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1)

姓 名:艾春红

任教学科:语文

从教时间:23年

个人荣誉:

2009年6月在德州市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9年12月在全县教体系统“我的阅读故事”征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奖;

2020年9月撰写的论文《用爱打造有温度的集体》在山东省第一届班主任工作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20年9月在《中学生报·教研周刊》发表论文《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荣获一等奖;

2021年5月在全县红色经典名著阅读课例征集活动中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荣获一等奖;

--2021年被宁津县县委评为优秀班主任;

2022年6月在全市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从教心得:

呈以真心、示以真知、援以真爱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真爱,并用另一种方式回报这种爱。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2)

艾春红:

做学生们喜欢的“艾妈妈”

23年站在三尺讲台,从稚气未脱的小姑娘蜕变为成熟稳重的孩子们口中的“艾妈妈”,她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但她却始终怀揣着扎根教育的赤诚之心,她就是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师艾春红。从教23年来,她始终觉得教育不是通过压制束缚,让孩子们获得高分,教育是以心换心的艺术。虽以踏入不惑之年,但艾春红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用真爱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有温度的集体。

1999年,艾春红来到农村,成为一名基层的乡村教师。2015年,她通过农村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成为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初到新的环境,艾春红一方面被学校严谨认真、灵活创新的校风所吸引,一方面也为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方法的陈旧而忐忑。正是在这种差距感中,艾春红不断地鞭策着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学习老教师的技巧和班级管理的策略。功夫不负有心人,艾春红步入新学校的第一次考试,她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竟然在十几个班中脱颖而出,拿了个第一名。由于成绩突出,第二年便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这更让艾春红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也暗下决心,一定把班级带好。

点滴细微的小事,春风化雨般滋润。艾春红带班的原则不是用严格的纪律去束缚孩子们,不是一味的斥责批评,使其畏服,而是用爱,去温暖、感化。艾春红的抽屉就像个“百宝箱”,放着红糖、针线盒、创可贴、感冒药等物品,孩子们急需的东西,总能在抽屉里找到。

一次课间巡查时,艾春红发现腼腆的小乐棉衣外套的袖子撕开长长的缝,都露出了棉絮。他是寄宿生,离家又太远,家长不方便送衣服,艾春红拿出针线盒没一会儿功夫就帮他缝好了。艾春红这一缝“成名”,班里那些校服袖口儿开了,裤脚破了的都来找她缝补。艾春红故作严肃地说:“我只管住校生,通校生回家让你妈妈缝。”没想到,这些调皮的家伙们齐声说:“你就是妈妈,比亲妈还亲……”从那之后,艾春红就有了另外一个称呼——艾妈妈。

艾春红带毕业班时,每天6点20分必到学校,孩子们看老师从不迟到,他们也要求自己从来不迟到,艾春红所带的班级成了全校学生到校最早最全的一个班。面对初三学生,艾春红转换管理方式,不做絮絮叨叨学生讨厌的老师,而是身体力行当起了孩子们的“后勤部长”。她坚定地告诉学生们:“你们只负责学习,其余的交给我,一切有我呢。”

早晨有些孩子起的太早,来不及吃早饭,艾春红就负责给没吃饭的孩子买早餐。她怕孩子们学习太紧喝不上热水,就买了两个大铁壶给孩子们打热水。在艾春红看来,老师与学生相处,不需要什么方法和技巧,更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策略和智慧,无非就是以最坦然的心胸,让最朴素的真情流露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坦诚,感受到你的关怀和关心,让学生感觉你的爱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成分。那么他们就会信任你的教诲,体量你的艰难,包容你的得失。他们,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努力学生,奋力成长。”艾春红说。

姓 名:付胜芹

学 科:语文

从教时间:20年

个人荣誉:

2003、2020年获得县“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2006、2009年获县级优质课三等奖;

2006、2019年获得“庆云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8年获德州市论文二等奖、省三等奖;

2014年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德州市三等奖;

2016年课件获德州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从教心得:

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健康、积极的人格,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3)

付胜芹:

做片绿叶让花开的更绚烂

教师,意味着无私奉献。庆云县尚堂镇大郝小学语文老师付胜芹担任班主任二十年,她体会到了育人的职责和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喜悦和幸福。

关心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是付胜芹认为作为班主任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2021年3月28日,她像往常一样来到班上,发现张明(化名)还没有来。她急忙给他家长打电话,没人接;发微信,没有回复。再打,还是没人接。她急急忙忙地向校长汇报了情况,校长告诉她一定要想办法联系上学生家长,在没有联系到张明家长的情况下,她委托其他家长去学生家中查看情况……原来张明和妈妈、妹妹不慎煤气中毒,幸亏发现及时,送医院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张明一家人非常感激付老师负责的工作态度。而这只是付胜芹关心学生的一个缩影,平时只要在学校,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是她关注的重点。

