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萝卜头,相信不少人对这个小英雄应该都比较熟悉,但说到杨钦典,也许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闪现一个问号,他是谁?

1949年10月,对于新中国来说,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重庆解放在即,蒋介石的美梦破碎,于是丧心病狂地在11月27号这一天,对囚禁在白公馆以及渣宰洞里的革命者进行大规模屠杀,手段之残忍,罄竹难书!

当年的杨钦典便奉国民党命令,与国民党另一个特务杨进兴联手杀死了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

55年后的晚上,同样的日期,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重庆市为“11·27大屠杀”殉难烈士举行盛大而隆重的悼念活动。时年86岁的杨钦典一个人蹲在墓碑前,老泪纵横地喃喃道: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你们....

这其中,便有共和国最小烈士之称的小萝卜头。

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老人的悔恨与眼泪。直到那天,这位满眼泪花的老人脑海中都还记得两年前,小萝卜头的大哥去他家的情形。

2002年的夏天,八十多岁的杨钦典正在家中忙碌,突然儿媳妇胡玉梅告诉他,有两个人找他。老人将信将疑,出来一看,是一个约摸六七十岁的男人带着一个年轻女子,二人手上提着食用油、八宝粥等礼物,看样子倒像是来走亲戚的。

杨钦典想着,这两个人自己压根就不认识啊,正想摆摆手说你们找错人了,却不料对方一开口,便惊得杨钦典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大哥宋振华。”随同宋振华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女儿。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2)

那一瞬间,杨钦典脑海中的唯一一个想法便是,报应来了。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面对面前比自己小上二十来岁的宋振华,一下子就变得诚惶诚恐起来。自己当年参与杀害了小萝卜头,会不会马上迎来一场迟来的报复?但年纪大了,就算对方想要报复,他也没有办法躲避,这或许本来就是他应该承受的结果。

然而,就在他们一家人都低垂着头,等待对方兴师问罪时,宋振华似乎看出来他们的想法,他解释说:

“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当年父母和弟弟在监狱中的生活情况以及一些细节,借此表达对亲人的一种追思和怀念。”

听到宋振华的解释,杨家人这才像是松了一口气,连忙将门外的二人迎进家门。

放下礼品后,他们从上午聊到中午,杨钦典的儿媳妇便留宋振华父女吃了一顿尽心准备的农家“便饭”。吃完之后,三人继续聊着往事……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3)

杨钦典,1918年出生在河南省郾城县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杨家虽然家穷,但还是把杨钦典送去学堂读书。可上了几年学之后,家里实在穷到连锅都揭不开的地步,杨钦典不得不辍学回家,努力种田以填饱肚子。但那个年头,农民能“填饱肚子”,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可当时整个中国都流传着一句话,“当兵扛枪,肚里不慌”。当看到饥饿悄无声息夺走人的性命,却又另一批人因为外出当兵,全家都吃饭不愁时,杨钦典便也产生了参军的想法。

只要扛上枪后能吃饱肚子,就算去跟人拼命,杨钦典都愿意。至于什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杨钦典从来就没有想过。

1940年春,22岁的杨钦典离开家乡,来到胡宗南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他怀揣着当兵就能吃饱饭的想法报名。但他并不知道,这一去到底是喜还是忧。

这个时候,父母当年咬紧牙关让他读的那几年书派上了用场。由于粗通文墨,杨钦典没有费多大精力便被录取了。

两年后,24岁的杨钦典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个骑兵部队,成为一名骑兵。经过部队两年的培养,杨钦典的心境产生了变化。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4)

当初的他参军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如今的他眼看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心中也愤慨,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也希望能去战场,将日本鬼子杀个痛快。

杨钦典的身材有着北方大汉特有的魁梧,如果能够下放战场杀鬼子,指不定还真能成一方人物。但国民党部并没有给杨钦典这个机会。

身为一名骑兵,杨钦典并没有被派上前线,反而被蒋介石挑选为警卫团的警卫,这让杨钦典心中非常不舒服。但奈何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兵,服从命令才是他该做的事情。

当了一段时间的警卫之后,杨钦典又被从西安远调四川,并被分配到交警总队特务队担任班长一职。

虽然没能扛着枪上阵地杀日本鬼子,但杨钦典这时好说歹说,大小也算得上一个官了。他先后担任过宋子文以及孔祥熙等政务要员的安全警卫。表面上来看,杨钦典的能力得到了上面的认可。但实际上,他当了好几年的警卫员,也没有赚来一次升迁的机会。

