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贵州航投集团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狠劲、做实事,以“四有”聚英才促进高质量发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贵州机场集团财务?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贵州机场集团财务(贵州航投集团四有)

贵州机场集团财务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贵州航投集团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狠劲、做实事,以“四有”聚英才促进高质量发展。

汇才有方

2022年“人才日”组织召开人才专题会暨人才座谈会。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航投集团围绕发展战略部署和“十四五”人才规划目标,自觉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以最真挚的感情欢迎人才、对待人才。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今年1月,航投集团成立了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抓分管领域、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所属公司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今年以来,航投集团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召开2次人才专题会,有条不紊推进落实各项人才工作,为人才工作指出发展方向。二是围绕主责主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目前,全省民航运输人才总量和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人才数量缺口较大。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管航空企业,航投集团围绕“一核心三支柱两平台”的功能定位,紧盯本土民航运输人才需求缺口引进各类急需人才,推动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近3年来,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600余名,为各板块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充分展现国企责任担当。其中,在2021年通过选调、人博会、市场化方式引进的各类人才中,飞行、乘务、运输、航空安全等航空运输人才占比近90%,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进一步增强。三是围绕行业亟需,开展柔性引才。围绕当前集团及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制定校企人员互聘、挂职管理办法,实现学校、企业人才互相柔性使用;依托贵州民航人才基地建设柔性引进3名行业专家、高等院校专家,提供重要政策分析、行业指导、专业建议和专业培训。

育才有格

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政治引领。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航投集团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开发人才教育培训“四大工程”——战略工程、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形成了以“四大工程”为载体的干部人才培育新模式、新体系。一是突出政治引领,适应人才培育新要求。坚持分级分类对集团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技术技能骨干、员工等开展教育培训,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靶向性,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人才与集团同心同向同行。二是丰富载体渠道,构建教育培训新格局。开展“一书一课一交流”“人人都是好老师、人人都能上讲台”“书香航投”等活动。同时,以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企业官网、《航投先锋》杂志、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构建形成网络化、多角度、广覆盖、强渗透的现代教育培训格局。三是探索“三大积分”联动,创建学习激励新机制。率先在国企探索将经济激励中的支部党员积分、“学习强国”平台积分和薪酬晋级晋档积分“三大积分”有效整合,制定《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积分实施细则》,规定量化积分内容、分值设定、积分产生和奖惩规则,全方位激励人才学习热情,促进广大人才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提高。2021年,“三大积分”荣获省国资委创新创意奖,激励效果获得上级积极肯定。四是打造“贵州民航人才基地”,建立全方位民航人才培养新体系。航投集团以“制度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基地行为保障体系、招才引才体系、培育培训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六大体系为抓手,通过“飞行员画像系统建设与核心教员培养基地、虚拟维修培训教室建设与教员培训基地、CCAR-147 维修培训平台建设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才培训基地、无人机培训体系建设与考试取证培训基地、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临空产业服务技能实践基地”等各基地板块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动形成以航空运输需要为主体、民航相关技能类型为补充,多角度、多方面建设具有系统性、网格性、配套性的民航人才基地。目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开办了航空学院,设立空中乘务、无人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航空方向)、民航运输安全管理、机场运行和飞机机务维修航空类专业6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在2021年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航投集团作为全省唯一企业代表作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验交流,获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目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得中央、省发改委、省军民融合办各项资金9000余万元,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设立线上及线下结合培训体系的无人机培训基地已建设完成,并已服务电网、林业、消防、气象等多个行业单位,成功培训取证超500人次。

用才有度

2021年度“师带徒”共签仪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好人才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航投集团通过打造“七个一批”——“提拔一批年轻管理干部,储备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挂职一批技术骨干人才,轮岗一批内部干部员工,选调一批复合管理人才,引进一批外部优秀人才,奖励一批先进典型人才”,坚持对人才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一是深入开展干部人才交流挂职。主动谋划部署,组织开展2022年干部人才挂职交流。选派30余名优秀年轻人才开展内外部交流挂职,包括到央企挂职交流、省国资委跟班学习,所属公司人才到集团总部跟班学习,集团总部优秀年轻人才到所属公司墩苗锻炼、兼职任职,加强人才多岗位培养和锻炼,促进优秀年轻人才成长,增强人才综合能力。二是大力选聘优秀人才。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每年更新一次库内人才。制定培养台账,对人才进行跟踪培养。压担子、压任务、压工作,使人才在攻坚克难中锻炼能力、学习成长。自2020年建库以来,累计入库人才达30名。在2021年选聘的中层管理人员、主管级人员中,有近70%为优秀年轻干部库人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效果突出。三是大胆使用年轻人才。围绕经营发展中心,大胆使用肯干事、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人才。目前,航投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及所属公司管理人员中,30至40岁正副职人员比例为28.6%,逐步建立起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的干部人才队伍,在集团各项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留才有诚

成立航投集团“人才之家。

“水集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引得进、用得好,更要留得住。航投集团以诚心、用诚意,为广大人才汇聚、干事创业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暖心留才,建立“人才之家”。今年4月,航投集团成立“人才之家”,为人才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让人才真心实意感受到集团的重视和关心。依托“人才之家”组织开展人才工作调研、人才慰问和交流座谈,倾听人才心声,深入了解并帮助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今年以来,“人才之家”积极协调双龙经济区帮助解决人才子女就学,申报税收优惠,积极为符合条件人才申报人才认定、租房补贴和落户奖励等优惠政策。二是服务留才,推出人才“十件实事”。研究制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人才“十件实事”,包括“实施一个人才规划、推出一批人才服务措施、引进一批有用人才、设立一个人才基金、创新一批人才机制、建立一批人才创新工作平台、建设一个人才基地、命名表彰一批优秀人才、打造一个干部人才之家、培育用好一批优秀人才”,每名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2-3件人才实事,推动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三是制度留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成立“金凤凰人才基金”,用于对集团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专业人才的支持,对各类人才作出的成果、员工学历学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获取以及技术能力素质提升进行鼓励奖励,增强人才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管理岗和技术岗“双通道”管理机制,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畅通完善成长通道,促进员工自我提升;所属多彩贵州航空针对飞行员、乘务员、维修员、安全员等序列人才分别制定专门的技术等级评定和薪酬制度,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管理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发展需要人才,更离不开人才。航投集团将继续聚力提升人才工作质量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才智与力量。(文/图 吴珊、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