除了关注学生,教好学生也同样重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是付胜芹的教学理念。她总是在批改作业时将对号打的很大,在错处只划斜杠,从来不用表示错误的符号,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自信。对于学困生付胜芹给予极大的关注,她会认真分析学困生的状况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给困难小的学生必须的压力,目的是要把他们浮躁的性情稳定下来,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学困生的特点是自卑,就要多鼓励,比如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或在活动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劲头便提高了。”付胜芹说。对学习存在暂时困难的学生给以更多的关爱,使他们从学习困难的阴影中走出来。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付胜芹就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付胜芹坚决不为。她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付胜芹说,要求学生早上不迟到,自己就要严格做到每一天早上七点四十就站在教室门口,日久天长,学生也就很自觉地杜绝了迟到的现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貌。”付胜芹说,“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会人的缩影,教师的世界观,班主任的品、生活、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学生从其影响中,不仅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也能学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在班级管理中,想要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就要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为此,付胜芹构建起班级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用心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开学之初,学生们通过竞选,组成班委会。对于班级工作,付胜芹尽量发挥班干部的职能,让他们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尽量把自己放在辅导的位置上,这样学生们的胆量更大了,潜力显现得更突出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兴趣是起点。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并且要用心帮忙学生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付胜芹说。她认为,班主任要帮学生把自己的兴趣同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她鼓励学生课间进行丰富的课间活动,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这条道路上,付胜芹一直是个前行者,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付胜芹说,叶的事业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正是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而她就想做这片叶,让更多的花开的绚烂,更多的果结的壮硕。

姓 名:王倩倩

任教学科:语文、道德与法治

从教师间:9年

个人荣誉:

2016年荣获胡官屯镇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7年荣获胡官屯镇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齐河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8年制作的课件《做个礼物送朋友》获得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

2019年荣获齐河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齐河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1年荣获胡官屯镇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1年专题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在《教学与研究》发表;

2022年荣获齐河县经典诵读“州城颂经典、筑梦向未来”大赛辅导奖二等奖。

从教心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4)

王倩倩:

扎根农村教育,奉献三尺讲台

王倩倩是齐河县胡官屯镇刘坡头学区小学的一名教师,负责三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教9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爱心,热心,耐心感染每一位孩子。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是王老师的座右铭。记得她刚上班的那一年,班里有个叫小尧的同学,在她的课堂上一直挑战王老师的“权威”。对于这个“捣蛋”的学生,王老师并没有批评她,反而是找她交流,问其原因,然后寻找办法帮其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鼓励她并肯定她的变化。渐渐地,王老师发现小尧变得遵守纪律,学习认真,成绩逐渐上升,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曾经王老师班里还有一名同学小胡,性格偏内向,甚至不敢在同学们面前发言。王老师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课下找他谈心,鼓励他;课上提问他问题,并利用语文早读时间让他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帮他树立自信。前段时间有一个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王老师鼓励他、辅导他参赛,最终小胡获得了二等奖。通过这件事,他变得不再那么胆小,而且逐渐变得有自信了,这也让王老师真正体会到了耐心的关爱是可以帮助到孩子的。

王老师所在学校位于胡官屯镇偏僻的西北方,从家到学校80多里的路程。最初上班时,她每天骑车到公交车站点,坐公交到富足车站,再骑电动车赶20里路到刘坡头学区小学。但哪怕在冬天,她骑电动车被冻得手脚麻木,也风雨无阻地按时赶到学校。因为她知道学校里孩子们还在等着她,所以她觉得自己累点苦点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王老师就是怀着这份深沉的爱,九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坚守着三尺讲台,坚守着她眷恋的孩子们。“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就会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王倩倩说。

姓 名:孟祥森

任教学科:语文、道德与法治

从教时间:11年

个人荣誉:

2011、2014年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

2011、2012年山东省教科研优秀论文;

2015年德州市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2016年陵城区信息技术优质课二等奖;

2017年陵城区优秀教师;

2018年陵城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二等奖;

2018年陵城区安全电教优质课二等奖;

2020年陵城区道德与法治第八批教学能手;

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学党史三等奖;

2021年德州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思政课设计比赛一等奖;

2021年运河经济开发区创城先进个人。

从教心得:做一个爱学生和学生喜欢的老师。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5)

孟祥森:

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德育主任、语文、道法学科组长、班主任,在旁人看来天衢新区将军寨小学的孟祥森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但回归到教学这件事本身,他说:“我就是个老师。”

自从2010年通过校招进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将军寨小学,孟祥森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工作该怎么开展,教什么、怎么教……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教好却不容易。

“我知道有不少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过年过节见到父母的时候会感到十分陌生。这不仅使父母难过,同时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孟祥森深知,这是留守儿童几乎都要面对的问题,但他想着,自己应该能做些什么,也必须要做些什么。