抗战时,杨钦典的职责还是看护长官,但是到了抗战后,他却从看护长官变成了看护“犯人”.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5)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杨钦典被派到歌乐山集中营里面担任白公馆看守班的班长,主要职责便是看押关在里面的政治要犯。

在看守“政治要犯”期间,杨钦典看到了很多之前都没见过的残酷刑法,也体会到了国民党残酷血腥的一面。这无疑让他“效忠党国”的思想产生了松动。

白公馆与渣宰洞是歌乐山集中营的两大凶恶之地,以滥用酷刑臭名昭著。蒋介石方在抓到我党革命者之后,大多数都会将他们投放到这里来。

当时被关押在那里的,便有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以及他的妻子徐林侠。

不过,宋绮云尽管被关押在白公馆,处于被动地位,但也依然没有停歇过策反活动。在与杨钦典接触时,宋绮云发现他是一个出身贫苦,最初当兵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并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这让宋绮云找到了突破口。

每当轮到杨钦典当值的时候,宋绮云对杨钦典又是谈形势,又是讲道理,给他分析蒋介石政府一直以来的种种恶行,暗示他弃暗投明。

杨钦典虽然身在国民党,但作为一个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因为立功当官而产生个人荣誉感的经历,杨钦典对国民党的忠诚其实也是有限的。久而久之,他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宋绮云潜移默化的影响。

后来只要一到杨钦典当值,他就会给我党革命人士传递口信,或者给他们望风。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6)

杨钦典本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如果不是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丧心病狂地命毛人凤等人将关押在重庆集中营里面的“政治犯”杀掉一批,或许所有人,包括杨钦典在内,他们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毛人凤在收到蒋介石诏令之后,还特意提了提杨虎城的名字。蒋介石此时已经杀红了眼,正面战场打不过我党,他就想着多杀一些我党的拥护者。

一声从蒋介石牙缝中蹦出来的“杀”字,彻底改变了杨虎城、宋绮云一家,甚至是杨钦典的命运。

自蒋介石下令之后,白公馆特务头子陆景清便开始对杨虎城有预谋地策划暗杀行动。

1949年9月6号晚上的11点多,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从贵阳息烽监狱离开,被转移至歌乐山,女儿杨拯贵则在特务的有意安排之下,与宋绮云夫妇以及儿子小萝卜头在之后的两个小时抵达。

杨虎城父子刚到歌乐山戴公祠,一个名叫王少山的国民党特务便窜了出来,趁着天黑,迅速将手中的匕首插向了杨拯中的腰间。顷刻间血流如柱,杨拯中惨叫一声之后,几乎立即便没有了声息。

杨虎城眼看儿子被杀,刚想反抗,但无奈已经被捆绑起来。没过多久,他也很快倒在了血泊之中。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7)

等到杨拯贵和宋绮云一家抵达戴公祠的时候,特务们也打算用同样的方法,将他们残忍杀害。由于人数众多,他们便开始进行分工。

宋绮云四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进入内屋,外间屋子里的人拿着匕首蓄势待发。而这些拿着匕首的人里,就有杨钦典。

宋绮云四人刚刚进入警卫室里,一个名叫杨进兴的特务便将手中的匕首刺向宋绮云和徐林侠,而杨钦典则被指示去杀死两个小孩。

杨进兴趁夫妻二人不备,手起刀落将匕首插入他们要害,宋绮云当场身亡,而徐林侠顶着满身的鲜血,请求特务放过两个孩子,但并没有收到回应。很快她也因伤重身亡。

小萝卜头和杨拯贵几乎是亲眼看到两个大人被敌人残忍杀害,但他们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当时杨钦典已经冲到小萝卜头身边,伸手就掐住他的脖子,将他按在了地上。以杨钦典成年人的体力,他要掐死小萝卜头其实易如反掌,但杨钦典没有用全力。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8)

这个时候,杀死宋绮云夫妇的杨进兴跑了过去,拿起手中血迹未干的匕首就猛向地上还在呻吟的小萝卜头的脊梁骨处刺过去。小萝卜当场死亡,年仅八岁。

宋绮云夫妇和小萝卜牺牲了,然而对于亲眼见证他们被杀,甚至是直接参与的杨钦典来说,他的人生却就此陷入了无限的折磨中。

每当入睡之时,梦中便会出现宋绮云夫妇倒在血泊中的样子,就会闪现小萝头被自己掐住脖子时苦苦挣扎的画面。

自责和愧疚感几乎主宰了他的余生,这甚至让他开始思考,痛快地死去和被愧疚占据一辈子的人生,究竟哪个更让人轻松?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解脱的方式。

