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真性情。

当然,金庸小说中的主角,无论是郭靖、杨过,还是张无忌、韦小宝……没有一个是“假性情”。但他们的真性情又各有侧重。

你看郭靖,像不像一些长辈常常提到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正是“有所为”的理想型代表,从小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早早练就一身绝世本领,又遇到与自己堪称“天生一对”的伴侣黄蓉,最终在襄阳城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时,与其一同慷慨赴死。可以说,无论是在“家”的层面,还是在“国”的层面,郭靖都很出色,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是的,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郭靖基本没有黑点。不管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在个人私德面前,郭靖都行得正,坐得端,立得住,没的黑。你总不能黑他小时候笨吧?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2)

可是,令狐冲就不一样了。

与郭靖比起来,令狐冲身上那种“为国为家”的正道侠气就少多了。印象中,他正儿八经救的人也不算多。他曾费了老鼻子劲儿,救下了恒山派的仪琳;当时他打不过田伯光,连拼命带智取,才最终成功。

可过了没多久,另一种声音就出现了,指责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还与十恶不赦的大淫贼田伯光结交。

那么,令狐冲与田伯光真的是好基友吗?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令狐冲和田伯光之前从不认识,一见面就是为了仪琳。在田伯光看来,这小尼姑生得如此之美,欲捉来行侵犯之事;可对于令狐冲来说,仪琳是他们五岳剑派的小师妹,说什么都不能放手不管;所以,当时他即使身受重伤,也义无反顾地去救她;他与田伯光在酒楼中大肆谈笑,狂饮豪喝,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无非是为了争取时间和机会,让仪琳脱身。

其次,令狐冲与田伯光第二次见面,是在华山的思过崖上。田伯光受人所托,挑来两坛美酒,要与令狐冲对饮;可令狐冲还是觉得他为人太过奸邪,不想与他结交;于是,为了让他下山,令狐冲只好与他比武,但无论怎么打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引得风清扬现身,传授了独孤九剑,这才打败田伯光;由此可见,要不是田伯光找上门来,令狐冲也断然不会去主动找他。

话说到这儿,那些指责他与田伯光结交的声音,也自然可以休矣。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3)

但在《笑傲江湖》中,事情可不会像上面那样,“把道理和事实摆清楚了,问题就解决了”那么简单。典型的例子,就是刘正风和曲洋。

衡山派的刘正风“勾结”魔教曲洋,于是从老婆到年幼的儿子,同徒弟一起被“主持正义”的嵩山派一众好手灭门。当时五岳剑派的众多人士也在场,刘正风也请来了不少其他门派的人物。这些人中,要么站在刘家的对立面,要么不吱声看热闹。表现最好的是一众师太,出手了,但被实力和人数碾压了,师太“跺跺脚”气走了,也就眼不见心为静了。之后呢,刘家死了也就死了,然后活着的大家,还继续,你当你的正派,我当我的邪教。

联想到这段情节,我不禁在想,如果当时令狐冲在场,他会选择站哪边?说实在的,我不得而知。那么如果换做自己在场,我又会选择站哪边?我想,我大概率会站在安全的那一边,一言不发。

因为我深知,以自己这副德性,面对那种生死攸关的场面,“明哲保身”的几率非常之高。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4)

那么写到这里,我十分羡慕令狐冲的原因也很明显了。就是因为令狐冲的真性情,突出表现在“敢于拒绝”。

换句话说,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如果郭靖代表着传统意义上的“有所为”,那么“有所不为”的典型代表,便是令狐冲。

有所不为,就是面对某些事情时,不去做,甚至去拒绝。

这在令狐冲身上,一直体现得尤为明显。

就像,他曾受到很重的内伤,不治就会死。任盈盈不忍其死,以自身为质,请求方证大师以《易筋经》相授,治好他的内伤。此节令狐冲并不知晓,当他从昏迷中醒转时,得到的是两个一喜一悲的消息:

其一,方证大师愿将他收为弟子,并将《易筋经》传与,治好他的伤势。其二,师父岳不群晓谕武林,以“结交奸邪”之由将他逐出了华山派。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5)

若是换做别人,可能在心中衡量过后就会觉得:答应,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但令狐冲却不这么认为:

他心想:“此时我已无路可走,倘若托庇于少林派门下,不但能学到神妙内功,救得性命,而且以少林派的威名,江湖上则是无人敢向方证人师的弟子生事。”

但便在此时,胸中一股倔强之气,勃然而兴,心道:“大丈夫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腼颜向别派托庇求生,算什么英雄好汉?江湖上千千万万人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师父不要我,将我逐出了华山派,我便独来独往,却又怎地?

言念及此,不由得热血上涌,口中于渴,只想喝他几十碗烈酒,甚么生死门派,尽数置之脑后,霎时之间,连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岳灵珊,也变得如同陌路人一般。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6)

看到此处,我不由自主地,竟在心中为其暗暗叫好。

这不正应了那首诗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几乎人人听过,人人会背,可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所以,我羡慕令狐冲做到了。

此时,生死荣辱抛诸脑后,连岳灵珊都抛在脑后,这就是金庸在后记中说的令狐冲穷其一生所追求的那种自由感——这个让不少旁观者觉得意气用事的决定,于令狐冲而言,是正确的、自由的。

所以,《笑傲江湖》其实一直是在用故事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个人怎样在面对误解时岿然不动?

怎样在最难的时候依然坚持自我?

怎样百折千回,仍不改初心?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吕颂贤版令狐冲为什么演得最好(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7)

(文中少部分引用了知乎答主“聂飞琼”的内容,特此鸣谢,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