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句宋词最美的句子(桃花扇一句一字)(1)

读完《资治通鉴》第一卷,有点累了,想换一本书读读,于是,我在书柜里找到了这本《桃花扇》。

《桃花扇》共四十齣(音“出”),每十齣为一卷,共四卷。作者孔尚“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终成文学史上的一曲绝唱。

《桃花扇》小序乃序跋佳作,我试着简析如下:

序的前半部分谈“传奇”,凸显其特点与旨趣。

在孔尚任看来,“传奇”虽然不能与正统文学相比,却也“无体不备” :它兼容诗词曲赋、小说、绘画等,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传奇”的旨趣在于:它能“警世易俗”,能“赞圣道而辅王化”。用现在的话来说,他能警示世人,改易风俗,宣扬圣道,化育民众。它所起到的作用和《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作品是一样的。

一人一句宋词最美的句子(桃花扇一句一字)(2)

明末清初,“传奇”这种艺术形式虽已盛行,却依然被看作是“小道”,处境尴尬。孔尚任谈“传奇”的特点与旨趣,就是想通过这本书为“传奇”正名啊。

小序的后半部分谈《桃花扇》,分别谈了其内容、创作目的、创作过程以及面世后所遭冷遇等。

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目的很明了,那就是想让后来之人弄清楚:明朝三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到底“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 ,想通过这部戏剧 “惩创人心, 为末世之一救矣。”

这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斋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孔尚任创作《桃花扇》也是用了十余载的光阴,增删三次,“一句一字,抉心呕成”,着实不易。可以说,孔尚任和曹雪芹一样,为自己的作品耗尽了一生的心血。

然而,这样呕心沥血之作问世后,却遭受了冷遇:“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这让孔尚任“每抚胸浩叹, 几欲付之一火。” 其愤怒之情,显而易见。

好在,孔尚任格局较大:“天下大矣, 后世远矣”,放眼于浩瀚的空间、渺远的时间,未必不能遇见知音啊。!那就“姑俟之”吧,等待知音的出现。

好在,孔尚任终于等来了后世的无数知音,《桃花扇》也终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二百余字的小序言简意丰、动人心弦,让我们看到了《桃花扇》、也看到了孔尚任的不凡之处。

想想,我能看到这本《桃花扇》,还真得感谢当年孔尚任忍功与格局呢!好吧,我准备用一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加油!

一人一句宋词最美的句子(桃花扇一句一字)(3)

(网图侵删)

【读书摘录】

《桃花扇小引》

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 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 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王化,最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 岂不信哉?

《桃花扇》一剧, 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盖予未仕时, 山居多暇,博采遗闻,入之声律,一句一字,抉心呕成。今携游长安,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转思天下大矣, 后世远矣, 特识焦桐者, 岂无中郎乎?予姑俟之。

康熙己卯三月云亭山人偶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