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摄像机前,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表情严肃地向全俄罗斯,全苏联,以及包括北约各国在内的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

19时38分,所有闻讯汇集到红场上的苏联民众,所有在克里姆林宫执勤的警卫与士兵,以及所有通过电视直播而望得见苏联参议院大楼上红旗的人们,他们在莫斯科这个“最寒冷”的夜晚,全都看见了最令人难忘的一幕: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开始,就高高飘扬的“镰刀与锤子”缓缓下降,最终换上了代表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旗。

一个时代落幕了,曾经那个让欧洲瑟瑟发抖的巨大阴影消失了,曾经让美国人也万分紧张,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的老对手消失了。这个曾经伟大的国家终究国不复国,分崩离析。

回忆起曾经的苏联,四十多年铁幕下的冷战,让一代西方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那么,巅峰时期的苏联究竟有多强大呢?而他又是凭什么能够造就自己的强大呢?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1)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迅速崛起的工业与经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改革的西欧国家,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沙皇俄国,空有臃肿庞大的身躯,却因为自身生产结构与生产力的严重不足而损失巨大。这一时期的沙俄,工业水平极为低下,粮食在农奴制背景的制约下同样十分短缺。在这种背景下,从沙俄首都彼得格勒传来的一声炮响,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建立之初的“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成功挺过了内部白俄与外部十四国干涉的巨大压力。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当时苏联的经济水平在“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勉强恢复到1913年的战前水平,但苏联现代工业十分落后的现状却依旧没有改变,电力、钢铁、车床、军工等重要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因此,在苏联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初,西方不少媒体都在大肆唱衰。他们声称,苏联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竟然妄想在五年之内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无疑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

但是之后的事实很快就打了他们的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之下,苏联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空前高涨,发展工业建设的动力堪称巨大。

同时,几乎同期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从美国开始,很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蔓延到整个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利用西方世界急需向外输出资本的时机,从西方世界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对应的人才,而这也为苏联工业水平的迅速提升,起到了巨大的助力。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2)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苏联国内成立了许多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工厂,拖拉机、飞机、汽车、机床、化工等等。据统计,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了1913年的两倍还多,发电量则比1913年增加了足足6倍,大量的农业机械被制造出来,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让大量苏联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客气地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实现了让苏联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先进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

二战时期,苏联毫不迟疑地集中大量资源,进行工业生产以满足战争需求,而战场上的巨大消耗,也反过来“反哺”了苏联工业的发展,苏联工业产能快速增长。二战后,苏联又整合了整个东欧的国家,工业资源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80年代初期,苏联国内的工业与经济水平达到巅峰。此时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7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0%,而发电量与工业产值也都没有低于美国的50%。

工业的蓬勃发展,为苏联赢得了与美国正面对抗的能力,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庞大的历史惯性,让苏联国内的工业大量,集中在重工业与军事工业上,这就导致了苏联国内工业发展极不平衡,也为苏联短暂的辉煌埋下祸根。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3)

横扫欧亚的军事实力

说起苏联的军事实力,就算是美国,也不得心虚地伸出他的大拇指。

上面讲到了,苏联的经济与工业水平,基本达到美国总体经济与工业的50%以上,而在这种经济差距下,双方的军费开支却是相等的。如果说苏联的工业与经济与美国尚有差距,那么苏联的军事力量,则完全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

1981年,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来到了他的巅峰,而同期的美国尚未走出越南战争的“心理创伤”,全球的冷战态势呈现出一种“苏攻美守”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颇具诱惑力的选择,出现在以“有限主权论”而闻名的勃列日涅夫面前:苏联能否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一举拔除西欧的北约国家,将美苏对峙的前线推进至大西洋沿岸呢?与此同时,美国新上台的总统里根,对苏立场十分强硬,这让向来吃软不吃硬的勃列日涅夫大感恼火。于是,苏联很快便决定组织一次空前、现在看来也仍然大概率“绝后”的超级演习。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4)

勃列日涅夫

在这场以西方为假想敌,代号名为“西方-81”的演习中,苏联出动了十个以上的集团军,其兵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大的规模,超五十万。其中坦克、飞机、装甲车、导弹、军舰、琳琅满目;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战术、精确打击战术、重装突击登陆战术,也都演习了一轮。

这次演习中,苏联展现了他强大的肌肉,当来自西欧的北约观察员,亲眼看到上万辆坦克漫山遍野滚滚而来的时候,被作为假想敌的他们,不由得感到毛骨悚然。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军事威慑,而这场军事威慑的推进是如此顺利,几乎完全实现了苏联的目的。在这次演习之后,来自西方的观察员们,很明确地得出了“欧洲无法阻挡苏联钢铁洪流”这一结论,一旦开战,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但是,美国太远,苏联太近,苏联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当美军的支援来到半路的时候,苏联的军队已经在大西洋的岸边严阵以待了。

此外,相信在西北某地,时至今日或许还有朋友能看到,孤零零矗立在一片平原上的山包。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5)

代号名为“西方-81”的演习

1965年,为了应对假想中来自北方的钢铁洪流,中央指示“有山要挖洞,没山要堆山”。于是我国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西北,蒙古,华北等地区广袤的平原地带,修筑了众多的人造山。所幸的是,高度恶化的中苏关系最终没能演化成一场全面战争,而这些人造山却被动地地留了下来,仿佛在述说着当年我们在面对苏联强大军事力量时,究竟有多么紧张。

那个信仰

在2000年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是据民调显示,俄罗斯民众在普京执政期间,对苏联的怀念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上升。

是的,俄罗斯人的特性表明了,他们需要一个强势的政治人物作为首领,所以他们怀念的只是苏联时期,那般让西方世界打心眼儿里感到恐惧的实力,而非怀念苏联的社会主义与意识形态。但是,在这里有件事不容置疑,苏联之所以强大起来,与社会主义,与那个红色的信仰是不可分割的。

俄罗斯科学院的学者谢尔盖曾说过:尽管那个年代生活物资紧缺,人民生活困难,但是在那个年代,人民却能够迸发出空前高涨的建设热情;尽管红军战士们并没有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仍然为了祖国和人民,忘我地战斗。

就像上面说过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短期内,集中调动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实现了工业化;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还能以每年几个点的经济增长速率一枝独秀;他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让世界知道法西斯是可以被击败的。在那个信仰之下,千千万万的布尔什维克英勇无畏,他们保卫了首都,打败了侵略者,并且在之后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6)

俄罗斯总统 普京

不,他又不是一个国家,他是一种理想的具现化。这个理想来自马克思与恩格斯、来自共产党宣言、来自巴黎公社运动、来自饥寒交迫的奴隶、来自全世界受苦的人,最后在彼得格勒化为现实。

所以,是那个信仰造就了曾经最让美国紧张的国家,那个信仰才是最让美国与西方社会害怕的。因为那个年代,世界上每一个存在不公的地方,都有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在与之斗争。

在巴黎,有人高呼:“我八天前向母亲写信,提到巴黎的英勇,从未见过如此的奉献,历史将看到真相,它会说:他们拯救了共和国。”

在西班牙,有人宣誓:“我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血。”

在审判庭上,卡斯特罗毫不畏惧:“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因为历史将判我无罪!”

在南美,切·格瓦拉说道:“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啊(巅峰时期的苏联有多强大)(7)

苏联解体

尾声

最终,苏联还是在冷战中失败了。

是的,当“苏维埃”成为霸权主义的象征时,他就注定会失败;当“苏维埃”脱离了人民群众时,他就注定会失败;当“苏维埃”变成无数个特权阶级时,他就注定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