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摔哥)
在本周的AEW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马特·哈迪的惊喜首秀!接下来,他将代替受伤的尼克·杰克森加入精英小队,在“铁血雄心”大赛上对抗核心军团!依照马特加入AEW这个速度,显然,他还没从WWE离职之前就已经和AEW这边协商好了。
马特最后一次参加WWE节目是2月17日的RAW,当时他被兰迪·奥顿残忍袭击。据悉,在马特的合约即将到期之前,WWE也曾对马特进行过挽留,但马特最终没有选择续约,而是离开了WWE。
近日,马特·哈迪做客了Y2J的【Talk Is Jericho】播客节目。其中马特也提到了自己离职WWE的问题,而且还表示,如果WWE是由HHH掌权,那自己可能会在WWE获得更大的成功。
马特·哈迪:
“我对每个人都很开放很坦诚,我对包括文斯·麦克曼在内的每个人都说过,如果我留下来的话,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期待的是什么。只要我们能达成一致,我也会对所有人表示感谢。”
“最终我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在我离职的几天之后,我曾和HHH谈过话。HHH这个人相当可以,我觉得如果HHH是WWE唯一的掌权之人,那我或许会有更好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创意,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大家应该也都能感觉得到,老麦的商业思维和HHH的商业思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我们也不能断定谁是绝对正确或谁是绝对错误。
对于看摔角节目时间比较久的摔迷来说,大家可能觉得老麦做出的一些决定火设计的剧情太过“小儿科”,太“幼稚”,他力捧的一些明星有些“华而不实”。但其实,这也和WWE的观众用户和市场有关。
摔角节目不同于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也许一个篮球迷或足球迷能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球赛依然非常狂热。但是职业摔角的“粉丝生命周期”并没有这么长,能对摔角十年如一日保持狂热状态,并且愿意持续付费的粉丝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摔迷都会在几年之后逐渐脱坑,或是转变为“云摔迷”,只是看看新闻,简单了解下当前的情况,不会像以前那样每一期都追,如果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回归了才会打开视频看一看。
所以,WWE需要不断地引入新观众,把那些不是摔迷的人给他们转化成摔迷。另外,WWE的用户群体和消费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孩子和未成年。
结合这两个因素,所以WWE会在节目内容方面做得尽量浅显和通俗易懂,让节目的内容对新人友好一些,让不懂摔角的人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从而将更多普通人转化成摔迷。也正是出于此目的,所以即便高柏和布洛克·莱斯纳二人比赛打得并不好看,但老麦依然选择让他们拿到含金量最高的冠军头衔,为的就是通过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获取更多的粉丝,同时也能卖出更多的门票和节目。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看摔角时间很长的人,现在再看WWE的时候会觉得节目比较幼稚和低能,因为大家已经过了那个刚入坑的年代,已经吃透了摔角节目中千篇一律的剧情故事,熟悉了摔角节目的套路,看腻了英雄人物被疯狂碾压然后奋起反击一举击败坏人的戏剧性比赛模式,而是愿意去往更深处钻研,去欣赏那些招数多样化的比赛,关注那些更写实化的节目,就类似于NXT和AEW。
而HHH的运营方式,就很好的承接了上述的这一批人。他制作的内容更偏向于带新入坑的摔迷往更深的方向发展,将摔角小白转变成摔角深度爱好者,培养一批狂热的摔迷。
简单来说,老麦可能更倾向于“用户拉新”工作,而HHH则更注重后期的“用户转化”工作,一个是横向拓展,一个是纵向拓展。对于WWE的发展来说,二者的运营思路缺一不可。
我们现在看到的AEW节目,他们的运作模式显然更类似于HHH的思路。AEW的目标用户是已经有一定摔角基础的粉丝。我想,那些一直在追AEW节目的粉丝,大部分应该都有一年甚至几年的摔角基础了,而且应该不存在没看过WWE直接入坑AEW的粉丝。他们也是承接了那一批看腻了大众化摔角节目的粉丝,给这些粉丝们提供了深度更深的内容。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在这种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和多样性的摔角节目当中,受益最大的还是摔迷!
MMC摔角狂欢夜特约解说:摔哥
15年摔角爱好者
4年摔角行业工作经验
摔角运动推广者
摔角媒体平台“摔哥秀”创始人
曾面对面采访WWE环球冠军赛斯·罗林斯,WWE女子冠军莎夏·班克斯,ROH冠军杰·里索,电话采访WWE中国之星李霞。
曾担任中国摔角赛事解说员
参与中国摔角赛事剧情策划
MMC战神录摔角狂欢夜系列赛事解说
摔哥个人头条号:WWE摔哥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