1949年11月,在解放军的强势攻势下,重庆宣告解放。

此时,蒋介石和他的亲信们早已经逃离了。可当时还有很多国民党并没有来得及撤离。身在歌乐山集中营的杨钦典,作为一名看守监狱的普通小兵,自然也没有重要到被蒋介石带去台湾的地步。

在负罪和愧疚的挣扎中,重庆解放后的第二天,杨钦典就选择到重庆市公安局登记自首。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9)

从参军到自首,杨钦典始终在为国民党服务,在狱中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宋绮云一家,并且杀害年仅八岁的小萝卜头。凭着这些罪证,重庆市公安局给杨钦典定一个重罪甚至是死罪,都是理所应当的。

杨钦典自然知道自己的罪行,但即便是这样,他也要主动去自首。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赎罪,他才不用再在愧疚中煎熬了。

但是杨钦典却想错了。

杨钦典自首后,本以为等待他的时镣铐枷锁,以及无休止的囹圄生活。但是重庆市公安局却直接把他放了,不仅没有追究他的罪责,甚至还预备将他安排到公安局里工作。这番作为让人忍不住费解,甚至杨钦典本人都疑惑不已。为何重庆市表示愿意既往不咎?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叫罗广斌的共产党员,也就是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

时间再次转回到重庆解放之前。

参与杀害小萝卜头一家之后,杨钦典获得了国民党部给的50块钱奖金。想到小萝卜临终前痛苦的模样,50块钱拿在手中,烫得杨钦典恨不得扔出去。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0)

但愧疚之余,眼看着国民党败局已定,这也让杨钦典变得惶惶不可终日。那段时间,他几乎一直都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直到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才惊醒了一众在歌乐山看押“政治要犯”的看守员,包括杨钦典。

有一天,杨钦典依然像往常一样巡视牢房,当走到共产党员罗广斌的牢房前,他被喊住了。

在宋绮云等人尚且还在世的时候,杨钦典因为经常给革命人士传递消息,所以罗广斌对杨钦典都比较熟悉。

“老杨,你知道吗?新中国成立啦!”

杨钦典听到罗广斌竟然胆子这么大,在国民党掌控的歌乐山监狱里面,也敢大声嚷嚷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担心。

他四处看了看,察觉四周除他之外没有别的看守员后,小声地对罗广斌道:“你别乱说。”

“老杨,听我一句话,国民党要完蛋了,别给他们卖命了!”

罗广斌是共产党员,在狱中也看到杨钦典过去给过狱中的共产党员多少帮助,他也是真心想让杨钦典能够“良禽择木而栖”。

但他也只能劝到这里了,接下来的路,就看杨钦典怎么选择了。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1)

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不少被关押的志士都告诫杨钦典,蒋家王朝倒闭眼看已成事实,好说歹说也要给自己留一个后路。

未来到底怎么走,杨钦典还需要好好思考一番。但上天没有给他多长的时间。

1949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才一个多月,一桩惨案震惊中外。

知道自己溃败之势不可挽留的国民党反动派,此时陷入了一种丧心病狂的状态。11月27日,他们对关押在歌乐山集中营里的共产党革命人士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巧合的是,屠杀实施的时候,杨钦典正在当值。白公馆当时关押着40余名革命者,屠杀由国民党保密局司法处和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分别进行。

反动派用枪,用刀,血洗了监狱,一直到晚上10点多的时候,白公馆内40余名共产党,仅仅只剩下了最后19名幸存者。

这时意外发生了,渣宰洞出现了紧急情况急需增援,白公馆这边的警卫员便几乎全员出动,仅仅只留下了少量的警卫员看守剩余的19名幸存者,者留守的警卫就有杨钦典。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2)

此时身在白公馆当值的他,听着不远处正在进行屠杀的渣宰洞不停传过来的枪声,想到了几个月前小萝卜头一家死在自己面前的样子,想到了那50块钱,杨钦典随即作出了一个决定:不如把关在白公馆的人放了,等共产党打进城得了天下,我可将功折罪,说不定还是条活路。

抱着这个想法,杨钦典趁着别人不注意,跑去了关押犯人的牢房。他甚至想着,只要有一个人愿意给他承诺,他就会放了他们。

然而放掉这些革命者,等来的到底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报复,还是新中国对他宽大理解?一切都未可知,但当时的杨钦典已经做不了别的选择。为了自救,也为了赎罪,他只有这唯一的一个选择。

杨钦典刚到牢房,罗广斌便着急地向他招手。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3)

“老杨,要赶紧拿定主意,想办法把我们放出去。重庆眼看着就要解放了,错过了这个机会,到时候你想立功赎罪也晚了!”

