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妤妤姐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

虽然因为公共卫生事件,日本暂定在12月停止游客和差旅人员来访,但日本人对“有朋自远方来”的希冀,还是非常强烈的。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2)

在公共卫生事件前的2019年,日本创下了外国游客到位数达3188.2万人次的历史记录(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局,2020),其中,中国游客为959.4万人,占日本外国人访日游客比例高达33%。总消费额约为1兆7700亿日元(按照2020年1月1日汇率约为1136.7亿人民币),占比更是高达40%。中国游客占比高、花钱多,与近年来兴起的商品代购也不无关系。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3)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4)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5)

对于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新加坡包括部分蒙古、印尼、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人来说,在日本用筷子就和自己老家用筷子一样,都是easy job(易事),可对于习惯了刀叉甚至手抓食物送入嘴中的一些国家来客而言,用好筷子还是有些挑战的。为此,日本人发布了一组包括怎么拿筷子、怎么用筷子、餐桌上关于筷子的礼仪等漫画,被各国网友竞相引用和转载,也算是文化输出了。

关于筷子,又有哪些趣事呢?说来还真不少——

1、筷子的起源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6)

根据日本饮食史家一色八郎和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的资料,现在世界上存在着三大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圈:1.用手指吃饭,占世界人口40%,包括南亚、东南亚、中东、近东、非洲;2.用刀子、叉子、勺子吃饭,占世界人口30%,包括欧洲、南北美洲;3.用筷子吃饭,占世界人口30%,包括东亚和东南亚等。这些差异显著的饮食习惯,反映了诸多不同——食物的摄入(比如肉食比例,或者淀粉类主食是谷物还是土豆、番薯等)、食物烹饪、饮食礼仪和餐桌礼仪等。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7)

筷子(Chopsticks),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 、 塑料 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现在的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国。不管是分餐还是使用公筷,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东亚和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一样,最早还是餐叉、勺和刀取食食品,比如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中就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现藏于中国济南市的山东省博物馆)。

筷子在先秦(——BC.221)时代称为“梜 ”,汉代(BC.206-AD220)时已称“箸”,明代(AD.1368-1683)开始称“筷”。《 礼记 ·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就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 郑玄 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8)

可以说,筷子出现很可能是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可能最终成书在汉代的《 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 ·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不过,可能是木头或者象牙制作的筷子容易腐败,目前找到的最早的涉及筷子的实物证据还是在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个汉灶中铭刻的筷子浮雕。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9)

实际上,从东亚一些国家现存的用餐习俗互参,倒是可以为筷子的起源发现一些有趣的提示。比如“匕箸”共用的朝鲜,就存在大量汤食菜肴,诸如汤面、冷面、大酱汤等食品,因此,像“礼记”里讲的那样,以勺子(匕)舀汤,通过筷子夹起汤食中的固体食物,如面条、植物茎和叶及果等就不足为奇了。而筷子在汉代后大兴,是否也与西域的面食传入中原,被当地人改造成如今的汤面类食品(面条、疙瘩汤等)有关,亦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不过,随着时间进入工业革命年代,越来越多西方传教士、商人、兵士造访东亚,使用筷子吃饭,在越南、朝鲜、中国等地人们更偏爱合餐,日本还保留一定分餐制传统等内容,被广泛记载,并被传回西方,又被作为学术成果播撒到全世界,反过来加剧了东亚人对使用筷子习俗以及聚餐习俗之“国粹”的骄傲,算是“刻板印象自我实现”的一个范例吧。

2、筷子文化到底传播得如何?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0)

1892年,美国会计弗兰克·兰兹(Frank Lenz)从匹兹堡转行成为自行车手,开始了一次单人环球旅行,以推广“安全自行车”。在商人的赞助下,兰兹横跨美国,再渡过太平洋,又来到了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治下的大清,并留下了这张广为西方媒体、论文转载的照片——在北京的集市上,兰兹学会了用筷子和当地人同桌进餐。尽管1894年,在兰兹于土耳其发来最后一批报道和图片后,他就杳无音信了,但这张照片无疑证实了,其他人学会用筷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1)

不过,“老外用筷子”也一直是华语人群热议的话题。比如说,2016年,澳大利亚有位女士,分享了她认为是正确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方式,就是把连接一次性筷子尾部的木块掰断,将木块用作筷枕。此举引发了轩然大波,中国媒体也予以了报道,因为在东亚国家,一次性筷子就是从两根棍体之间发力向两侧,直到扯断尾部木块。不过,也有许多人盛赞这位女士的方法很巧,推陈出新,将一次性筷子“前所未有的用途”给开发了出来。

当然,随着东亚文化在20世纪末叶至今为全球认可,以及富裕而勤劳的东亚人将投资带到各地,筷子也正变得越发普及起来,这从美国著名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watch发布的《Global “One-off Chopsticks Market” report 2021》中就可见一斑。据该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一次性筷子市场规模是7700亿美元,而从现在到2027年,这一市场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2.59%的规模继续扩大。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2)

在“筷子文化”的传播下,一些地方经常食用东亚食品做午餐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习惯了使用筷子,比如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开罗、努尔苏丹、班加罗尔、马尼拉等城市的白领就是如此。他们和河内、首尔、上海、东京的“동무”(朝鲜语:同務,donmu)应该有共同合同,与纽约和墨西哥城的也一样。

3、东亚各国的筷子有哪些细微差别?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3)

细究起来,筷子之所以被称为“kuaizi”,在它的起源国——中国,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大明国时,今天的江苏还是南直隶,水网密布,行船人士众多,传统的“梜”(Jia)寓意着船被夹,进退两难;“箸”(Zhu)寓意着船停住,开不动,所以为讨吉利,当时的渔夫和水手才把筷子称为“快子”,意思是Fast-moving objects(迅速移动的东西)。但在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地,筷子依然是“梜”、“箸”,或者相近的读音。比如越南语里,“筷子”就是đũa。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4)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5)

筷托日本(日本人拿漫画教游客用筷子)(16)

东亚各国的筷子有哪些细微不同之处呢?首先,日本筷子较短,尖而窄的末端可能有脊状螺纹,便于抓握。它们是用来精确抓取单个咬痕的,比如寿司,纹理手柄非常适合面条。另一方面,韩国(朝鲜)筷子是扁平的矩形,通常由金属制成,搭配一个长柄勺子来提升更重的东西。传统的中国筷子更粗、更长,而且不会向底部逐渐变细,这使得它们最适合精致的切割,因为它们的间隙更小,你可以将末端捏得更近或舀起来。它们倾向于从手柄处开始呈方形,以防止滚动,并以圆柱形末端结束。上面三图由上至下分别是日本、朝鲜(韩国)和中国的筷子。

好了,关于“筷乐”的林林总总就说到这里,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本姐探讨。

参考资料:

1、The 12 Best Chopsticks in 2021(By SU-JIT LIN)

2、How to Use Chopsticks in Japan(By Naho_B_M)

3、The Unsolved Case of the “Lost Cyclist”(By Megan Gambi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