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 (HBV) 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021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肝炎,等不了”。在7月26日举行的“人生不等待,健康无‘肝’扰”线下科普沙龙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对预防乙肝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关于乙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七问带你快速了解乙肝)(1)

乙肝如何传播?

乙肝和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一样,都是通过血液传播。血液传播具体包括三个:一个是输血,有创伤的皮肤粘膜损害,还有消毒有创操作,包括美容、耳朵打孔、纹眉、纹身等。第二是母婴传播,如果母亲阳性,在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中就可能感染新生儿。第三是性传播,是通过性器官微小粘膜创伤,微量的血液、体液暴露造成的传播。

关于乙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七问带你快速了解乙肝)(2)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不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说不会通过吃饭传播,更不会经过呼吸道传播,也不会经过蚊虫叮咬传播。

献血会不会传染乙肝?

献血不会传染乙肝。首先,现在抽血的医疗用品都是一次性的,没有重复性应用。其次,献血时的针头压力是单向的,并不是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另外,献血时会针对乙肝、丙肝做核酸检测。

哪一类人群需要去筛查乙肝?

考虑到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是不能够完全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所以,除了新生儿免疫预防策略以外,对于青少年,对于成年人,特别是以前没有经过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也应该鼓励他们去筛查。

对自身乙肝感染状况不了解该怎么办?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接种乙肝疫苗,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经感染乙肝,最好的办法就是检查乙肝五项。如果乙肝检查结果显示五项全阴,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如何阻断母婴乙肝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在我国乙肝感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国从源头抓起,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0-1-6,即一出生马上接种,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第6个月接种第三针。出生后24小时以内,越早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越好。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阻断。

成人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跟新生儿一样遵循0-1-6月的标准接种程序,即一出生马上接种,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第6个月接种第三针。接种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体内的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而有所下降,但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所生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2月,建议检测抗体,如抗HBs<10 mIU/mL,需要进行补种。此外,年龄增大、男性、肥胖、吸烟以及伴有慢性疾病等因素会降低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乙肝疫苗的保护效力,因此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关于乙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七问带你快速了解乙肝)(3)

另一半感染了乙肝,如何预防?

如果双方有一方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话,应该及时告知对方,对方应及时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自身产生保护性抗体后,乙肝病毒传染的机率就显著降低了。如果感染乙肝病毒的是女性,也需要从母婴角度去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