听到罗广斌这句话,杨钦典便问:

“我可以放掉你们。但是杨进兴他们肯定会要我的命。再说,重庆解放后,共产党和解放军会饶了我吗?”

这话很明显,杨钦典动摇了,但他他还是为以后担心。杨钦典此时需要罗广斌一个承诺。这个承诺,罗广斌当然会给,而且给了就必须要做到。

“这一点请你放心,至于解放后你的命运和出路,我们早就为你考虑过了。我们这些被你放出去的人可以为你作证并承诺:一、保证不让解放军杀你;二、证明你为共产党做过不少工作,功大于过,争取让政府给你安排工作;三、保证不再追究你的过去。共产党说话从来是算数的!”

得到罗广斌承诺之后,杨钦典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去,随后便返回自己的住处,拿上钥匙返回到牢房。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4)

杨钦典对罗广斌等人说:钥匙先给你们,一旦有人进来搜查,就把它扔进下水道去。现在外面还有人,先不要动,一会注意听楼上的声音,只要听到跺三脚的声音你们就往外跑。

嘱咐完毕,杨钦典把锁打开,但并没取下来。他跑到外面,对驻扎警卫大吼一声:共军进城了!直吓得看守们慌忙逃跑。看守们都跑没影了,杨钦典就迅速跑到罗广斌牢房所在的上一层楼,狠跺了三下脚步,释放逃跑信号。就这样,被关押在牢内的人才终于有了逃出生天的机会。

11.27惨案发生之后,因为释放我党19位革命人士有功,重庆解放后,在罗广斌的陪同与作证之下,杨钦典功过相抵,重庆市政府这才发出了让他留在政府机关单位工作的邀请。

当时杨钦典本来说要考虑考虑,但几天之后家中寄来的一封信,改变了他的想法。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5)

原来家中老父老母亲在得知重庆已经解放之后,对儿子的特殊身份也担忧不已,生怕儿子有个什么闪失,特地托人写信过来问一问情况。

信中父母也殷切地表示了自己对儿子的想念,除此之外,还说政府给每家每户都分了田地,你要是没事的话,就赶紧回家吧,家里正缺一个种地的。

老母亲一席话,也彻底让杨钦典下定了决定,回家种地。

重庆市政府在知道杨钦典的意愿之后,没有阻拦,甚至还给杨钦典准备了回老家河南郾城的路费。

杨钦典接过路费,对重庆市公安局的同志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背起包袱,就此踏上了返乡的路。

重庆,歌乐山监狱,白公馆,以及渣宰洞这噩梦一样的地方,永别了。

回到家乡之后,杨钦典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当年11.27惨案发生的时候,杨进兴趁乱逃跑,随后隐姓埋名在乡下生活。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6)

杨钦典尽管曾经犯下罪过,但在家乡,没有人看不起他,指责他。“功大于过”是大家给他的评价。

那些年里,对于子孙后代,杨钦典教育他们爱党爱国,他的一个孙子谨记爷爷教诲,后来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而杨钦典自己,也曾多次出席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以亲身经历,去教育社会众人。

老年时,杨钦典的生活拮据,乡亲们有人建议,让他申请生活补助,但杨钦典拒绝了。在他自己看来,尽管释放19名共党革命人士有功,但依然抵消不了杀害小萝卜头所犯下的罪孽。直到2002年,杨钦典才真正得以解脱。

2002年,宋振华父女的拜访意味着,杨钦典真正获得了宋家人的原谅。

宋振华父女走后,八十多岁的杨钦典起身相送。他拄着拐杖,迈着缓慢的步伐,将宋家父女二人送到离家几里路的村口公路上,眼含泪水看着他们上了车。老人挥手道别,二人走远后老人仍依依不舍地站在村口。

杀害小萝卜头的刽子手: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凶手去自首(17)

他当年犯下的这滔天的罪行,以至于要终身生活在悔恨当中。当年亲手参与杀害宋振华最小的弟弟小萝卜头,亲眼见到同伙杀害宋振华的父母宋绮云和徐林侠,没想到如今他竟然就这样轻易被原谅了。

杨钦典不敢相信这份原谅来的这样轻易,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说,他一生再没有什么遗憾了。

2007年11月17日,这位背负了一辈子歉意,负重前行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离开,没留下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