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中写下很多诗篇,《朝发白帝城》无疑是其中非常优美的一首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从意境上来说是非常美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上的时候,李白从白帝城离开。在离开的时候,站在白帝城上,可以看到彩云环绕,景色优美。从这个景色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白帝城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个地理位置,为后面的字句,实际上是做了一个铺垫在里面。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1)

而且,在字句中,实际也包含了一种诗人的心情。李白写《早发白帝城》的时候,处境其实非常特殊。确切而言,他正处于被贬夜郎的途中,只不过是刚刚接到赦免的命令。

事实上,这次被贬夜郎,对李白的影响极大。很多人都认为,他从此以后,都会回不来了。夜郎在当时属于非常偏远的地方,当时很多被流放的人,都就此病故。杜甫还写了《梦李白》的诗,在诗中隐约透露出,李白已经离开人世的感觉。当然,杜甫有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他身处的环境,消息比较闭塞。同时也是因为,过去被流放的人,大多难以归来。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2)

李白其实也有这个心理准备。可是,在他被贬的时候,关中大旱,皇帝大赦天下,李白也因此得到赦免。所以,这个时候的李白,心情当然是很激动的。李白才会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里既包含了前面铺垫白帝城的地形,也包含了李白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因为唐朝年间,船只行走,全靠水速。只有像白帝城和江陵之间那么大的落差,才能有那么快的速度,让李白可以一天之内,就能到达江陵。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3)

我第一次阅读这篇诗句的时候,还是在小时候爷爷买的《唐诗三百首》上面。当时只是感觉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人,能把乘船写得那么有想象力。可是,后来我了解李白生平,以及当时他所处的环境以后,才逐渐感受到李白的心情。

正是因为船只行驶得很快,才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的猿猴啼叫的声音还在耳边的时候,船只已经驶过万重山间。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4)

这里是在写景,也是在写李白自己,更是在天下间同样有这样感受的所有人。目空一切,所有的苦难艰险都已经过去。

整首诗,无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极为磅礴。比如说“千里”和“一日”实际上就包含了空间和时间,整首诗的维度一下子就打开了。这也只有李白才能写出的诗句,寻常人只能发出“我很高兴”,或者写两句平庸的打油诗,绝对无法像李白这样,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词句,又不拘泥于词句。读李白诗,当饮一大白。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5)

从我个人经验来说,阅读诗歌,从来都不能离开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如果不知道李白的经历,就难以读懂“轻舟已过万重山”背后的含义。也只有经历安史之乱,杜甫才会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歌从来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读懂历史,才能体会诗歌。很多孩子就是没有弄懂这点,背诵诗词时才格外费力。所以,我给大家找到一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巧妙结合的好书——《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它将历史穿插在诗词中。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6)

五千年的历史,伴随每一首诗词,以更宽广的维度,呈现在我们面前。孩子不用机械记忆,就能主动学习那些有趣的知识。避免将这些原本有趣的知识变成孩子讨厌的内容,增加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失去兴趣。

在这本书中,除了有名家做出的权威注释、重点讲解和译文解释外,还讲解了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的心路历程。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7)

《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又包含320幅手绘插图,打破孩子与诗词的距离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真正做到诗里有人、诗里有事、诗里有物,让孩子可以轻松阅读,读懂中国传统文化。

唐诗十大经典诗人李白(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8)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