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主要采取文理分科的模式,除了语数英三门主科外,文科生和理科生选择的其他学科都不一样。但在从2021年开始的新高考模式,采取了“3 1 2”模式,多达十二种学科组合,让高中学生有了更多选择。

新高考“3 1 2”模式,学科组合多,选择更多样

高三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对2021年新高考的“3 1 2”模式并不陌生。其中,3是指三门主要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属于必考科目。1是指首选学科,包括历史和物理,二选一即可。2是指再选学科,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四选二即可。在二选一或四选二的几门学科中,高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或者学得比较好的学科,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文科生理科生就业后有什么区别(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1)

在新高考模式下,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的选择更多,机会也更多。但选择历史,就意味着偏向于文科。选择物理,就意味着偏向于理科。对于爱好文科或理科的学生来说,在报考专业时,存在明显的区别。

学生如果选择了物理,后面不管选择哪些科目,报考院校和专业时,受到的限制并不大,只有极少一部分学校或专业不能报考。

但学生选择历史,后面选择思想政治和地理,就会被一些学校拒之门外,一些热门专业无法报考。

文科生理科生就业后有什么区别(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2)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时,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就连一些身为过来人的大学生也表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十分明显,这三点不容忽视

1)工作岗位的差距

学理科的大学生比较多,社会上招聘理科大学生的岗位也很多。为了预定优秀人才,很多公司会直接到高校招人。所以,理科生大学毕业后,非常好找工作。而且社会上一些高精领域,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以及IT行业等等,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

文科生由于专业受限,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即使文科生找到了工作,可能会委曲求全,并不会十分满意。很多文科生毕业后会转行做其他工作,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专业,上大学等于只有一纸文凭起了作用。

文科生理科生就业后有什么区别(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3)

2)工资待遇的差距

从国家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理科生占据主导地位,自然也会享有优厚的工资待遇。越是在行业内做得精、专的理科生,薪酬就越高。相对而言,文科生处于文职岗位,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工资待遇也不会很好。

3)就业机会的差距

理科生涉及的领域比较专业,而且都是高精人才,往往会受到重用,容易就业。特别是一些热门人才,比如编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行业内就比较抢手,人才缺口很大。

大多数文科生之所以选择读文科,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数理化不好。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就缺乏钻研精神,专业不够精专,即使得到了就业机会,也很难获得较好的发展。

文科生理科生就业后有什么区别(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4)

从这三点来看,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的差距真的很大,文科生的发展前景似乎也黯淡了很多。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生在选择学科组合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避免高考后报考专业受限,也要消除将来就业后可能存在的“隐患”。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生应当怎样选科?

建议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科组合

一般学霸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理科,高考后报考专业和院校的选择比较多。但成绩一般的高中学生,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才会在高考中占有优势。

建议2):结合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科组合

高中学生在选择学科组合时,还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避免高考后报考专业受限,未来的发展也会受限。比如偏向于选择文科类学科组合的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很多院校和热门专业都无法报考。

文科生理科生就业后有什么区别(学文科和学理科就业后差距凸显)(5)

建议3):避免与成绩优异的同学同一组合

作为学习成绩一般的高中学生,要避免与成绩优异的学霸选择同一学科组合。毕竟,学霸在学习成绩上就会甩普通学生一大截。普通学生与学霸相比,高考报考时没有任何优势。

新高考模式给了高中学生更多选科机会,让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但在具体学科的选择上,高中学生就要充分考虑学文科和学理科的就业后差距,一定要慎之又慎,避免将来后悔。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