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通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如何让职业教育资源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1)

如何让劳动教育真正跳出纸面?又如何让职业教育资源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门办劳动技能课,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育人全过程,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探索职业教育助力劳动教育发展新路径。

在劳动节到来之际,杭州市滨文小学和钱江湾小学的四十余名师生齐聚浙商职院经济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基地和现代物流实训室,开展“大手牵小手,劳动育新人”主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学院党员师生和专业社团共同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教育之旅。

如何融通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如何让职业教育资源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2)

“劳动虽然辛苦但能带来快乐!”

一大早,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叶茂和现代物流管理教研室的党员教师们拿起话筒,为本次活动梳理最后一遍流程。

“我觉得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带来快乐,我很开心!”张泽瑞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满头大汗的他正在田里除草。田间实践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拔草、施肥、浇水和播种西红柿,志愿者们为同学们逐一分发手套并分组,然后前往各自的指定地点开展活动。

“希望同学们通过实践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明白劳动的快乐所在,在家里也能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听到田埂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学院劳动教育专业社团——田心公社的指导老师常晨开心地说。

如何融通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如何让职业教育资源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3)

“让职业教育资源全方位赋能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只是狭义上的‘身体力行’,还包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进而对职业生涯做出思考。”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刘潇潇利用实训基地的全真行业操作链,结合职业体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以职业体验和职业技能学习为切入点,定制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资源赋能劳动教育方案。

作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国家物流管理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浙商职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浙江交通集团积极与产业行业进行对接,充分发挥专业实用性强的特点,让实训基地的各类教学资源涌流在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

“快看,我也可以让无人机飞起来了!”在为孩子们演示完无人机的升降操作后,王亚楠老师带领大家进入机房体验了无人机模拟飞行并讲解了现代物流的智能化配送发展历程。此外,全体物流管理专业的党员教师亲自上阵进行演示操作,在整个实训区,同时进行着六项活动,包含库区商品拣选、VR智慧仓储、AGV库区拣货、数字化物流交通、易碎物品的快件包装等,基本涵盖了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为孩子们带来了直观的行业场景和技能感知。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青少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此次学校开门办学为小学生提供劳动技能课体验,也是学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的新路径、新形式,创新性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举措。”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瑶伟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