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复购率(美瞳经济成资本宠儿)(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

10月24日晚7点43分,距2022年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还有17分钟,《华夏时报》记者在美瞳品牌可啦啦的天猫旗舰店直播间内看到,一位主播向消费者介绍着一款美瞳的几个花色。直播间内,有买家不断向主播提问着有关花色及最划算购买方式的问题。三小时后,该直播间观看人次已从37.34万突破至50万。10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可啦啦方面获悉,预售1小时,可啦啦玻尿酸日抛彩瞳订单金额破百万。

而在不久前的10月19日,一站式美瞳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大仕城光学有限公司,刚刚获得坚果资本的千万级 A2 轮融资。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厂扩建、美瞳"云工厂"搭建、产线升级与产品研发。

可啦啦直播间内的线上销售情形和深圳大仕城光学的融资都只是美瞳领域的缩影。如今,在投资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关注下,美瞳市场呈现出显著优势。数据显示,2021年美妆领域共发生33起融资事件,融资约60亿元,美瞳就占了20亿元。而据2021年《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美瞳产品已经占据隐形眼镜市场近五至六成,而近三年相关市场复合年均增长值近50%。

美瞳经济成为资本新宠儿

疫情之后,眼妆成为爱美人士的妆容重点,美瞳因此成为了美妆领域中的又一个明星赛道。

对此,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瞳这种对眼睛美化的产品会受到资本关注是不出奇的。基于疫情不确定性,佩戴口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女性甚至男性对自己的颜值提升重点就放到眼睛上。这个行业虽然小众,但‘颜值经济’的重要性在不断攀升,且未有占据领导地位的品牌,也意味着新品牌仍有机会,因此,会有资本看到这一细分领域。”

如今,不少头部品牌已经通过外部融资获得了强大的资金优势,可糖(COFANCY)在2021年1月获华创资本等股权融资;可啦啦(KILALA)2021年8月获超4亿人民币B轮融资;MOODY在过去一年时间内接连完成3轮融资,其中2021年11月的C轮融资超10亿元,成为目前美瞳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

国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美瞳产品兼具消费属性和医疗属性,市场发展迅速。在2016年至2021年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从42亿元增长至282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46%。消费主力群体将不断扩容,行业向上发展的大趋势不变,预计到2025年,美瞳市场规模整体可以达到470亿元。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美瞳由于被国家纳入三类器械管理,合规产品进入门槛较高,赛道内并不会有过多玩家涌入,这些头部厂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美瞳行业受到青睐的原因,鲸平台智库专家、锦略品牌战略咨询董事长徐占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品类经历了一场认知革命,从功能性进入了配饰,从矫正近视的眼镜,从医疗器械变为让眼睛变漂亮,让自己变时尚的美妆。由此,消费的场景增加,形成行业发展的空间;产品开发层面,目前有日抛、双周抛、月抛、半年抛和年抛产品,消费的频次提高也带来市场的增量空间;对比品类发展比较成熟的日韩、欧美等高阶市场,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低很多,有提升空间。可以说,目前美瞳赛道处于风口。趋势背后的需求,是品类发展的根本推力,这种市场的力量要大于个体企业的自身优势。”

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认为,美瞳行业具有品牌溢价高、行业壁垒高的特点,具备较高利润水平。美瞳的复购率高达30%-50%,适合快消形式的营销模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周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美瞳产品彩妆化和快消化,中国美瞳市场或将迎来更高的行业增速,有望成为下一个热门美妆单品。年轻人群体里甚至出现了彩瞳妆容化趋势。

可啦啦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在市场规模和人群洞察方面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从2018年起,我们就发现品牌的0度(不近视)用户越来越多,他们主要想佩戴美瞳以适配妆容。在这样的趋势和美妆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下,我们认为彩瞳在化妆场景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以突出整个妆容的风格和氛围感。”

医学安全性仍是重点关注指标

作为复购率极高的产品,根据可佩戴频次,美瞳分为日抛、周抛、双周抛、月抛、半年抛和年抛等抛型。《华夏时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即便使用期限短,价格不便宜,但日抛作为医学界和行业公认的最健康的抛型,已成为消费者目前购买、使用频次最高的抛型。

