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杆的手一定要有力、要稳,要拿好你们手中的杆,不然在做动作时可能会发生脱杆的情况”在州盲聋哑学校操场,黄福波老师为学生们做示范,现场表演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等技能,学生们站立两侧目不转睛,随着老师的动作而移动,神情专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非遗体育健身法广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非遗体育健身法广州(传统体育进校园)

非遗体育健身法广州

“握杆的手一定要有力、要稳,要拿好你们手中的杆,不然在做动作时可能会发生脱杆的情况。”在州盲聋哑学校操场,黄福波老师为学生们做示范,现场表演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等技能,学生们站立两侧目不转睛,随着老师的动作而移动,神情专注。

“这是学生们学习的时间,也是不断充实锻炼的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并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身心健康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这些都是相得益彰的。”州盲聋哑学校政教处主任王洪说,龙狮运动是合作性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技巧性强、负荷量大、持续时间长。结合教育教学,将龙狮运动在校园内进行推广,不仅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锻炼学生身心的作用。

“我很喜欢舞龙,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舞龙队男队员梁玉航用手语“说道”。

“舞龙舞狮象征着兴旺和吉祥,校园开展龙狮运动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黄福波老师说,传承中华古老技艺,延续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希望孩子们舞起龙、树起魂、立起根,做一位了不起的“龙的传人”。

其实,这并非黄福波训练的第一支龙狮队。除了州盲聋哑学校,黔西南州很多学校都留下了黄福波的龙狮印记。2014年9月,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他牵头在顶效铁路小学成立龙狮队。至此,贵州省唯一一支中小学龙狮队伍出现了,后加入到“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之中,率先开展了障碍舞龙项目,走在了全国中小学的前列。

在义龙新区龙广二中,竹竿舞取代了广播体操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布依族竹竿舞是龙广二中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特色项目,自2010年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校要求每个班、每个学生都会跳竹竿舞,并把它引入大课间活动普及推广。2012年,该校成为竹竿舞培训基地,多次参与新区各项活动的演出,得到家长和观众的肯定和好评。

“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是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每天练习,现在我已经能够跳得很好了。有大型活动,我们还能去展示竹竿舞,之后我也要好好练习。”义龙新区龙广二中学生胡坤说。

布依族竹竿舞在动作编排和音乐制作上都融入了很多民族文化元素,展示布依族人民勤劳、活泼、奔放的精神风貌。现在,这项活动已经在校园广泛传播。除了竹竿舞、舞龙狮外,鲁屯中学的“围鼓舞”、册亨县民族中学的“转场舞”等越来越多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到校园中。

近年来,黔西南州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题,不断推进民族教育学科紧密结合,打造一校一品,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在全州多个试点学校开设了高脚竟速、押加、竹竿舞、板凳舞、丢糠包、毽球、荡秋千等传统体育项目,涌现出了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学校、兴仁市屯脚中学、贞丰县第六小学、龙广二中等典型代表。在望谟民族中学,挖掘“民间、民俗、民族”三民文化,编制《民族体育运动与健康》《民族体育进校园教程》、布依版民歌《刺梨花》、坎边村布依民歌《呦阿咧》等以“三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把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成果引进课堂,融入教学。

这些项目,既有较高的娱乐观赏价值,又是非常独特的健身运动,增强了青少年儿童的体质,也使一些传统的、优秀的、濒危的民间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和弘扬,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体育在黔西南州校园里不断绽放光彩。(实习记者 唐 蓉 石征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黔西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