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之上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要让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的每一位都出彩其实是非常难的,就算梁山好汉都是“主角”,作者施耐庵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所以书中最惹眼的好汉始终是他花了最多笔墨塑造的那几个,比如武松、鲁智深、林冲、宋江等。

鲁智深怎样评价武松武功的(张清飞石打鲁智深)(1)

(武松剧照)

​尤其是武松、鲁智深这两兄弟,他们一个徒手打死猛虎,一个倒拔垂杨柳,这些经典桥段甚至对不熟悉《水浒传》的人来说都已是烂熟于心,咱们本文就聊一聊这两位高人气好汉在面对同一个敌人时受到的不同待遇。

一、张清飞石打好汉

张清外号“没羽箭”,在梁山上排名第十六位,其实这个排名相对于他的战绩来说是有些委屈了的,值得注意的是笔者说的是战绩,而非战斗力,有时候武力低的人也可以通过特殊手段得到华丽的战绩,张清就是这么一位使用特殊攻击手段的高手,他那一手飞石曾经连打梁山十五位好汉。

被张清飞石打中的人包括“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井木犴”郝思文以及“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怎样评价武松武功的(张清飞石打鲁智深)(2)

(鲁智深剧照)

不难看出这些被打的好汉中有不少后来排名都在张清之上,甚至就连关胜、呼延灼、董平这些位列五虎的高手也难以应付他的飞石,最后一位被打的鲁智深甚至被打得头破血流,那么张清为什么没有打武松呢?其实有两个理由。

二、张清的心态

有人说张清之所以只打了鲁智深而没打武松是因为忌惮武松,毕竟武松是曾经徒手打死猛虎的人,还有过“怒杀嫂嫂”、“血溅鸳鸯楼”的战绩,杀红了眼之后的确是那种不顾后顾的狠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其实这种逻辑是根本说不通的。

鲁智深怎样评价武松武功的(张清飞石打鲁智深)(3)

(张清剧照)

武松厉害归厉害,但张清认得他吗?天底下的英雄好汉多了去了,五湖四海都能人辈出,就算张清手中有一本“天下英雄谱”都不一定记得每一个英雄的出处,甚至就算是面对面,他也不一定就能一眼看出对方是武松。

而且这个理论最站不住脚的一点在于张清连关胜、呼延灼、董平这种级别的对手都打了,还在意多打一个武松吗?显然张清根本毫不在意对方是不是武松,甚至他眼中根本就没有武松这个人,不打武松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张清的主观选择。

三、溃逃的武松

而张清之所以只打了鲁智深而没有打武松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甚至原著中是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如果有人为了吹捧武松而忽略这段文字描述,那只能说压根就没有读过原著。

原著道:“正走之间,张清在马上喝声:‘着!’一石子正飞在鲁智深头上,打得鲜血迸流,望后便倒。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张清夺得粮车,见果是粮米,心中欢喜,不来追赶鲁智深,且押送粮车,推入城来。”

鲁智深怎样评价武松武功的(张清飞石打鲁智深)(4)

(关胜剧照)

这里写得十分清楚,张清在打伤了鲁智深之后,武松是飞奔过来救走了鲁智深,他本人并没有选择和张清硬刚正面,作者的言下之意已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保全武松的颜面,让他免遭张清毒打,前面十五位好汉都被张清打了,武松此时留下恋战的结果必然也是被打。

所以不是张清只打鲁智深不打武松,而是鲁智深选择了硬刚张清,而武松选择了赶紧撤离战场,简言之就是武松逃了,而张清则看见粮车已经夺回就不再追击,若是追击,只怕武松也要挨打。

从这两个理由来看,张清只用飞石打鲁智深而没有打武松这件事并不能说武松比鲁智深强,反而是让武松很没面子,作者已经很含蓄的表达了两人在面对张清时的区别,其实原著中最强的好汉本就不是武松,武松不弱,这点咱们都知道,但没必要将他捧上神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