记者从可啦啦方面获悉,日抛属于品牌的最主力抛型,在整体的产品结构里占比最高,为60-70%,复购率也在60%以上。“如今,用户对日抛的接受度更高,一旦建立了使用习惯以后,健康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啦啦方面表示。

周迪认为,美瞳的存在不仅能够改变框架眼镜给人们带来的形象影响,还可以解决近视问题,可以说是一种一举多得的产品。“美瞳直接覆盖于角膜表面,与眼组织紧密接触,直接关乎人眼安全,国家药监局今年发布《选购使用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的提示》,再次强调美瞳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也进一步明确了其行业壁垒,有利于驱逐一部分劣质产品。因此,有技术积累的美瞳企业获得资本青睐也在意料之中了。”他表示。

周迪进一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瞳产品的透氧量、含水量、配戴周期、颜色、直径、基弧等仍是其核心技术。例如镜片的透氧量数值越高,向眼睛输送氧气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容易导致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炎等。美瞳两层透明镜片中间夹着一层染色镜片。但是有一些劣质‘美瞳’,直接在镜片表面染色,长时间佩戴可能导致眼球着色。因此,美瞳的医学安全性仍然是重点关注指标。”

伍岱麒也认为,美瞳产品的竞争关键点在于产品安全性。首先,作用部位不同,眼睛这一器官对于消费者来说,比其他器官或者其他皮肤重要很多,因此其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选购的很重要因素,故值得信赖的大品牌才占有优势;其次,作用时间不同,由于美瞳佩带时间很长,对白领而言,很可能超过8个小时以上,因此产品的透氧性能很是关键;再次,眼睛作为人体最为敏感及脆弱的器官之一,对外部产品会有强烈的排斥反应;最后,美瞳镜片会带有不同色彩,因此色素是否安全无副作用,也是消费者考虑的很重要因素。故此,此类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要求高,故此对品牌而言,品质很关键,建立品牌信任状也很重要。

供应链是品牌制胜关键

资本青睐和消费者买单背后,技术护城河成为国内美瞳品牌发展的一大壁垒。

记者了解到,目前,美瞳生产仍然被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掌握。比如,可啦啦的生产商是中国台湾的精华光学和晶硕光学,而作为竞争壁垒的产品设计则由公司内部完成。

对此,可啦啦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方面,从大的布局上,有一些供应链上的具体动作在进行,只是当下没有进一步对外公布;另一方面,目前公司依然将重心放在现有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和效率优化上,致力于与长时间深入合作的头部公司实现共赢局面。

对于美瞳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徐占升认为,美瞳行业的高速增长已经验证了赛道成立,但竞争激烈,未来要突围,企业需要找到并实现差异化。

谈及产品的关键竞争点,徐占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定位理论讲,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心智,依据是人的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包括消费、购买行为,所以最终品牌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否在顾客的认知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正的品牌应该具备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甚至在心智层面实现预售。

徐占升进一步表示:“虽然心智战场是终极战场,但是企业不能凭空改变心智,需要在产品、渠道和媒介三大物理战场构建某些事实,去影响心智,让心智产生有利于企业的认知。”也就是说产品是一切的基础,供应链关系到产品的品质、技术和成本等,是品牌在产品战场的制胜关键,但不是全部。

“当下赛道火热,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在顾客的心智中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定位,把自己和竞品区隔开,利用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认知的力量构建起护城河,把其他对手挡在城外。”徐占升表示。

徐占升建议,已经取得市场优势的企业,应利用资源、渠道等物理层面优势,快速建立认知的优势,确认心智中领导品牌的地位;在产品技术层面创新迭代,进化品类,赢得消费者;此外,把握品类分化的机会,从特性功能、渠道人群等维度开创新品类。

“对已经取得初步领先的品牌来说,一是发起行业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发展,以此区隔行业其他企业,在顾客心智中建立认知优势;二是避免价格战,给行业其他企业留下空间,避免行业因利润不足而发生产品安全等问题,影响行业发展。”徐占升进一步分析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