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洁

7月8日,昆明东川区发生4.2级地震。地震时东川汤丹中学学生正在上课,同学们抱头避震并有序撤离的视频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疏散。与此同时正在进行高考的东川区明月中学约100名考生也做出了教科书式的撤离,在迅速有序撤离考场7分钟后,他们恢复了考试。7月8日下午,东川区两个学校同学们的避震举动双双冲上了热搜。

孩子自救的最好办法(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教科书式自救)(1)

地震时,汤丹中学学生们“教科书”式的应对方法令人点赞

7月7日上午,浙江余姚一栋居民住宅楼突然起火,家中没有大人,只有9岁的姐姐成思亿和弟弟妹妹在家。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利用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第一时间正确呼救,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成功自救逃生。当地消防部门将孩子们的成功自救逃生称为“教科书式”。

9岁娃的成功自救,证明了掌握逃生技能的重要性。跑到卫生间拿到三块毛巾,拧开水龙头打湿后,捂住口鼻,逃生中“弯腰低姿摸墙捂口鼻”,这是三个孩子从火灾里顺利逃生的关键。

孩子自救的最好办法(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教科书式自救)(2)

地震时,汤丹中学学生们“教科书”式的应对方法令人点赞

学生们地震时的有序撤离,成思亿的火场逃生本领是在学校里学到的。据了解,学校每年都要给学生们进行培训演习,这确保了在危难时刻,学生们,孩子们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孩子们的成功逃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地震、火灾、溺水……这些灾难看似离自己很遥远,所以很多学校,包括家长本人都不太重视,学不学逃生技能都无所谓,有时候就是走下形式和过程。很多家长认为概率很低,但是如果真的发生遇上了,那到时候该怎么办?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和家长都把大量时间花在语文、数学、英语学习上,而到周末,家长每天跟打游击似的,带着孩子到处补课,学画画学乐器,真正花在安全教育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同样面对风险,孩子比大人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一旦身处险中,又缺乏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不光是自然灾害风险,一些人为风险,比如说拐卖、性侵等,一旦发生,都是孩子和家庭不能承受的。

对于家庭而言,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管好孩子的日常学习教育外,要抽出时间给孩子进行不同风险下的常识普及和应对方法,毕竟,多学一门逃生技能,孩子终身受益。多防范,少一分风险。

对于学校而言,不能流于形式,要多一些实际演练。比如每年一至两次的抗震演练,消防演练等,将这些避险训练与日常校园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常态化。对相关教育部门而言,可以考虑将逃生自救知识纳入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对大中小学生逃生自救知识技能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包括大中小学生在内的全民逃生自救技能,有效减少因逃生自救技能缺失造成的人员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