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刘宋帝王谱(南北朝九史笔记)(1)

公元472年,宋明帝刘彧病逝,享年三十四。时年十岁的刘昱继位,是为后废帝。袁粲、褚渊辅佐朝政。

沈攸之镇守夏口(武汉汉阳区),自认为才能胆略过人,暗中图谋叛乱。后调任荆州,临走时把郢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的兵马器械全部带走。到任后以讨伐蛮族为借口,大肆招兵买马,加征田赋捐税以制造武器铠甲,本应向朝廷缴纳的军用物资也不再上交,并制造船舰近一千艘,经过荆州的士人商旅多被扣留;投奔荆州的亡命之徒都受到庇护藏匿。自己的部属中有人逃亡则穷追不舍,直到逮捕为止。沈攸之为政苛暴,荆州境内盗贼止息。

刘休范认为自己是皇家血统,地位尊贵,理应担任宰相,意愿未遂,于是心怀怨恨。典签许公舆教他礼贤下士,收募勇士,制造兵器。朝廷察觉到他的异常行为,暗中戒备。当时夏口无人镇守,朝廷派时年四岁的晋熙王刘燮为郢州刺史,王奂为长史代理府州事,夏口位于寻阳上游,朝廷怕刘休范劫持刘燮,便让他们绕过寻阳,刘休范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造反。

公元474年,刘休范起兵袭击建康。萧道成建议坚守京城,对方孤军远征,粮草不继,求战不得,自然会土崩瓦解。于是调兵遣将布防。当天,朝廷内外戒严。

萧道成率领前锋军进驻新亭(南京雨花台区),张永进驻白下(南京中心城区),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戍守石头(南京鼓楼区),袁粲、褚渊进驻宫城,因时间紧迫,来不及点发武器,只好打开南北两个大军械库,由将士自己随意挑选。

刘休范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台城(建康宫,六朝宫城),他自己从新林登岸,猛攻萧道成的营垒,双方激战,叛军攻势越来越猛,官军渐渐不支。刘休范身着白色便服,坐着轻便小轿,带数十名卫士登上新亭南面的临沧观。见此,萧道成的部将黄回和张敬儿请求以诈降之计袭击刘休范,获准。两人顺利投降,并瞅准机会斩杀刘休范。萧道成派人送刘休范首级回宫城,路遇叛军,人头被弃于水沟。

刘休范的部将杜黑骡不知道主帅已死,再次猛攻新亭。自午后一直战到次日天明。白下、石头相继失陷,褚渊之弟褚澄开东府门迎接叛军,拥戴安成王刘准占领东府。孙千龄打开承明门投降,宫中乱成一团。当时国库枯竭,皇太后、皇太妃等人搜集宫中财宝用作赏赐,无奈兵将已毫无斗志。

萧道成遣部将陈显达、张敬儿等人率兵从承明门入卫台城,宰相袁粲亲自被甲上马,鼓励将士。陈显达眼睛中箭仍坚持作战,大败杜黑骡于杜姥宅(建康南掖门外),张敬儿攻克东府,叛乱被平定。

萧道成率兵回到建康。百姓夹道观看,都说:保全国家的就是这位将军啊「全国家者此公也」

刘昱还是皇太子时就贪玩,不学无术,经常爬高竿。性格喜怒无常,侍从无法劝阻。刘彧多次叫陈太妃痛打他。刘昱即位后,对内害怕皇太后,对外害怕各位大臣,不敢太放肆。行过加冠礼之后,行为逐渐失控,在耀灵殿养了几十头驴,并把自己的马养在御床边。每日出宫游逛,最初还带着整齐的仪仗卫队,之后便丢下随从车马,只带几个近侍,游荡于荒郊野外,出入于街头闹市。陈太妃每次乘坐青盖牛犊车尾随其后,为了摆脱约束,刘昱换乘轻装快马,狂奔十几二十里地。有时投宿旅店,有时大白天就直接睡在马路边上,跟老百姓作买卖,有时遭到怠慢侮辱也欣然接受。下人做的事情,只要看一遍,马上就能学会,比如裁制衣服、制作帽子「凡诸鄙事,过目则能,锻炼金银,裁衣作帽,莫不精绝」;从没学过乐器,拿起箫笛就能吹出曲子「未尝吹篪,执管便韵」,为此常遭母后的训斥,刘昱越来越反感,于是叫太医熬制毒药,准备毒死母亲,侍从说如果这样做,你就要做孝子穿丧服,就不能出去游玩了。刘昱觉得有理,这才作罢。

当初,刘彧曾经把陈妙登赐给宠信的弄臣李道儿为妻,后来又把她要了回来,并生下刘昱。民间都传言刘昱是李道儿的儿子。刘昱每次便服外出,都自称李将军。

刘休范叛乱被平息之后,刘昱更加骄横暴虐,每日外出「夕去晨返,晨出暮归」,路上碰到狗、马、牛、驴和行人,统统诛杀,无一幸免「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逢无免者」,人心惶惶,店铺不敢开,大门不敢出,路上行人几乎绝迹「民间扰惧,商贩皆息,门户昼闭,行人殆绝」。钳、锥、凿、锯等刑具随时携带,一不高兴就杀人,一天不杀人,就闷闷不乐「天性好杀,以此为欢,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

