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直播间购物攻略后,加了一堆计划外的东西。”“无欲无求,并不打算买。”“还在多平台比价中,已经比花了眼。”……今年的双十一电商大促在10月20日正式开启,不少消费者已经进入疯狂“加购”期,也有人成为“消费逆行者”,拒绝冲动消费。

暖心派:家人人人有份,点赞多地址合并下单

“购物车里有给爷爷的保暖内衣、给爸爸的茶叶、给妈妈的羽绒背心,还有给自己买的生活用品。”90后王晴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购物车,加起来有20多件物品,“老人家还不太会网购,所以每年双十一我都会给家里多囤些东西。”

令王晴高兴的是,今年淘宝上线了多地址合并下单功能。“以前为了享受叠加满减,拿到最大优惠,只能下单一个地址,然后再一个个私信客服改地址,有些店铺还改不了。如果分开地址下单,很多优惠折扣就没有了。”王晴目前定居苏州,父母都在徐州沛县,“虽然这些东西他们在老家也都能买到,但我也想敬一下自己的心意。”

而对于多平台大力度的折扣,王晴则直言“算不清”“太麻烦”,只会选择自己平时经常消费的线上平台和商铺。

实用派:家居用品买了不会错,缺啥买啥避免浪费

“种草了很久的洗拖一体机,终于等到双十一了,加入购物车了。”85后陈姗今年7月份搬了新家,在打扫房屋上花了很多功夫,“买了很多拖把,也用了扫地机器人,但拖完后都有很明显的水印。”做了很多功课后,她看中了一款吸拖洗一体机,“7月份看的时候,要5500元,觉得有些贵,就决定等到双十一再买了。”

现在,陈姗加入购物车的智能洗地机折后价为4490元,“除了降价、折扣后,客服告诉我还会送很多东西。”陈姗对比了两家线上平台后,发现优惠力度都是一样的,“已经调好了付定金的闹钟了。”除了智能洗地机外,陈姗购物车还加了很多抽纸、洗衣液、肥皂、牙刷等家庭必需品,“一年就双十一买一次,都成箱成箱买,就是后面拿快递可能比较麻烦。”

双十一预售商品截图(双十一预售今日开启)(1)

陈姗的“实用购物车”

12月即将举办婚礼的徐茜向自己展示了自己“红通通”的购物车:红婚鞋、红箱子、红手袋、红团扇、喜被……“12月17日举办婚礼,双十一正好可以购买结婚用品。”徐茜目前的购物车已经加了快50件物品了,“很多都是清单外的,但刷到了就想买,然后加入了购物车。”

双十一预售商品截图(双十一预售今日开启)(2)

徐茜的“喜庆购物车”

“逆行”派:拒绝冲动消费,卡上余额更安心

有人买买买,也有人“断舍离”。90后合肥姑娘姚璐并没有打算参与购物节,购物车里更是什么也没有,“目前不觉得缺什么,也没有什么非要买的东西。”姚璐在学生时代曾是双十一“购物大军”的一员,经常熬通宵做攻略。而工作后的她越来越拒绝冲动消费,“消费欲望降了很多,现在觉得缺什么再买什么,不缺的话买回来还占地方。”

和姚璐持相同观点的还有95后小伙子冯吉,“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才去买。”冯吉几乎没有参与过双十一购物节,“一方面是觉得花太多时间关注消费券、降价是没必要的,另一方面觉得没必要买不需要的、过剩的、鸡肋的东西。”冯吉表示自己是是个简约主义者,“不是不买,而是不买无用的东西,比起堆积如山的快递盒,银行卡的余额更让我有安全感。”

要当心:剁手之前小心“套路”,优惠规则搞搞清

“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 “双十一”网络购物时,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商品价格所吸引,或者只看宣传图片。一定要货比三家,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甚至是劣质商品。

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价格优惠等,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消费者无法付款、七日无理由退货不兑现、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不要未看清规则,随意下单。

此外,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各种购物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问题,可及时联系购物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先申请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