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朱元璋 从和尚到皇帝第二章 灾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明朝那些事儿深度解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深度解析(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深度解析

第一部 朱元璋 从和尚到皇帝

第二章 灾难

在绝望的时候 ,朱重八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有他能知道名字的都祈求到了,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信息。首先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修做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一定要修,另一种认为不能修。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去修,难道要任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

极力主张修的是元朝注明的宰相脱脱。他可以说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名臣,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宋史》就是他主持修的),可是他没有想到的诗句,他的极力主张,已经给元朝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炸药包,拉好了引线,只等着那微弱的火光。

另一个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对于元政府来说,这个比较简单一点,反正饿死病死了就没有麻烦了。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皇帝(元顺帝)要下诏赈灾,中书省的高级官员们要联系粮食和银两,当然了,自己趁机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赈灾物品拨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单位),地方长官们再留下点,之后是州、县、一层一层下来,到老百姓手中就剩谷壳了。然后地方上的各级官员上书向皇帝表示感谢,照例也要说些感谢天恩的话,并把历史上的尧舜禹汤与皇上比较一下。皇帝看到了报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于是就在心中给自己记上一笔。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

但老百姓是不满意的,很多人还极其不满意。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极其不满意的人中的一个。

◆和尚的生涯

朱重八选择的地方时附近的皇觉寺。在寺里他从事这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这些和尚自己还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

但他们也需要人给他们打杂,在那里的和尚不念经、不拜佛,甚至连佛祖金身也不擦,这些活自然而然地由刚进庙的新人朱重八来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着。然而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漆油工(长明灯)。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自己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他已经很知足了,他能吃饱饭,这就够了,不是吗?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仅仅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度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

所谓化缘就是讨饭,我们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头禅就是:悟空,去化些斋饭来。用俗话来说就是:悟空,你去讨点饭来。我曾经考察化缘这个问题,发现朱重八同志连化缘也被人欺负。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裕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哪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在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

然而,就从这里开始,命运之神向他微笑。

在游方的生活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其实的旅行。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风餐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他面对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发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侮辱,但不敲开那扇门就会饿死。

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

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就他的身世遭遇来说,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佛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佛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会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重八毫无疑问是后一种。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穷其一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软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务,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当朱重八准备离开自己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时,他仔细地回忆可这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许我还会回来的,朱重八这样想。

摘自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当年明月

2022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