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番禺区全面启动的18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均已完成立项、施工图编制及财政评审等前期工作,其中17个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1个项目正进行招投标。同时,番禺区建立了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联审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突破审批效率难题。全区累计受理加梯申请399宗,其中,已批出213宗、正在审核186宗。老旧小区微改造这一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

小区怎么改 居民说了算

按照市、区计划,2018-2020年期间对分布在番禺区市桥街、大石街、桥南街、沙头街、大龙街、南村镇等6个镇(街)的44个老旧小区共投入约3.65亿元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对小区的公共道路、排水及排污管网、小区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提升,涉及改造用地面积共98.18公顷,惠及人口近6万居民。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1)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2)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3)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4)

市桥街一社区完成改造

由于小区改造前期效果明显,部分小区居民更是自发筹集资金,加大对物业楼道、梯间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共设施的精细度及覆盖面。同时,部分镇(街)结合老旧小区微改造,还大力开展小区内违法建构筑物的拆除,解决部分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为了调动小区居民积极融入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在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前期及建设过程中,区城市更新局、属地镇(街)、居委会通过入户调查、公示公告、征询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征询居民改造意愿,将居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纳入改造内容,“怎么改”“改什么”,居民说了算。

番禺区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遵循“社区微改造,撬动大效益”的理念,区城市更新局、属地镇(街)、居委会、社区居民共同摸索、推动及参与,现阶段,市桥街瑞和园小区(一、二期)、大市社区(一、二期)、侨联小区(一、二期)、石街社区(一、二期)、康乐园小区,桥南绣品社区(一期),大石街怡居新村、侨苑小区、桔芳园小区等20个微改造项目已竣工验收。改造项目通过对上述小区的建筑外立面、公共道路、排水及排污管网、小区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提升,让以往外墙剥落、小区道路坑洼破损、雨天“水浸街”、排水道臭水横流等脏乱差环境一去不复返,小区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已完工项目共惠及约7200户,23000人,完成粉刷楼道近10万平方米、“三线”整治近2万米、完成雨污分流1.2万米。

全区可望成片连片加装电梯130台

番禺区探索建立了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联审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突破审批效率难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目前,大龙街东雅园(61台)连片电梯加装系统解决方案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洛浦街长大小区(26台)、东环街富豪山庄(聚龙华庭、富瑶居共43台)小区成片连片规划方案正在加快推进。上述成片连片规划方案联审通过后,全区可加装电梯130台。此外,沙湾镇丽景华苑、大石街滨江绿苑、石碁镇岐山中路二区等3个小区的成片连片规划方案已完成初步设计。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5)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6)

广州番禺旧楼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7)

今年,区加梯办先后在东环、桥南、沙湾、沙头、化龙等5个镇(街)开展现场咨询活动7场(次),还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加装电梯物理空间,为群众提供加梯可行性参考。区相关部门领导到一线协调,安排专人跟进督办,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加梯困难与问题。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调处南村镇广地花园、市桥街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宿舍、西秀园社区、华侨城社区等38起加梯纠纷。

今年4月,番禺区还出台加装电梯财政补助政策,明确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每台补助10万元,并明确镇(街)、区加梯办、区财政局各部门办理核批的工作时限,确保群众在1个月内(20个工作日)可以领取每梯10万元补助款。

数读

番禺区将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加强全区统筹,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强化保障力度,定期对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督办,主动针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保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如期推进。截至12月15日,番禺区财政投入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合共8.90亿元。十件民生实事中,7件已完成,3件如期落实推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番宣 丁山海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高鹤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

,