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今收藏市场火爆异常,总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某某捡漏买了一件官窑,转手就卖了一个天价。这样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古玩圈比比皆是,但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曾说过,古玩一行如龙潭虎穴,不可擅入。

马未都表示,在古玩圈除了捡漏、暴富,更多的是打眼、上当的惨痛教训。只不过行里规矩,买了打眼货,能蒙的再蒙出去,不能蒙的找块布包起来束之高阁,绝不会对外声张。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任何人都有可能买到打眼货,就连马未都先生也曾买到过打眼货。

马未都说古董价格(6000元买的明代黄花梨桌子)(1)

据马未都自己回忆,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一次打眼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他刚刚走上收藏之路,最喜欢的就是明清时期的家具。明清时期,北京、天津达官显贵多,所以流传下来的家具物件也特别多,为此他经常到北京、天津两地的农村去收货。

当时收藏热还没兴起,尤其是明清家具,在八十年代之前,从未被人当做是收藏品。1979年,北京国营家具厂因为经营困难,特意将厂子收藏的明清黄花梨家具拿出来卖,一把黄花梨的圈椅,标价10元竟然无人问津。

马未都说古董价格(6000元买的明代黄花梨桌子)(2)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明清家具受到了香港收藏界的青睐,价格才开始不断攀升,但在偏远的乡下地区,老百姓的认知普遍不高,往往几十、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上好的家具,所以几年下来,马未都也收了不少好东西。

有一次,马未都到天津静海的一处乡下买家具,看上了一把明朝时期的官帽椅,这把椅子由黄花梨打造,不仅做工精良,而且保存非常完好,见了第一眼马未都就被吸引了。按照当时的行情,这把黄花梨的椅子价值大概在5000元左右,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卖家同意3000元出售。

马未都说古董价格(6000元买的明代黄花梨桌子)(3)

将椅子装车之后,卖家又找到了马未都,表示自己还有一个黄花梨的条案,如果他感兴趣一块买走的话,可以打个折出售。当时马未都正在和同行的朋友商量事情,就顺着卖家的手远远看了一眼。从做工上看,这件条案与刚才的椅子应该是同一时期,而且做工同样精巧,应该是一件明代的精品。

马未都就问他打算多少钱出手,卖家表示这件条案是大件家具,市场现在最少价值一万,如果马先生买的话只收6000元就可以了。马未都一想也不算贵,就让他一并装车带回了北京的家中。

马未都说古董价格(6000元买的明代黄花梨桌子)(4)

两件家具拉到北京之后,马未都找来了几位民工卸货,准备将它们搬到自己的收藏库房。椅子因为轻便很快被拿了下来,轮到黄花梨条案时,2位民工上车一下就将它抬了起来往下走,站在车下的马未都见了这一幕,大呼不好,上当了。

明明看好的明代黄花梨条案,马未都为何又大呼上当呢?这还要从条案本身说起,在古代,条案多数作供台之用,上面摆放先人的神位,逢年过节烧香拜祭。为了平稳,条案一般尺寸都很大,大型的有3-4米长,加上黄花梨属于硬木,密度极高,所以一件大型条案重量非常大,往往都要几个人合力抬动,现在2位民工就轻松的抬了起来,肯定不对。

马未都说古董价格(6000元买的明代黄花梨桌子)(5)

果然,走到跟前仔细一看,马未都发现这件条案只是表面贴了一层黄花梨木皮,内芯只是普通的木头。马未都表示,这种黄花梨条案并非今人作假,而是古人好面子,买不起真的黄花梨家具,只能购买普通家具,然后请工匠在表面贴上黄花梨木皮。因为出自同一时代的工匠之手,所以不仔细查看的话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价值却不值十分之一了。

事后马未都静下心来想了一下,发现这件事并不简单,卖家应该是故意用那把真椅子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将贴皮的条案卖给自己。从那之后,马未都看东西更加小心了,任何东西都要亲自过手才敢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