学生成绩是老师时时挂心的一个方面,但心理发展也不能忽视,孟祥森想到了网络。先制定出一整套帮扶计划与措施,再小范围尝试。“我给学生分组,利用校信通、微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课外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孟祥森没想到,自己的这个计划真的可行。他的主动出击,让很多以往不太与老师沟通的家长都活跃起来,开始主动联系老师,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有家长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过来,如果孩子们正在上课,我就会先详细记下内容,然后再转述给学生。不立刻把孩子叫过来,是怕别的孩子分心,他们会想‘我的爸爸妈妈怎么没打电话过来’,这样就会影响听课。”做学生生活中的父母,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短暂的时光里,孟祥森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他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发生疫情的这几年,在教学等很多工作上都受到了挑战。一开始是开学时间的不确定,这让很多孩子都从一开始的开心转变为焦虑,不用去学校似乎是放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但是不能出门,对于天生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十分煎熬。后来就是教学质量的保证问题。

“如果是年轻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对于上网课或者交作业之类的工作还能轻松应对,但由爷爷奶奶等上了年纪的家中长辈照顾的孩子,他们很多时候遇到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决。”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孟祥森都会积极寻找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事后还会细心的安抚孩子的情绪。

同时,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孟祥森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德育问题。他认为,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形成是要从小培养的,所以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祭奠英烈活动;父亲节、母亲节,也会鼓励他们为父母准备亲手制作的礼物,或者付诸一些打扫卫生之类的实际行动中;到了国庆节,还会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人,知道感恩父母、热爱祖国,明白自己安定美好的生活是由谁来守护,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有责任心,犯错时敢于承担;乐于分享,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不吝啬;无攀比之心,不能过分关注超出关系自身发展的东西。”孟祥森说。

从教的十一年,在孟祥森看来是一个彼此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孟祥森的班里升入更高的年级,他自己也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不断获得新的经验。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孟祥森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也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但他知道路长而崎,他只有更努力,才能有新的辉煌。

姓 名:王会仙

任教学科:数学

任教时间:6年

个人荣誉:

2016年12月在陵城区教育局举办的“研课标,说教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20年10月在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教体文旅部举办的“思想政治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21年3月荣获2020年度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从教心得: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基石,我付出着平凡,却收获着喜悦。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6)

王会仙:

重复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成功

王会仙,2016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任桥小学、宋集小学任教,担任高年级数学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热爱、尊重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019年4月,王会仙的母亲因为心绞痛住院,父亲怕耽误她的工作也对她隐瞒了母亲的病情,直到病情得不到控制需要做手术才告知她母亲已住院5天的情况。那一个月来,她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回到家还要照顾8个月大的孩子,她依旧咬牙坚持,从未说过一个“累”字。

2020年10月份的一天,校长拿着一大把笔找到了王会仙,告诉她这是她班学生中午溜进五年级教室“拿”的,她当时便决定私下处理这件事。王会仙在学校操场和该名学生就此事促膝长谈,原来,孩子的父母刚刚离婚,孩子只是想做些事情来吸引家长的关注。事情明朗后,她并未批评、指责这位学生,反而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只是想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把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小,促进孩子的长期发展。”

王会仙还为学生设计了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打扫房间卫生一系列“好习惯养成记”活动,在校落实“三清三齐”活动。在她建议下,学校成立了学生组成的卫生督察小队和由班主任老师组成的卫生观摩小队。卫生督察小队在每天的早上、大课间及下午等节点进行检查并量化打分,每周评选一次,校长在校会上为排名前两位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再由班主任老师组成的观摩小分队去到各个班级参观学习。大家互相提意见,共同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深深体会到参与感。

除此之外,2021年上半学期王会仙先后组织了多次活动:2020年3月她组织50余名学生走进敬老院,一同为老人送去关心和关爱;2020年3月末又带领学生走进陵城区人民法院,使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法庭的庄严和肃穆;2020年4月王会仙带领学生走进董子文化街,使学生领略到古代圣人博大精深的智慧与思想;2021年5月她带领学生走进德州市警察训练基地,使学生面对面目睹警察叔叔的风采;2021年6月又组织150余名学生走进太阳能小镇,参加了以“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为主题的科技教育巡展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5年来,王会仙始终坚守职业操守,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王会仙说:“作为一名教师,搞好教学、能出成绩才是赢得家长学生认可的关键。可取得好的成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取决于细节和坚持。只有自己把工作做细了,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想必你一定有许多话

想对他们说

欢迎来评论区

为你心目中的好老师留言~

汤阴县优秀教师张爱青(德州好老师风采展示)(7)

■记者:王南 张明凯 张祺媛 王应新 郑华娟

■编辑:孙风超|审核:单歆

■推广合作:0534-2220035 / 222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