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专刊,原文题目为“海原大地震是亟待开发的地震科研宝库”,作者:庄电一。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1)

作者简介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2)

庄电一,原《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自治区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宁夏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从事新闻工作30 余年,多次参加中宣部、光明日报社组织的重大采访活动,发表各类作品5000 余篇,累计超过500 万字,出版《悠悠我心》等十余部作品,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称号。

被称为“寰球大震”的海原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 100 年了,但人们至今还会提起它、研究它、纪念它,因为这场 20 世纪我国震级最大、烈度最高、灾情最重、影响最大的地震,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它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有许多领域都有待于继续研究。如今,海原大地震因其在我国地震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丰富遗存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宝库(图 1)。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3)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4)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5)

图1 海原大地震遗迹

海原大地震的地位

地震是一种频繁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难以掌控、不得不面对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数量惊人的地震,仅其中有感地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和损失。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有感地震,地震灾害的损失,在我国的各种灾害的损失中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发生频率、发生次数又是如此之高,为什么我们还念念不忘、特别要纪念发生在 100 年前的海原大地震呢?因为 1920 年发生的这场“寰球大震”,在我国的地震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发生在 1920 年 (民国九年)12 月 16 日 20 时许的这次大地震 :震级 8.5 级,震中烈度Ⅻ度,震源深度 17 千米, 震动持续十几分钟,极震区包括宁夏的海原、固原、隆德、西吉,甘肃的靖远、景泰,波及陕西、青海、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江苏、福建等 17 个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1.2 个唐山大地震,世界上有 96 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1922 年确认的死亡人数为 23 万人,近年认定的死亡人数超过 27 万人。地震虽然发生在地广人稀的大西北,但死亡人数却超过了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震。海原大地震仅海原一县就有 73027 人死亡,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 59%。有 7 个县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万人,有 53 个县死亡人数超过 30 人。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对各类设施的破坏都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所以,海原大地震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对于当代人来说,提起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几乎尽人皆知,对这两次灾害严重的地震,人们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几乎每年到这两次地震发生的日子,有关部门都要举行相关活动,但对比它们影响更大、也更为重要的海原大地震,许多人却淡忘了,甚至忽略了,有许多人对海原大地震闻所未闻、一无所知。

这也毫不奇怪,因为海原大地震发生在 100 年前,距今时间较远,有亲身感受的人都已过世,当代人则很少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 :继续向全社会介绍海原大地震的相关情况、深入普及相关知识、了解地震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几十年乃至更久远之后,海原大地震的影响还会存在,其影响最终也会超过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因为海原地震承载的信息要超过那两次地震,海原地震也有更值得关注、值得研究的内容。

海原大地震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有 3 次地震被认为达到了 8.5 级 :一次是 1688 年的山东郯城地震,一次是 1920 年 12 月 16 日的宁夏海原地震,还有一次是 1950 年 8 月 15 日的西藏墨脱地震,但震中烈度达Ⅻ度的只有海原地震,因此海原地震的灾害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波及范围也最广。

海原大地震在我国地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代中国在很多方面都相当落后,海原地震之前,我国没有自己的现代地震仪和地震台,也没有相关的地震研究机构和专职研究人员。因为海原地震的空前灾难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也引起了当时执政者和一些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地震发生 3 个月后,国际饥饿救济协会立即派人到实地考察。尽管当时政局动荡、政府财力有限,但北洋政府的中央地质调查所还是马上组织了调查,并在海原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就派人到法国学习相关知识。

海原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国地质科学家一路辗转、历尽艰辛考察了海原周边地区的地震灾害,并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震区烈度等震线图,还在中国大陆东部划分了地震危险带。

1922 年,中国地质学者第一次赶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在世界万国地质大会上介绍了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1930 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地震台,中国地震的观测就此开始。此后,由海原大地震引发的许多工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创纪录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因此,在我国,没有任何一次地震像海原大地震这样, 承载着如此之多、如此重要的信息,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海原大地震的遗迹

海原大地震,以其巨大的能量改变了地貌,再造了山河,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震遗迹。虽然过去了 100 年,但在海原县及地震波及的周边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地震的痕迹和地震留下的实物及其造成的影响。

