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这个词无论在哪朝哪代都不是褒义词,如果谁在的小孩是个“混混”,那无论谁碰上了都要说道说道两句但刘邦作为宗师级别的“混混”却混出有水平人家不仅混到了吃混到了喝,还混出了一帮兄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混混们怎么说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混混们怎么说话(混混的兄弟们)

混混们怎么说话

“混混”这个词无论在哪朝哪代都不是褒义词,如果谁在的小孩是个“混混”,那无论谁碰上了都要说道说道两句。但刘邦作为宗师级别的“混混”却混出有水平。人家不仅混到了吃混到了喝,还混出了一帮兄弟。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刘邦混出来的那些兄弟们。

这些兄弟当中,第一个要提到的就是卢绾。

有史料记载,卢绾和刘邦是同一天出生的,两家住在一个村子里,关系也不错。两个小孩出生的时候,乡民们还拿着羊酒为两家祝贺了一番。

这两个小孩儿没事就一块玩,情同手足,感情极好,是名副其实的发小。但人总是习惯于领导和被领导,即使两从此人也是如此。

卢绾从小就比较本分,老实巴交的,而刘邦却正好相反,事事喜欢出头,处理喜欢做老大。结果,刘帮很自然地就当了领导者。

就这样,忠心耿耿的卢绾以小弱的身份跟在刘老大后百一起打架砍……哪里热闹就往哪里跑,即便不热闹也要弄他个鸡飞狗跳。两人简直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破坏王”,谁家丢了一只母鸡,或谁家的小猫小狗被打瘸了,不用问,肯定是刘邦干的或是在刘邦的指使下卢绾干的。这要是搁现在,这俩哥们估计天天不是被居委会大妈约谈就是被警察叔叔请去喝咖啡。

第二个兄弟是刘邦的同乡大名鼎鼎的萧何。

民间有一句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他读过不少书,接受过高等教育 ,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现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并不少见,随便应聘一个岗位都能碰上好几个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但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识不了几个大字,所以拥有高学历的萧何在沛县没费吹灰之力就当了个主吏掾,职能相当于如今的县人事避长或组织部长,权力炙手可热。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对本县的各种“人才”都比较了解。从第一眼看到刘邦——这个别人眼中的“混混”,就觉得此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下定决心跟着这位乱世英雄混了。一位县组织部长要铁了心地跟着一个无名小卒混,您说刘邦这混的本事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不?

第三个兄弟是沛县曹参。

曹参也是沛县人,职务是沛县的狱掾(管理监狱的小吏),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既然是公安局长就少了和黑道打交道,对付小混混自然也是有一套的。刘邦作为不务正业,拉帮结伙,骗吃骗喝在沛县有名的“混混”自然是经常被请去敲打一翻。不曾想被多次接触后,曹参居然发现刘邦的好来,两人竟惺惺相惜起来,没事就喝酒侃大山,交情越来越深。

就这样,刘邦的圈子越混越好,白道有萧何在,黑道有曹参,在白黑两道都能吃得开。

还有杀狗的樊哙和给县政府养马喂马的夏侯婴也都拜倒在了刘邦天生的领袖魅力之下。

樊哙是打架的高手,刘邦只要去火拼,总会带上打手樊哙。因为豪爽的刘邦经常带人去照顾樊哙的狗肉生意,所以,樊哙甘愿做刘邦手下的一个小弟。

而夏侯婴虽然只是一个出身不高的养马喂马人,却擅长交际,满脑子的鬼主意。刘邦对他言听计从,于是夏侯婴便扮演起了军师的角色。

刘邦身边拥有这么高质量的兄弟团,还愁什么,还缺还什么?如果一定要说还缺什么的话,缺一个媳妇。要是天下能掉下个媳妇的,那人生就圆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