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李雅伦、梁剑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口腔的保健。“露齿一笑,牙齿又白又整齐,那才叫美!”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是在牙齿出现问题后才去找医生进行治疗。其实,如果日常做好正确的自我保健,完全可以消除口腔疾病隐患。
专家指出,想要牙齿健康,笑容完美,上好自我口腔保健这一课非常重要:一是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确保清洁到位;二是养成良好的用牙护牙习惯;三是及时纠正一些日常认知误区。
每次进食后应刷牙或漱口
“临床上,一些患者因为平时没有注意做好牙齿清洁工作,例如牙缝有食物塞嵌而不自知,为龋病的孕育提供了温床。”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保健科毛学理副教授表示。
他提醒,一日三餐每次进食后都应该刷牙,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在每次进食后简单漱口,及时清理掉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维持良好洁净的口腔环境。
清洁工作必须到位,除了正确刷牙外,牙线的使用也非常有必要。因为一般的牙刷无法达到牙缝处,只有通过牙线才能真正将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邻面深入做好清洁,更好去除菌斑。一般来说,三五岁的儿童出现食物塞嵌时,就可以在成年人指导下开始使用牙线。
合理选择清洁工具
除了树立进食后要及时清洁牙齿的意识,也要学会挑选合适自己的洁牙工具。
“一般来说,尽量用软毛牙刷。”毛学理指出,一些人选用刷毛过硬的牙刷,或者是力度非常大地横刷牙齿,都会很容易把牙齿“刷坏”,也就是导致牙齿楔形缺损这种疾病——牙齿与牙龈相邻部分的硬组织因长期摩擦后形成小缺口,导致牙齿敏感、折断等各种牙齿疾病。
如果牙齿排列不够整齐或者过疏过密,会增加清洁的难度,可以选择专门的刷牙工具进行局部清洁。比如牙齿间隙较大的人,可以使用牙间隙刷清理牙间隙。
在牙膏的使用方面,应尽量选择含氟牙膏,儿童和成年人的牙膏用量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两种,巴氏刷牙法和圆弧颤动法,可以通过咨询牙医或者看正规的教学视频学习。
不少人在刷牙后选择使用漱口水漱口,对此,毛学理表示,漱口水并不提倡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干扰口腔内菌群的平衡。“拔牙缝合后需要消炎、牙石清理后牙龈暴露略微出血时,可以考虑配套使用,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1.出现色素沉着时要加强观察
“一些人因为害怕形成龋牙所以不吃糖,害怕长期喝茶引起色素沉着所以不喝茶,其实这都是矫枉过正了。”毛学理坦言,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吃糖等甜食、平时钟爱喝茶的人,关键是日常口腔护理要做到位。
她提醒,吃了糖果或者黏性比较大的食物,如蛋糕、糯米等,应先多喝几口水,降低口腔内的糖浓度,然后在进食结束后做好牙齿清洁工作,减少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的停留时间。
如果长期喝茶导致外源性色素逐渐沉着于牙齿表面,需要加强观察,定期找牙医检查,“这是因为一般光滑的牙齿表面是不容易黏附东西的,色素沉着往往与牙齿表面本身有牙石或者牙菌斑有关,后者是龋齿的温床。”
2.少咬硬物保护好牙齿
“我们正常人口腔内的牙齿是28~32颗,是伴随一生的,一定要保护好每一个牙齿。”毛学理表示,在临床上,部分患者由于不合理的用牙习惯,造成了对牙齿的损伤,例如用牙齿开酒瓶、咬核桃壳,在咬合硬物的瞬间,很可能已经对牙齿造成了损害。
“医生有时候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牙齿表面有隐裂纹,这是很难处理的,这些隐裂纹无法愈合,只能通过外在手段修补。”长期不正确的咬硬物习惯,日积月累,隐裂纹可能会越来越深,引发牙髓炎导致疼痛,或者有一天牙齿会直接崩开,造成无法复原的损害。因此,在吃螃蟹、核桃等特别硬的食物时,应配合使用辅助工具,而不是用牙齿粗暴咬合。
消除认识误区,定期体检
做好牙齿的自我保健,除了做好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牙习惯外,还要及时消除认识误区。
“有的人认为缺一颗牙没问题,其实整个系统都会受影响。”毛学理表示,缺牙直接影响咀嚼,更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缺牙后,在牙列中间留下了空隙,容易嵌塞食物,时间久了就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而且,与缺牙空隙相对应的牙齿会伸长,导致牙根部暴露而影响其稳固程度。此外,缺牙后,缺牙对出的那颗牙齿,以及邻近两颗牙齿,在食物咀嚼咬合时要承担更多的受力,“这就像一个团队,缺了一个,其他都需要承担缺失者原有的工作,长期积累,单个承受力增加的牙齿寿命会缩短,而缺牙部位对颌骨刺激减少,拍片可以看到颌骨部位也会逐渐发生萎缩。”
因此,专家提醒,一定要保护好每一颗恒牙,一旦有缺位,也要想办法做好补救工作,以维持整个系统的长期运转。此外,“有病才去看牙医”的观念早就过时了,牙齿也应该纳入年度体检的范畴,对于患牙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增加检查频率,每半年做一次牙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