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俗名为悉达多,出身于王族,自幼受到良好的婆罗门教育,还练习过骑马射箭等武艺。他的父亲乃迦毗罗卫的国王净饭王,期待他长大后能继承王位,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功绩显赫的英明君主。

但是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太子悉达多没有照父亲的愿望去成长。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并未把他的忧患意识消磨掉,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愁烦,使他体悟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莫测。

王子二十九岁的那一年,悉达多终于立志出家,企图找寻一条能够解脱身心痛苦和忧愁的道路。净饭王得知儿子离家出走,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在王族中选派了乔陈如等五名青年作为侍从尾随他。

佛教第一圣地是哪里(佛教最原始的四大圣地)(1)

悉达多削发为僧后,在尼连禅河岸边苦修了六年 。在六年的苦修生活中,他尝尽了万苦千辛,然而获得的却只是枯槁的面貌和赢弱的体质。远远没有实现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脱 。事实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决意放弃苦修。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过去尾随他的五名侍者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五名侍者立即投入佛陀的门下,成为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

。鹿野苑初次说法(在佛教历史上称为“初转法轮”),乔陈如等五人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三个基本要素即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成立。

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是佛陀停留时间较长的两个地方。相传,释迦时代,印度分裂为十六国,摩揭陀国与拘萨罗国是其中较为强盛的两个国家。佛教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两处精舍——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便分别位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

释迦牟尼生前经常往返于这两处精舍,在那里向弟子们讲解佛法。除了竹林精合和祇园精舎以外,王舎城南边的灵鹫山,也是释迦率尼时常对弟子说法的地方。据现有的资料査明,释迦率尼创立佛教之后,主要带领其弟子活动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 。

他一生宣扬佛教长达四十五年,基本上是在这一地区教化众生 。 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游化四方,把佛教传播至范围更广的地域。依据斯里兰卡《岛史》、《大史》 等记载,佛陀曾到过斯里兰卡并留下遗迹,但这些都无据可考,仅仅是民间传说。

在佛教中,最原始的朝圣地点是纪念本师释迦牟尼的四大圣地,即蓝毗尼(Lumbini)、菩提伽耶(Bodhgaya)、鹿野苑(Sarnath)及拘尸罗什(Kushinagar)。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西部,乃悉达多太子出生地。《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晋代的法显法师(337—422)和唐代的玄奘法师(602—664),分别曾于公元405年和633年到此瞻礼,法显法师更是最早来此访问并留有确切纪录的第一个外国人。在历史的战乱岁月中,蓝毗尼曾数度被人们遗忘,但却凭着古印度阿育王(公元前304—前232)所立石柱及中国之《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线索,被一度一度重新发掘出来。在这里,现在尚存标志佛陀精确出生地点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小脚印,相传为佛陀出生时在石上踏出。

菩提伽耶在现今印度中部的比哈尔省。这是释迦牟尼的成道处,故被佛教视为世上最神圣的地点。城内著名的大觉塔为印度阿育王所建。大觉塔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高50米,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圆顶。塔中供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包括主殿所供奉的一座释迦牟尼25岁等身像,这尊佛像被普遍视为世上比例最完美的佛像。此尊等身像,与拉萨大昭寺的十二岁像、小昭寺八岁像,乃世上仅存的三尊依照释迦牟尼成道前不同年龄身相制造,并由释迦牟尼亲自主持开光的佛像。

佛教第一圣地是哪里(佛教最原始的四大圣地)(2)

大觉塔旁的菩提树,及树下的石座所在,便是佛陀当年示现悟道之确切地点,被称为“金刚座”。

近代曾在此发现五方北宋前期的汉文碑刻,现存加尔各答博物馆。塔的周边范围,还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遗址(此即汉地食腊八粥习俗的典故来源)、释迦牟尼留影窟遗址、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唐玄奘法师亦曾在此处进修)、灵鹫山(佛陀当年开示《心经》、《妙法莲华经》之处)等。

鹿野苑是佛陀最初说法处。佛陀示现悟道后,便到了此地,向五位弟子开示了四圣谛教法。在佛教中,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被称为“初转法轮”。从这里开始,佛陀走遍了印度,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度化弟子无数。在两千多年来,这些教义传遍全球,教徒超过五亿之数。

拘尸那罗是佛陀圆寂处,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在两千多年前、世寿八十时,释迦牟尼来到此处,在河里洗了澡,枕着右手侧身卧着,以头朝北、脚朝南的姿势示现圆寂之相。

以上四个地点,是释迦牟尼在《大涅槃经》等开示中亲自指定的朝圣地点,故此成为各宗派共同的原始朝圣处。

早在佛陀入灭年代后不久,佛教已经产生朝圣活动。在每年阴历四月佛诞日,印度各地的佛陀亲传弟子,会前往菩提伽耶金刚座举行纪念仪式。随着佛法的传播,来自亚洲各国的信徒,也热衷于朝拜印度圣地进香。

不幸的是,约于14世纪前后,印度本地发生了政治变化,佛教几乎被灭绝,朝圣活动被逼中断多个世纪之久,这些圣地也随之“失踪”。迟至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会的学者去到印度,考据《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等印度以外的佛教文献,方重新把这些圣地挖掘出土。

从重新出土到现在这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地佛教徒前往四圣地朝香的活动在逐渐恢复。在2002年,菩提伽耶大觉塔更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不是尚书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圣地,不论你的信仰是什么样的!

佛教第一圣地是哪里(佛教最原始的四大圣地)(3)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