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王东岳与其说是个学者,不如说更像一名江湖人士,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也许正因为他不是主流学者,所以,他的文字游走天下、无拘无束。

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这是借了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完全的独立学者。成名之作大约是《物演通论》,书中提出了一个万物演化的新规律——“递弱代偿原理”,高级的生物无论怎么演化生命力都会递减,这本来就不是个问题,生物的进化本来也不存在越高级越活得长的规律,那不是进化论原理,又谈和突破?千年王八万年龟,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既然论题交叉到了实证性,却用哲学演绎的方式做推论,这东西是不会有价值的。所以,王东岳并没有因《物演通论》成名,他成名于网络,通过直播谈传统文化。于是,成了一个争议性的人物。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1)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2)

主流学者大骂王东岳:你讲的不是哲学,别忽悠。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是学哲学的,从学术的角度不看好王东岳的东西。但是,哲学也没那么神秘,它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与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哲学命题与宗教一样,都是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与宗教不同,哲学与科学的命题都必须有完整的逻辑系统。那王东岳又有什么不可以谈的呢?怎么谈才算是纯粹的哲学呢?还真有点说不清。

其实,主流学者最受不了的是王东岳居然自创了一个“体系”,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批评的是主流学者。

七十年来,主流学者都做了些什么呢?做的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功夫,无非给既定的哲学系统加注脚,不能说这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工作,但是,在二十世纪的哲学流派中,肯定不会有中国学者的一席之地。因为你永远在踏步,没有创新;单就马克思哲学体系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为中国具体的现实所用,即便是加注脚,也要与时俱进吧,然并卵。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3)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4)

王东岳自创了一个哲学系统,并不在于这个系统有什么价值,坦率地说,可以不看。喜欢看的人也许会有所得,不喜欢看的人也绝对不会有所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演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那种通过演绎的方式构建什么体系、原理、法则的历史已经翻篇了。

主流学者对王东岳的反感,也许更多地来自网络文化的俗解。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5)

谁也不是圣人,我们这一代治学的人,特别是传统文化,与民国时期的老先生和乾嘉学派的大师们比,无论功底还是治学精神都差得太多了。王东岳三言两语拼流量,出错也在所难免。但是,要出错也要站在前人的肩头上吧,不要象于丹想哪说哪?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6)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7)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8)

顺便举两例:

王东岳: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唯一哲人,

这从何说起?庄子不是?王船山不是?怎么才算哲人?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9)

王东岳又说:所谓“道生一”,是指道派生了天地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出现以前的某种状态,所谓“一生二”,是这个原始混沌状态随后派生出了天和地这两样东西,所谓“二生三”,是天和地这两样东西接着派生出了动物、植物和人类,所谓“三生万物”就是动物、植物和人类最后派生出了天下万物,

媒体为何为王东岳提供平台(主流学者痛斥王东岳)(10)

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俗解,”一“是混沌没问题,但不是天地未分,是阴阳未分。在《道德五千言》中,天与地很多地方是阴与阳的代指,不要真的具像化了;一生二是指混沌状态的分化;分离出了阴阳;混沌是什么,是气;阴阳也是气,阴气浊而下沉,阳气清而上扬,这就有了“交合”,这就是“二生三”了,三为生,五千言中哪里告诉过你“三”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分类呢?传统哲学只有天地人,没有植动人;为什么说”三“生万物呢?三是交合呀,这交合就是化生万物的”玄牝之门“。阴阳交合这是中国哲人认知中化生万物的基本法门,而不是植物、动物、人类这种欧洲自然科学的分类,窜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