阮佃夫等人密谋趁刘昱到外出打野鸡之时,宣称奉皇太后命令,传唤卫队回京,关闭城门,逮捕并废黜刘昱,再拥护安成王刘准为帝。但计划被泄漏,阮佃夫被逮捕,刘昱亲自驾车将其碾死。杜幼文、沈勃、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刘昱亲自率领卫士,将三人及其家人全部斩杀,砍断肢体,把肉一块块割下,连婴儿也没有放过。沈勃当时正在家里守丧,卫队还没有赶到,刘昱独自一人挥着刀冲进进去,沈勃赤手空拳与他搏斗,唾骂道「汝罪逾桀、纣,屠戮无日」,被砍死。

刘昱忌惮萧道成的威名,曾自磨短矛,要杀掉萧道成。其母陈太妃骂他「萧道成有功于国,若害之,谁复为汝尽力邪」,这才作罢。一日,刘昱曾闯入领军将军萧道成的家,时值盛夏,萧正在屋里裸睡,被刘昱叫醒,让他站着,在他肚子上画一个箭靶,然后拉紧了弓就要射他。侍卫王天恩说萧道成肚子大,是一个好箭靶,一箭射死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箭靶了,不如改用圆骨箭头,多射几次「领军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骲箭射之」。 萧道成这才幸免于难。

萧道成让亲信刘僧副秘密联络代理青、冀二州刺史的堂兄刘善明,让其在边境制造事端,好趁乱起兵。同时告诉了东海太守垣荣祖。垣荣祖说:领军府距离宫城不过一百步,全家出奔必然惊动朝廷,轻装前往,万一广陵守将闭门不纳,怎么办?往哪逃?萧道成次子萧嶷认为刘昱经常单独出来乱窜,从在这方面下手比较容易成功。大家一致认可。

越骑校尉王敬则主动暗中结交萧道成,经常在夜里换上平民衣服,匍匐路旁,替萧道成侦察刘昱的行踪。寻找刺杀的机会。

刘昱出宫进宫,从来没有固定时间,因此宫中各门夜间都不敢关闭,廷尉害怕见到刘昱,都不敢出门。禁卫军士卒更是躲得远远的,所以防卫非常松懈。要刺杀刘昱其实非常容易。

秋七月,某夜,刘昱来到新安寺偷狗,并和僧人昙度吃狗肉、喝大酒。之后醉醺醺地回到仁寿殿睡觉。看到一向宠信的弄臣杨玉夫,忽然态度大变,咬牙切齿地对杨玉夫说:明天就杀了你这小子,挖出肝肺。又命他观察织女渡河,说:看见织女渡河时,马上叫醒我;看不见,就杀了你。

王敬则与杨玉夫、陈奉伯等二十五人,之前已约好找机会刺杀刘昱。看着呼呼大睡的刘昱,杨玉夫拔刀砍下了他的头颅。陈奉伯把人头藏在袍袖里,神色自若地出宫,王敬则拿到人头,飞马奔向领军府,敲门大喊。萧道成以为是刘昱的诡计,不敢开门。王敬则把人头从墙上扔进去,萧道成叫人洗净血迹辨识,果然是刘昱的头,于是全副武装,骑马奔往宫城,宣称皇帝御驾回宫。萧道成入仁寿殿,宣布刘昱已死,文武百官都高呼万岁。

萧道成以皇太后的命令召集尚书令袁粲、中书监渊褚等人入殿商讨。王敬则拔刀厉喝「天下事皆应关萧公!敢有开一言者,血染敬则刀」,并请求萧道成登基称帝,萧道成提议由安成王刘准继任皇帝。无人敢反对。

当年,刘彧阳痿不能行房事,于是把怀了孕的各位弟媳都接入宫中,刘休范的王妃生了男孩后被杀,孩子则交给昭华陈法容养育。这个孩子就是刘准。

公元477年,追封刘昱为苍梧王。时年十一岁的刘准登基,是为顺帝。

萧道成手握兵权,把持朝政,把亲信都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之前,沈攸之的名望、官位都高于萧道成,萧沈还是亲家,沈攸之的儿子沈文和娶了萧道成的女儿。如今地位翻转,沈攸之心里愤愤不平,于是起兵叛乱。

萧道成问江淹「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江淹答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也。彼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搢绅不怀(官绅不支持),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没有同伙相助),五败也。故虽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

江淹以文章著称于世,晚年时才思衰退,世人都说他的才能用尽了。「江郎才尽」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沈攸之正如江淹所言,不得人心,喜欢暴力胁迫,士卒不断逃跑,于是下令士卒逃跑,军主担责。可还是无法制止,有人逃跑,派人追捕,追捕者也跟着逃跑。接连失利,沈攸之只能率残兵后撤,根据地江陵又被张敬儿占据,眼看大势已去,于是上吊自杀。

萧道成因军功进爵为齐王。

公元479年,宋顺帝昇明三年,刘准下诏禅位,刘宋政权亡。

裴子野论刘宋的皇家教育:担任太子侍从的都是等级低下的奴仆「皆台皂也」,这些人「言不及于礼义,识不达于今古」,拘谨者能把皇子引向小气鄙俗「谨敕者能劝之以吝啬」,而狂暴者则可把皇子引向凶残邪恶「狂愚者或诱之以凶慝」,皇子的师傅则多由年迈力衰的大臣充任,徒有其名而已。

沈约论刘宋政权的衰亡:文帝、明帝虽独揽大权,但政务纷繁,不得不依靠左右侍从。他们对主上察言观色,处处迎合。深得宠信,以致擅作威福。鼠凭社贵,狐假虎威。宋明帝临终,担心皇子孤危,而受宠信的弄臣也恐惧皇族的压迫,于是制造矛盾,挑起猜忌,使亲王先后遭到屠杀。刘宋政权的倾覆,原因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