在海原大地震 90 周年前夕,笔者曾应有关部门之邀, 对海原及周边的地震遗迹进行了为期 3 天的实地考察。看到山体滑坡、田埂错位、河流堵塞的景象,看到万人坟(图 2)、 看到地震柳,感到十分震惊,尽管飞逝的时间冲淡了灾民的痛苦,抹平了很多地震遗迹,但大地震留下的许多印记,仍然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发生的灾难,透露着大地震的各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6)

图2 海原大地震遗迹之万人坟

这里,笔者想特别介绍一下那场大地震的两个重要遗迹 :一个是位于西吉县境内(1942 年才从海原县、 隆德县周边地区划出来的新县)的震湖(图 3)。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7)

图3 西吉震湖位于西吉县城西南苏堡乡党家岔村

这个区域较大、湖水很深、在当地也很有名的震湖,原来被称作“党家岔水库”,其实就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最奇妙的是湖中生长着五彩斑斓的鲫鱼,为当地所独有。它们在湖中“原形毕露”,也活蹦乱跳,但是一旦离开特定的环境,就“无精打采”, 也会褪去华丽的外衣,与一般鲫鱼几乎没有区别。这种现象, 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西吉彩鲫”究竟来源于何处、 有何生物特性,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另一个是位于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的“震柳”,它是海原大地震造成大地撕裂的有力物证(图 4)。大地震的左旋错动,将这棵约有 500 年树龄的古柳从根部撕开,但其上部树干依然完好、枝繁叶茂。这棵古柳,是研究海原大地震的活标本,极为难得。

地震遗址解说(城市与减灾庄电一)(8)

图4 震柳

海原大地震的科学考察

海原大地震以其丰富的信息,吸引一拨又一拨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至今仍在继续。海原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年,北洋政府的内务、教育、农商三个部就派翁文灏等委员到灾区进行了为期 4 个月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次调查,也是我国地震史上第一次详细的科学调查。

国际饥饿救济协会的专家不仅专程前来考察,还将考察成果发表在美国地理杂志上。1958 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郭增建等 6人组成地震考察队,又进行了为期 1 个月的实地考察,兰州地震研究所还编写出版了 《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一书。

此后,有关部门还联合召开“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 并出版了有关书籍。2007 年,笔者在实地考察后,将所见所闻写成长篇通讯,刊登在 2007 年 12 月 17 日(即海原大地震 87 周年的次日)的光明日报上,题目是“海原大地震留下的大奇观、大财富”。

一个月后,作为新入选的自治区政协委员,笔者又以此为主题在自治区政协九届一次大会上作了大会发言,题目是“保护海原地震遗迹,开发利用地震文化”,引起自治区领导和与会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海原大地震不仅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地震遗迹博物馆,而且是一部活的地震教科书。先后有日本、美国、 苏联、加拿大、泰国、法国等 10 多批数十位外国专家前来考察、 研究。

海原大地震的遗产

海原大地震,不仅留下大量的地震遗迹和有形的遗产, 还留下了许多无形的遗产,甚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震文化。有关这场大地震的传说、童谣、奇闻逸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因地震而形成的习俗仍有传承的力量和扩大的趋势。毕竟, 这场大地震给十几万个家庭、上百万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和难以忘怀的记忆,而这种痛苦将延及他们的子孙,这种记忆将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口耳相传。

时至今日,这些都已变成了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甚至成为文学和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近年来,已有诗歌、散文、小说、访谈、 回忆录及纪实文学作品、影视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而这些作品以各种易于传播的形式,弘扬了地震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海原大地震。目前,发掘、利用海原大地震资源的趋势仍在继续,值得关注、值得鼓励。总之,海原大地震是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的宝库,值得我们格外珍惜,深入发掘。

欢迎投稿订阅《城市与减灾》

《城市与减灾》面向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安全等各领域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志愿者和广大读者,也是防灾减灾救灾专家学者的沟通、分享和交流平台。

欢迎大家投稿订阅!

* 投稿方式:csjz.cbptki(杂志采编系统)

* 订阅方式:杂志社发行部:010-61943472;邮局订阅:北京82-860(邮发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