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妹妹可以跟妈妈睡觉,

为什么我不可以?

爸爸喂妹妹吃饭,

为什么不喂我?

4岁的萌萌忽然闹着不去幼儿园了。萌萌妈莫名其妙:“这丫头本来挺喜欢去幼儿园的,还义务帮老师哄那些哭闹的小朋友,有时候下午去接她,她还不肯出幼儿园的门。这一段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死活不肯去幼儿园。”

萌萌妈说,萌萌除了不肯去幼儿园,在家还越来越不听话。比如,她早就跟爸妈分房睡觉了,现在又提出跟妈妈睡。妈妈不同意,萌萌就大哭:“妹妹可以跟妈妈睡觉,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爸爸喂妹妹吃饭,为什么不喂我?”

幼儿园老师也发现萌萌的表现有些反常,家访中得知萌萌妈半年前生下了小宝,全身心照顾婴儿,冷落了萌萌,于是建议家长带萌萌看心理医生。果然,在心理诊所,萌萌被确诊为同胞竞争障碍。

萌萌妈不以为然:“姐妹间争宠很正常啊,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5岁的强强近来经常说肚子疼、头晕。爸爸带他跑了四五家医院,都查不出原因。

有一天,父子俩从医院出来,强强突然问:“爸爸,要是妹妹死了,你们还会再生吗?”爸爸大吃一惊,马上联想到最近发现的奇怪现象:只有10个月大的女儿经常无故哭泣,小脚丫上有深深的指甲印;强强的房间里经常飘出棉絮,原来是强强撕开了几个布娃娃,从撕开的痕迹上看,很像是在发泄愤怒;阳台上晾晒的婴儿衣物经常掉到地上……

强强爸感觉事态严重,马上带强强去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经过谨慎会诊,确诊强强患有同胞竞争障碍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疾病?从来没听说过啊!”强强爸一头雾水。

6岁的壮壮也是一个同胞竞争障碍患者。为了捍卫自己在家里的权利,他一个人坐公交车到30公里外的奶奶家,发誓再也不回爸妈的家。

“这孩子脾气犟。”奶奶用爱怜的语气告诉心理医生,“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小弟弟,家里房子又小,爸妈把他的房间腾出来给保姆住,让他住阳台,他就跟爸妈翻脸了。”

“才不是呢!”壮壮连珠炮似的为自己辩护,“他们(指爸妈)总忘给我做早餐,总忘洗我的衣服,送我去幼儿园总迟到。自从有了弟弟,爸爸再也没有给我讲过睡前故事,我提醒他,他就生气,骂我不懂事,还说让我给那个该死的小东西做榜样,他们只爱弟弟,不爱我!”

奶奶希望壮壮留下来陪自己住,也给儿子儿媳减轻点负担,但心理医生建议壮壮尽快回到父母身边,否则他的“同胞竞争障碍”将很难治愈。

妹妹一边吃饭边和妈妈聊天(妹妹可以跟妈妈睡觉)(1)

02

同胞竞争障碍

可以视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病,

父母必须予以重视

顾名思义,同胞竞争障碍是指随着小宝的出生,大宝出现某种程度的情绪紊乱,表现为对小宝的敌视和嫉妒。

同胞竞争障碍主要有以下5种表现:

第一,刻意竞争和嫉妒。

与婴儿争夺父母的关注和疼爱,有的要求把婴儿送回医院、送给别人或送回母亲肚子里,不愿和婴儿分享玩具和生活用品,对婴儿缺乏关心,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及攻击行为,如在婴儿睡觉时大吵大闹、故意暗中作梗、预谋伤害,有的孩子甚至出现对婴儿的残害行为。

第二,出现退化行为。

吃饭要喂、喝奶用奶瓶、要母亲把尿、吸吮拇指或模仿婴儿的举动以引起父母的关注;用幼儿的语气说话;要求妈妈陪着睡;整日缠住妈妈不放;等。

第三,出现情绪问题。

表现为焦虑、抑郁或社会性退缩,变得爱哭、孤僻,不和小朋友玩。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晕、腹痛等,也会出现睡眠障碍。较大孩子会诉说烦恼、痛苦、不开心,感觉父母不爱自己了,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及自杀意念。

第四,出现行为障碍。

患儿有可能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父母指令、与父母对立乃至冲突、破坏家里或者婴儿的东西、说谎、找借口逃避学习及其他活动等反常行为,甚至离家出走。

第五,社会功能受损。

常导致家庭不安宁,自身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社会问题。

妹妹一边吃饭边和妈妈聊天(妹妹可以跟妈妈睡觉)(2)

03

应对同胞竞争障碍,

家长可采取如下措施

预防及应对同胞竞争障碍,父母宜采取如下策略:

首先,预先沟通。

准备生育小宝的父母,在备孕期间就要做好大宝的思想工作,询问大宝是否愿意接受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积极引导他说出想法和态度。父母还可以让大宝参与欢迎家庭新成员的行动,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

其次,尽量保持公平。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尽量避免有意或无意地偏袒小宝,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两个孩子,防止对大宝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同时,父母应该通过与大宝共读相关图书,或讨论身边的真实事例,有意识地培养大宝爱护、忍让小宝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对大宝良好的表现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大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再次,密切观察大宝,温和处理冲突。

父母要善于通过生活细节观察大宝,如果发现他有异常情绪和行为,要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原因,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采取既不过度关注,也不粗暴批评,更不打骂的温和处理方式。

当大宝发现没人重视他的过度反应时,慢慢地这些异常情绪和行为就会消退。但是等大宝闹腾过后,父母应及时给予安慰、解释和正面引导。

父母切记,批评大宝时,一定要避开众人,尤其不能当着小宝的面,以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不能让他迁怒于小宝。

最后,不要对大宝进行道德绑架。

如果大宝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医生又检查不出生理原因,父母不要指责孩子装病,否则会加重大宝的被抛弃感,躯体症状会更严重。

END

作者:炳阳

编辑:付晓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