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有不少擅长对对子的高手,甚至很多小朋友都是“对对子大王”,小小年纪就足以让大人自愧不如。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这些小神童出口成章,留下了诸多好对联,佳话流传千百年。如果大家喜欢对联,记得关注我哦。

第1位:解缙。

解缙是明代大才子,大家很熟悉的《永乐大典》就是解缙主编的。解缙小时候就充分显示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天才。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1)

在解缙小时候,有一天他跟着父亲的一位朋友一起出游。他们来到南京的金水河,那位朋友看到景色,想出了一个上联,想要看看解缙:“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这个上联用的是顶针的手法,反复用了“金”这个字,显得颇有难度。尤其是解缙还是小孩子,想要对出下联,真是有些难为人了。

谁知道解缙是真的有才,他眼睛一转,嘻嘻一笑,就有了下联:“玉栏干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同样是眼前景色,解缙这个下联完全不虚上联,对仗相当工整,这是出口成章的神童啊。所以解缙父亲的这位朋友非常惊奇,到处对着人们夸赞解缙的才华。解缙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2)

第2位:程敏政。程敏政是明朝著名学者,更是明朝最著名的几个神童之一。程敏政10岁的时候,就因为“神童”的名气而被嘉靖皇帝选到翰林院读书。那时候的程敏政简直就是全天下的“耀眼小明星”啊。

当时大学士李贤非常欣赏程敏政,想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程敏政。有一天,李贤邀请程敏政到家里吃饭。

吃饭的时候,李贤指着饭桌上那一盘莲藕,给程敏政出了一个上联:“因荷而得藕。”

显然,这是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有了荷花才有了莲藕。实际上呢,荷通“何”,“藕”通“偶”,这是借题发挥,问程敏政“怎么才能够得到一个好配偶呢?”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3)

程敏政年纪虽小,心思却很灵活。他明白李贤这是别有用意,心中一动,指着桌上的果盘说:“有杏不须梅。”

这也是一语双关。表面上说果盘有了杏子就不喜欢梅子了。而实际上,“杏”通“幸”,“梅”通“媒”,程敏政的意思是说,有缘分的话,就不需要媒人了。

李贤哈哈大笑,十分欣赏程敏政的出口成章,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程敏政,留下了一段佳话。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4)

第3位:袁桐。

袁桐是清代著名画家,更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侄子。袁桐小时候,袁枚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于袁桐的学习就相当关心。

袁桐呢,虽然从小就很聪明,但是十分贪玩,经常逃学,属于“顽皮少年”。在袁桐9岁的时候,袁枚到私塾督促袁桐学习,出了一个上联考袁桐:“家有登高处。”

谁知道,袁桐对出了一个搞笑的下联:“人无放学时。”显然,袁桐借着对对子的机会,吐槽自己被束缚在学堂里呢。

袁枚听了后,哈哈大笑,一方面是佩服自己侄儿的机智,一方面也觉得既然袁桐都这么想回家了,就请私塾老师提早让袁桐回家了。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5)

第4位:张怀溎。张怀溎是清代神童,九岁就能写诗了。有一天,著名对联大师“李调元”对张怀溎小神童出了一个上联:“树怜平仲绿。”

虽然上联只有五个字,却用了一个典故,古人称银杏树为“平仲树”,同时呢,“平仲”又指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子晏平仲”。

本来这个上联挺难的,没想到张怀溎真是太聪明了。他马上就对出了下联:“草爱寄奴青。”

刘寄奴草,也就是乌藤菜,是一种药用植物。同时,寄奴指代南朝时宋朝的宋武帝刘裕。所以说,这个下联是很厉害的。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6)

第5位:王格。王格是明代进士,小时候就有神童之称。他5岁的时候去省城看望在寺庙读书的父亲。父亲见到儿子,当然很开心,还出了上联考他:“春台四角正。”

没想到,王格马上对出了下联:“佛殿两檐高。”虽然这个对子没有太难的地方,但考虑到王格那时候才5岁,能够对出工整的下联,已经非常厉害了。

第6位:王士祯。王士祯是清代著名诗人,也就是民间故事经常提到的“王渔阳”。王士祯11岁的时候,他祖父出了一个上联,考家里的诸多儿孙:“醉爱羲之迹。”

这个上联的刁钻之处在于“羲之”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名字,但想要下联对得工整,也必须按照“羲之”的格式带有虚词。所以一时间,大家鸦雀无声,没有人对出下联。

王士祯却哈哈一笑,出口成章:“闲吟白也诗。”本来是没有“白也”这个人的,但是杜甫有诗句说“白也诗无敌”,所以大家默认“白也”就是李白李太白。

因此,王士祯机智对出这个下联,得到了大家的赞誉。当然,也有民间故事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解缙身上,毕竟民间故事嘛,版本很多啊。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7)

第7位:陆粲。明朝神童陆粲7岁的时候,有人见陆粲长得很不错,就出了一个上联:“聪明定在眼上。”而陆粲也是轻松对出下联:“锦绣罗于胸中。”

第8位:周清诚。周清诚是清代神童,8岁的时候,邻居出了个上联考他:“屋上直晒三行曲。”

上联一语双关,曲既指酿酒的酒曲,也指唱曲的曲谱。本来这个上联很难的,结果周清诚毫无压力,马上对出:“门前低叫一声糕。”

传说中的十大天才神童(8位擅长对对子的小神童)(8)

下联也是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为门口有人卖糕点,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门前感叹门很“高”。这样的下联,自然得到了人们的欣赏。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民间对联故事呢?欢迎留言哦。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