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武乡红色革命砖壁(太行革命老区武乡县)(1)

下北漳村民腰系红绸扭起拥军秧歌 李东兴 摄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在太行山西麓,浊漳河北源与支流蟠洪河的汇合处,有一座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圣地”的小村庄——山西省武乡县下北漳村。1938年,抗战烽火遍燃太行,时年7月,八路军鲁迅艺术学校进驻北漳村,一批批文化战士聚集于此,以艺术唤起民众,痛击敌人。

“那个时候,驻扎在我们村的鲁艺八路军和文艺界精英每天用歌声、舞蹈宣传抗战,我放羊时总会在山坡上远远地看。”彼时,武乡县的八路军老战士李金水还只是个为地主家放羊的小羊倌,时常被地主克扣工钱、无端打骂。

“穷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一次次充满力量的演出,让李金水看到了希望,萌生了长大参军打鬼子的念头。1944年2月,刚满17岁的李金水入伍参军,后成为八路军129师386旅的一名战士。时至今日,李金水已是四世同堂,和老伴一起在武乡县过着幸福的生活。

80多年前,下北漳村里的贫苦少年因八路军鲁迅艺术学校而迎来了人生的转折。80多年后,这座小村庄依托“前方鲁艺”旧址等独特的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致富新道路。

走进下北漳村,身边的一切都别有韵味。脚下黄土颜色的水泥道、按旧貌复原修缮的土窑土屋代入感极强。行走其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之中。

在村里的“鲁艺人家”小院,歌声、笑声、讲解声充斥着小院的每个角落,以文化的气息、乡土的滋味迎接四方来客。村民暴书宏是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的人。“我们不仅提供地道的家乡菜和住宿,还不定期开展研学活动,为参观者深入讲述村里的红色故事。”暴书宏说。目前,小院每日接待参观者上百人,纯收入超2000元。

长期以来受文艺浸润,下北漳村的红色气质有着独特的“文艺范儿”。

“姐妹们!大队闹红火了,咱们去排练节目!”下北漳村红火队的微信群每天都很热闹,群里的四五十位女村民大多在附近城镇工作,闲时便唱唱歌、跳跳舞。红火队的李爱苹自豪地说:“赶旱船、扮大头娃娃、踩高跷、耍武术,我们样样都行!”

退休回到村里的李双英夫妇也闲不住,他们自己花钱置办行头,组织村民们一起排练情景剧。《敌人占蟠龙》《反扫荡》……各式各样的节目结合当地秧歌中丑角独有的诙谐,生动有趣,让村民和游客在欢笑中了解村里的红色历史。

去年4月,下北漳村组建“前方鲁艺老房东艺术团”,在李东兴、李鸣凤、暴书宏、李志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由25名村民组成的演出队伍远赴辽宁省沈阳市演出,将带有太行山特别是武乡县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呈现在更大的舞台。

村民李苟兰出于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建立了下北漳健身辅导站,带领村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她与村里的“李双英鲁艺之音文艺演出团”合作,将体育健身与文艺娱乐组合在一起,并轨发展,为乡村文化发展营造了活跃的氛围。如今,村里的健身队伍人数达7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1.5%。

曾在村里取景拍摄微电影的导演说,下北漳村的男女老少都对生活怀有满腔热情,文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原先总在村头晒太阳、打麻将的村民们开始学表演、磨台词、打太极,下北漳村这些文艺的“星星之火”就这样将村里的文化生活点燃,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

2021年,村里引进水上乐园项目,暑期单日游客超5000人,收入2万余元,极大带动下北漳村经济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摆起凉粉摊、灌肠摊,产品往往很快脱销。

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表示,近两年下北漳村声名鹊起,“前方鲁艺”旧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村民家里的小米、蜂蜜等土特产品也越卖越好。

下北漳村的新风貌,是太行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作为著名的革命圣地和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近年来,武乡县委、县政府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转化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新动能,老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关村村民任成堂在武乡县推出的红色实景剧中扮演一位老羊倌,每次演出,他和他的30多只羊“演员”总要在剧场里的坡上坡下跑好多个来回,每年都能“跑”出近1万元的演出收入。他说,借着红色旅游的火热劲儿,下关村60%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办得好的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

在八路军总部驻扎过的王家峪、砖壁村,村民们纷纷加入红色旅游的大军,村里妇女一针一线缝制的八路军总部太行旧址、八路军将领等图案的壁挂画、挂饰、披肩让游客赞叹不已。

著名的“魔术村”李峪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地雷大王”王来法的家乡。近年来,村里扩建了王来法纪念馆,自编自演了情景剧《英雄的足迹》《地雷大王王来法》《太行丰碑》和红色实景剧《太行雷神》,每场演出都能吸引大批游客观看。

据统计,2021年,武乡县“旅游 乡村振兴 乡村农家乐 土特产销售”的旅游新业态共带动2105户6489人就业增收。经过一代代太行人的不懈奋斗,太行革命老区已披上新装,再踏征程。(朱 萌 本报驻山西记者 郭志清)

来源: 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